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粉圈的底层逻辑,为何粉圈大多恶臭?

大家好,我是金闪闪。

今天不追热点,来回答下最近经常有人提问的问题,即:粉圈为何如此疯魔?

我本人有过多年的追星经验,还做过三年的明星宣传。对这个问题,可以输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仅是一家之言,并不权威。

系统分析粉圈的底层逻辑,为何粉圈大多恶臭?

粉圈,追星,这两个词如今已经被污名化了。最严重的就是去年227肖战粉丝暴雷,几乎害的肖战事业尽毁,如今也是举步维艰的状态。那么有肖战这个前车之鉴,其他的明星会不会约束粉圈,让她们平和一些,不要再到处撕了呢?

答案是:当然不会。

系统分析粉圈的底层逻辑,为何粉圈大多恶臭?

粉圈是个舶来品,起源于日本,又从韩国传到了内地。经过了几年因地制宜的演化,成了今天这个模式,其实从商业价值上看,这是非常完美的一个模式。

明星是不会去限制粉圈的,更不会解散粉圈,原因很简单:没有粉圈,或粉圈很和谐,那这个明星能赚到的钱就会少很多。

系统分析粉圈的底层逻辑,为何粉圈大多恶臭?

明星的人气都有一个爆发点,比如上了一部综艺突然红了,或者演了一部剧突然红了。突然的爆红会吸引许多目光,从四面八方涌来海量粉丝。而粉圈的作用,就是在这个爆红点过去后,尽量稳住更多的粉丝。

粉圈需要产出有趣的物料,比如混剪视频,同人文,发高清的美图,发行程,都是为了在粉丝心里强化or美化这个明星的形象,达到固粉的效果。粉圈的那些所谓大粉,一天要发几十条微博,刷屏粉丝的首页,就是不断的对粉丝进行洗脑:你是某某某的粉丝。

系统分析粉圈的底层逻辑,为何粉圈大多恶臭?

这样日复一日的操作下来,原本看了剧or综艺,只能上头三个月的粉丝,就会有一部分被固定下来,并通过与同为粉丝的一批人长期互动,而产生归属感。

然而,做粉圈运营的人很快就发现,光是每天发物料,夸夸夸,并不能让粉圈长久保持活力和凝聚力。其乐融融的粉圈像一潭死水,需要时不时给她们点刺激,才能更活跃和凝聚。

系统分析粉圈的底层逻辑,为何粉圈大多恶臭?

于是,就有了撕X的需求。为了凝聚粉群,必须给粉圈树立一个共同的敌人,就是所谓的对家。如果这个明星是演员,那这个敌人一般就是同剧演对手戏的演员。若这个明星是爱豆,那敌人一般就是同组合的队友。

这个敌人和敌人的粉丝,每天都想着污蔑欺负我的偶像,必须为了我的偶像战斗反黑,抽出手来最好还能反击回去,每天都有操不完的心。

系统分析粉圈的底层逻辑,为何粉圈大多恶臭?

有了共同的敌人,就有了凝聚力。但对于一些顶流来说,仅一个敌人是不够的。公司对我偶像不好,大粉就组织粉丝去冲公司。工作室的工作人员不好,就去抵制这个工作人员。甚至是大粉认为接某部剧对我偶像前途无益,也会集合起来去撕。这样三天两头来一次,凝聚力和活跃度就都上去了。

系统分析粉圈的底层逻辑,为何粉圈大多恶臭?

那么,粉圈运营们为什么要大费周章的维持粉圈的凝聚力和活跃度呢?当然是为了割韭菜了。

现在是流量经济,拍部剧,开会员要钱,买超点要钱。发首歌,买歌冲销量也要钱。拍本杂志,宣个代言,都需要粉丝花钱支持。若是粉群不活跃凝聚力不高,那么这个明星的销量数据可能就不会太好看,直接影响该明星的收入和商业价值。

所以明星即使看到了肖战这个前车之鉴,也不会去解散或者管束粉丝。谁还能跟钱过不去啊。

系统分析粉圈的底层逻辑,为何粉圈大多恶臭?

除了明星的利益因素,大粉的利益也是导致粉圈撕吵不断,戾气越来越重的原因。何为大粉?在粉圈内有话语权,能一呼百应的就是大粉。

那么大粉是怎么来的呢?

有些大粉是职业粉丝,是明星团队扶植起来的,这些大粉大多入粉早,在粉圈资格老,且神神秘秘的有所谓内部消息。除此之外,大部分的大粉,都是撕出来的。

系统分析粉圈的底层逻辑,为何粉圈大多恶臭?

在某次外撕或者内撕中,撕的最厉害,蹦跶的最起劲的人,往往能收获更多的关注。而这些靠撕X上位的大粉,为了稳固住自己在粉圈的号召力,会有意识的制造更多大规模的撕X,让自己更有存在感,也能提高自己粉丝的凝聚力。

没错,是大粉自己的粉丝。有些成功的大粉,可以让自己在粉丝心里的地位,越过真正的明星。反过来还能挟制明星。只要追过星的都知道这种情况不在少数。

系统分析粉圈的底层逻辑,为何粉圈大多恶臭?

而这些大粉通过不断搞事情来增加自己的影响立,自然不是为爱发电。一旦大粉的影响力足够高,就可以靠这个明星搞钱了。比如自己卖各种周边,比如帮明星的代言催销量,她自己也能得到相应的分成。还有时不时的来自明星工作室的红包和微博本身的流量奖励。不少顶流的大粉混个几年都能喜提海景房,可见其中的暴利。

系统分析粉圈的底层逻辑,为何粉圈大多恶臭?

粉圈其实是一个已经自成产业链的地方,大粉帮明星稳固和活跃粉群,帮明星做数据,冲销量,也从中榨取巨额利益,让粉圈一日日的不得安宁。而明星团队作为既得利益者,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肖战这般暴雷,也只能自认倒霉。

系统分析粉圈的底层逻辑,为何粉圈大多恶臭?

底层的粉丝在混圈的时候被各种煽动洗脑,接收了不同人为不同目的传达给她们的信息。因为喜爱明星,所以花大量的时间做数据,花大量的钱冲销量,还要满身戾气的为偶像去与人争吵。这些粉丝有些会混成大粉,有些会因此入职娱乐行业,因追星修炼出的技能也足够她们谋生。但还有许多人,将最初的一点美好的爱意转化成了偏执和戾气,虚度几年时光,害人害己。

系统分析粉圈的底层逻辑,为何粉圈大多恶臭?

每一个追星女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大多都是善良美好的。但若进粉圈,就有被各种言论左右,最后可能就会成为恶臭粉圈的一员。

真的,不如粉圈保平安。

关注我,每日接收最新的娱乐资讯和八卦分析

点击关注我

感谢看到最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周章   前车之鉴   恶臭   销量   凝聚力   物料   稳固   底层   系统分析   逻辑   敌人   活跃   偶像   粉丝   利益   戾气   明星   更多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