电影《心灵奇旅》:皮克斯灵魂题材的新高度

彼特·道格特执导的这部《心灵奇旅》绝对是只有大人才能看得懂的电影。

它用极其简单的日常情景向观众传达一个相对严肃的主题——人的一生需要在怎么样度过,才算是不枉此生?

电影《心灵奇旅》:皮克斯灵魂题材的新高度

小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写过「我的理想」,当中总描绘着我们的憧憬:科学家、发明家、歌星、演员……

笔下书写着自己慷慨激昂的梦想,仿佛写得越崇高、越伟大,长大之后就能达成所愿。

而课外书刊充斥着各种伟人传记,爱因斯坦、爱迪生、周杰伦、刘德华的事迹或娱乐八卦都是耳熟能详的故事、消息。

这些伟人、名人的故事成为我们幼小心灵中成功的模样,告诉我们不能独善其身,要有大爱、善良、执着、和努力,甚至奉献生命,才能功成名就。

如果你对这些「如何成为伟人」的内容很有兴趣,可以观看盖尔·加朵主演的电影《神奇女侠1984》。

电影《心灵奇旅》:皮克斯灵魂题材的新高度

然而,在我们自小就开始接受的教育里,所谓的「成功」只不过是「功成名就、发大财」而已。

而长大之后我们才发现,这种「成功」必须通过努力读书、工作、培养特长,还有最重要、可遇不可求的运气才能达到。

当我们无法「成功」时就已经无法像小时候所写的理想那般无关紧要,反而会逐渐出现内在的心理疲劳,以及外界看法所造成的压力。

在「功成名就」的压力下,再加上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不时时刻刻学习,漏掉任何学习机会或是觉得自己虚度了光阴,因而产生的焦虑就会让人感到焦躁不安。

于是我们走到书店,看了更多教你如何成功、人生要如何度过的书籍,可就算别人提供的方法再有用,如果不适合自己,那简直又增加了心灵上的负担。

电影《心灵奇旅》:皮克斯灵魂题材的新高度

我们努力挤出更多时间,挤不出时间就牺牲目标外的事情,而且往往是先从家人、朋友、伴侣开始。

因此出现「工作狂」、「瞎忙」,甚至「边缘」、「单身」等状况……如果在濒临大限之时,你对自己的一生做个回顾,估计这些都不会出现吧?

人似乎在死亡或失去之前,才能体会活着或拥有的美好。

之前曾看过一本书写着和这部电影不谋而合的主题:「在过世的那一天,你想要身边的人给你什么评价呢?」

伊桑·霍克和朱莉·德尔佩主演的《爱在黎明破晓前》,就是因为有了明确的离别时间,才让男女主角格外珍惜,他们更决定不交换联络方式,以保留这段邂逅时光在心中的崇高地位。

电影《心灵奇旅》:皮克斯灵魂题材的新高度

山崎贤人和土屋太凤主演的电视剧《弥留之国的爱丽丝》也有同类剧情,当死亡和离别接踵而来,主角才找到活下去的执着和责任。

虽然这么多的影视作品和书籍都一再告诫不要等离别来临才来后悔,但要说服不知道自己还剩有多少时间的人们,似乎并没有那么容易。

《心灵奇旅》用皮克斯一贯的治愈手法,针对这个主题再做一次尝试,在一部风格极为可爱的电影里,竟讨论着「生死」这样严肃的命题!

在投胎研讨会(Great before)和做古研讨会(Great beyond)的世界,一个不想投胎的灵魂,遇到一个不想升天的灵魂,电影就在这样的生和死、拥有和失去的交叉点展开。

跟《神奇女侠1984》的单向说教不同,《心灵奇旅》用温柔而开放的方式让你接受它想传达的观念。

电影《心灵奇旅》:皮克斯灵魂题材的新高度

这部电影没有教你人生如何度过比较好,而是换个方式,告诉你「世界的美好和你的人生密不可分」,想必你不会想错过的。

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被普世价值限制,大家对于「火花」有各自的解读,才能共同构建出如此美好的世界。

就算你没有找到「火花」,也不用妄自菲薄,或拘泥于要找出来,只要好好体验活着,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了。

我很喜欢以爵士乐作为《心灵奇旅》配乐的主要曲调,因为它跟电影能很好的融合。

在爵士乐队中不会因为拿什么乐器就决定地位,这就表达了「个性虽是天生,但不影响个人的价值」。

电影《心灵奇旅》:皮克斯灵魂题材的新高度

演奏不一定完全按照乐谱的,就相当于「没有标准答案」。

演奏之时也不会迁就于其他乐器的节奏,就相当于「不需遵循普世价值」。

但大家合奏起来却是一段完美的旋律,就像电影想要传达的理念一样——

任何事都可以是你的「火花」,让它带领灵魂进入「Zone」,就是最美好的人生状态。

《心灵奇旅》还有许多让我喜欢的地方,而「幽默」则是其中之一,除了基本的台词梗,居然还敢开伟人们玩笑,这还真不像迪士尼的作风。

电影《心灵奇旅》:皮克斯灵魂题材的新高度

而且呈现幽默的方式是美国动画比较少有的「跳出镜头外的小剧场」,像是22号气坏老师们的片段、22号扔石头打断很多人出神状态之后的镜头。

还有杰瑞们时不时打开做古研讨会的门,再加上声乐的音效,不论出现多少次,观众都会被逗笑。

美术也是大家一定会注意到的部分,尤其做古研讨会的美术,在一大片黑暗中呈现壮观的几何图案,加上空灵的电子音乐,让观众都觉得这些似乎就是毕加索的灵魂。

杰瑞和黛瑞这两个角色的美术设计都是由一条线构成,那发光的线条让人联想到加内特·赫德兰和奥利维亚·王尔德主演的电影《创:光速战记》,在现实世界的追逐戏,黛瑞每次的型态变化都让我觉得好厉害。

电影《心灵奇旅》:皮克斯灵魂题材的新高度

环境和人物设定也很完整,一边梦幻而世界观有趣,而一边则是符合黑人文化的社区,重点是两边的风格都能延续到最后,没有像《1/2的魔法》一样在环境设定上虎头蛇尾。

总而言之,这部电影相对于导演彼特·道格特的前作《头脑特工队》来说,有着更大的命题。

而针对剧情的讨论可以无限延伸,但结论却意外的纯粹,这次真的可以说,《心灵奇旅》是只有大人才能看懂的动画片,也是皮克斯灵魂题材的新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皮克斯   盖尔   灵魂   心灵   电影   爵士乐   功成名就   伟人   研讨会   传达   火花   题材   美好   时间   人生   新高度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