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决斗》技术上堪称史诗大片,但剧情冗长,内心戏又太细腻


雷德利·斯科特是拍中古时期电影的能手,一部《角斗士》叫好叫座,之后还拍过如《天国王朝》一类佳作。

可近年的作品水准参差不齐,评价方面也并非每一部作品都能达到当年之勇。在《角斗士2》来势汹汹之前,他拍了这部《最后的决斗》。

《最后的决斗》技术上堪称史诗大片,但剧情冗长,内心戏又太细腻

该电影不但是他擅长的中古时期的题材,而且他找来了马特·达蒙和本·阿弗莱克两位好兄弟兼好拍档自编自演,看似话题十足却再一次令人失望。

电影以中古时代一场匪夷所思的决斗审判为主线,倒叙一对兄弟为何反目成仇,侧面反映了当时女性地位低微,需要为自己的尊严和清白出头,这在当下绝对是一个政治极为正确的「metoo」故事。

这既是一个十分有趣,也颇有批判思考意味的「罗生门」式故事,但电影却败于剧情冗长地分成三个不同视角叙事。

这种叙事手法当然也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如果真是「罗生门」式的视角,那么观众推敲谁是谁非,也是饶有趣味的。

可故事用了三个一模一样的视角叙事,将一件极简单的事拍了整整152分钟,剧情一再重复,显得十分单调。

《最后的决斗》技术上堪称史诗大片,但剧情冗长,内心戏又太细腻

即使后半段甚有戏味,也难以掩盖雷德利·斯科特老气横秋的「啰嗦」,将电影删减到不足两小时估计也没有什么大碍。

雷德利·斯科特的导技难如早年的爽快直接是不争的事实,可马特·达蒙与本·阿弗莱克有欠简洁的剧本也同样是电影的致命伤。

电影确实不是低劣之作,观看之后也能感受到其制作上的用心,演员们的演技也一样在线,的确算得上是史诗格局的大片。

可惜,电影有2大致命伤:冗长的剧本和过于细腻的内心戏。这样的作品又有多少观众有耐心有兴趣去欣赏?

吉恩与杰克斯情同手足,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堪称患难之交,却因为彼此的地位与性格问题,误会频生,令二人关系渐行渐远。

《最后的决斗》技术上堪称史诗大片,但剧情冗长,内心戏又太细腻

行事冲动又有大男人主义的吉恩娶了年轻貌美的玛格丽特,但他却不懂善待。

寂寞的玛格丽特某天表示自己被杰克斯强暴,双方各执一词,吉恩决定立下战书,与杰克斯决斗,战死方休……

01.从技术方面来看,这确实是一部制作认真的史诗式大片

观看完之后,我确实很难对电影做出「好看或不好看」的结论。

整部电影有着一流的摄影,美术指导、场景、服装、道具等等通通都是上乘水准,压轴一战的「绝斗」也是雷德利·斯科特最擅长的场面调度,呈现出强烈的真实感。

《最后的决斗》技术上堪称史诗大片,但剧情冗长,内心戏又太细腻

马特·达蒙和本·阿弗莱克执笔的剧本,在后半段刻画了当时制度的不公、女性地位的低微,对两位男主角的「大男人主义」都有细致的描绘。

看到末段简直会令人觉得,女主角无论跟哪一个男人都是一场悲剧,两个大男人所作出的种种荒谬行为,还真令人越看越咬牙切齿。

马特·达蒙和亚当·德赖弗两人不做英雄做「狗雄」的设定,「贱得」深入骨髓的演出也让可看性大增。

单从技术层面上讲,这部电影完全就是奥斯卡水准的作品。

02.电影用上三个视角来呈现一件极为简单的事情,令剧情极为冗长

《最后的决斗》技术上堪称史诗大片,但剧情冗长,内心戏又太细腻

电影难以达到佳作级别,确实是成也剧本败也剧本,而雷德利·斯科特过长的铺排也让电影的闷场倍增显得相当沉闷。

看似一个「罗生门」式的故事,从三个人不同的视角去剖析一件强暴案件的来龙去脉。

用这种方式铺排本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毕竟很多电影也会用上这种方式,拍得好的话,分分钟能成为经典,但分成不同视角最忌讳的就是让剧情重复。

电影分成了三个视角,可偏偏三人的观点没有太大分别,非得让观众把同一场戏看三次,恕我直言,这不是浪费观众的时间吗?

观看的时候,我原本以为只有两个男主角的视角,可电影的最后还要再用上女主角的视角。

《最后的决斗》技术上堪称史诗大片,但剧情冗长,内心戏又太细腻

估计很多人都会这样认为:这女主角视角的「真相」应该跟两男主角的视角有所不同了吧?

可结果竟然没有什么分别,依然看不出到底谁是谁非!

如此这般,只会让剧情变得重复累赘,倒不如删掉这些重复的情节,相信电影至少可以缩短二十分钟,看起来也比较简洁流畅。

03.内心戏也太细腻了

适可而止的细腻描绘是优点,但过于细腻反而是败笔了。

《最后的决斗》技术上堪称史诗大片,但剧情冗长,内心戏又太细腻

三个视角不断重复导致剧情变得冗长,而对角色的内心描绘过于细腻,也是另一致命伤。

我理解马特·达蒙和本·阿弗莱克在剧本上的努力,想极力呈现三位角色内心最深层一面。

也就是吉恩的冲动、杰克斯的风流、玛格丽特在大时代下的悲情。

剧本也确实用力地挑动这些角色最细微的一面,每句对白都想要带出角色的性格。

这种手法慢慢铺陈,到了后半段的确会让剧情的张力增大,但前半段过于用力地描绘(尤其吉恩的第一段视角故事),反而让剧情变得拖泥带水。

《最后的决斗》技术上堪称史诗大片,但剧情冗长,内心戏又太细腻

剧情不够简洁,还削弱了一众角色之间纠结的矛盾关系,结构上总让人觉得难以达到应有的爆发点。

说白了,电影讲的只不过是一个极其简单的故事,根本不必花上两个半小时去铺叙。

这无非就是两个男人决斗的故事,这是否有必要拍成史诗式大片吗?这是否是观众想要看的东西?

演员的演出反倒真的挽救了整部电影。

马特·达蒙演一个冲动鲁莽的大男人,开始的时候会让人觉得他可怜,到了后面却觉得他在自讨苦吃。这是一个介于正邪之间的角色,突破一贯的英雄形象,他演起来也相当有说服力。

《最后的决斗》技术上堪称史诗大片,但剧情冗长,内心戏又太细腻

亚当·德赖弗的角色开始的时候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好朋友,随着剧情的推进,逐渐「黑化」,到了后面完全变成了一个奸险的小人,他完全把该角色形象演绎得十分到位。

最令人惊喜的是朱迪·科默所演的弱质女子,后半段完全是她独角戏,楚楚可怜又不乏坚强的一面。

看着她脸上令人动容的表情,还真为她的下场担心,跟《失控玩家》的女战士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总而言之,电影在技术层面上确实有着一流的效果,再次呈现雷德利·斯科特最擅长的中古时期题材,而且也有一定的娱乐性。

《最后的决斗》技术上堪称史诗大片,但剧情冗长,内心戏又太细腻

但是这么一个极为简单的故事,却用上超过两个半小时、分成三个视角去拍摄,取材和剪辑上有欠简洁,剧情一再重复。

前半段似乎弄了大半天还未入戏,确实是节奏过于冗长,根本没有必要拍成两个半小时,幸好后半段渐入佳境,总算挽回一点应有的剧情张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冗长   决斗   斯科特   大男人主义   细腻   杰克   剧情   后半段   中古   史诗   视角   剧本   大片   内心   确实   角色   故事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