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良《螳螂》:功夫居其次,姜大卫与黄杏秀“写字”成最大亮点

《螳螂》是1978年刘家良导演的功夫片。这部电影在刘家良作品中,处于末流位置,既比不上之前的《神打》、《陆阿采与黄飞鸿》、《少林三十六房》,也比不上之后的《疯猴》、《长辈》、《武馆》。那么刘家良为什么会在事业上升期拍出这么一部有失水准的电影呢?

刘家良《螳螂》:功夫居其次,姜大卫与黄杏秀“写字”成最大亮点

福胖看来,刘家良的动作设计,在香港影坛属于顶尖水平,能够与他一较高下的,大概只有袁和平了。但如果单论武术造诣,刘家良称第二,恐怕没有人敢称第一。刘家良的父亲刘湛,师从林世荣。刘家良自幼跟随父亲习武,是黄飞鸿的曾徒孙,正宗南少林传人。除洪拳以外,刘家良钻研各门各派功夫,可以称得上是“功夫活字典”。

刘家良《螳螂》:功夫居其次,姜大卫与黄杏秀“写字”成最大亮点

刘家良、姜大卫

刘家良《螳螂》:功夫居其次,姜大卫与黄杏秀“写字”成最大亮点

黄杏秀、刘家良、唐伟成

1950年,刘家良随父投身电影界,当临时演员、临时场记、龙虎武师、替身,曾与张鑫炎、张彻等导演合作。1975年刘家良独立导演《神打》,此片一炮而红,奠定了他的导演地位,也使他成为邵氏新顶梁柱。然而邵氏公司薪水微薄,在管理上也缺乏人性化,刘家良此时已有了出走的念头。邵氏为了留住刘家良,不但给了他充分的创作自由,还特地提供了《螳螂》这个剧本,并安排了当红大明星姜大卫主演。于是这部《螳螂》便成了刘家良耍性格的试验品。

刘家良《螳螂》:功夫居其次,姜大卫与黄杏秀“写字”成最大亮点

李丽丽、徐少强、张午郎、唐伟成

刘家良贵为一代宗师,但讲故事一直是他的弱项。他所有的电影都是以打为主,然后在各场打斗里面塞剧情。逻辑什么的,他并不是很在乎。刘家良三观正,讲规矩,讲武德,已经到了顽固不化的地步。而且他身为名门正派,“反清复明”一直是他的政治情结。这次他有恃无恐,意将原本的大团圆结局改成男主角被父亲毒死。在制片人方逸华的支持下,编剧司徒安只好服从。然而事实证明,这一招弄巧成拙,最后两分钟的强行反转,不但没有拔高“反清复明”这个理想,反而使之前所有剧情垮掉,成为让人哭笑不得的愚蠢闹剧。

刘家良《螳螂》:功夫居其次,姜大卫与黄杏秀“写字”成最大亮点

姜大卫、韦弘、井淼

不过,这次邵氏对于刘家良的迁就,也使他安下心来,一直与邵氏并肩作战直到最后。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刘家良《螳螂》:功夫居其次,姜大卫与黄杏秀“写字”成最大亮点

刘家荣、姜大卫

刘家良《螳螂》:功夫居其次,姜大卫与黄杏秀“写字”成最大亮点

刘家良的刘家班培养出不少功夫明星,汪禹、小侯、刘家辉、惠英红等人,都是刘家良的爱徒。之后他的电影,也基本都是由这几个人主演。这部影片由姜大卫和黄杏秀主演,明星效应是有了,但武打场面有点惨不忍睹。刘家良硬桥硬马的动作设计并不适合他们,几场兵刃战显得畏手畏脚,软弱无力,让人昏昏欲睡。只有最后姜大卫与刘家荣的拳脚决斗,十分凌厉。而通过拍摄墙上影子的打斗,更衬托出一种诡异的气氛。

刘家良《螳螂》:功夫居其次,姜大卫与黄杏秀“写字”成最大亮点

刘家良《螳螂》:功夫居其次,姜大卫与黄杏秀“写字”成最大亮点

刘家良《螳螂》:功夫居其次,姜大卫与黄杏秀“写字”成最大亮点

刘家良《螳螂》:功夫居其次,姜大卫与黄杏秀“写字”成最大亮点

刘家良《螳螂》:功夫居其次,姜大卫与黄杏秀“写字”成最大亮点

刘家良《螳螂》:功夫居其次,姜大卫与黄杏秀“写字”成最大亮点

刘家良《螳螂》:功夫居其次,姜大卫与黄杏秀“写字”成最大亮点

本片最值得一提的,还是姜大卫和黄杏秀这一组CP。两人从初识到成婚,可以说是本片的精华所在。男的英俊潇洒,女的俏皮可爱,令人赏心悦目。尤其是写字那两场戏,黄杏秀眼波流转,说不尽的万种风情。有这样的男老师,哪个女学生能不心猿意马呢?

END

(本人所发表关于电影之愚见,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整理完成,难免会有疏漏及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刘家良《螳螂》:功夫居其次,姜大卫与黄杏秀“写字”成最大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大卫   螳螂   司徒   活字典   徒孙   场记   末流   功夫   武师   功夫片   亮点   导演   剧情   父亲   动作   电影   刘家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