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荣专栏|国际传播最重要的是人的要素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于5月31日进行的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就加强和改进我国国际传播工作做了重要讲话。其中,有许多经典的提法和要求,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等等。此次讲话又创新了很多新的提法和要求,涉及很多方面,比如“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五个力”“七个观”“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等等。不过,他强调更多的和基础性的任务都体现了人的重要性。


国际传播中人的要素最为重要,特别是人的要素急需创新,这样才能够在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国际传播格局。随着我国国力增强,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国际传播的力量和作用也日益凸显出来。我们已经解决了站起来和富起来的问题,扭转了中国挨打、挨饿的局面,现在和未来还要解决强起来的问题,扭转挨骂的局面,其中一定包含国际传播要强起来。很多时候我们还是“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因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我们需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胜任此项重大任务的、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


首先,决策层面需要高水平的人。“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这个工作就需要高水平的人。在国际传播实践中,力量分散、资源割裂、各自为阵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因此,我们首要的创新是在顶层,做好战略设计与统筹协同,进而用系统思维打造战略传播体系。这里所说的顶层包括中央层面,其实也包括各级党委(党组),“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纳入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帮助推动实际工作、解决具体困难。”顶层设计包括战略规划,也包括战术方案,分层分级制定与落实。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就是将我国的战略价值(value)、战略位置(position)、战略目标(vision)、战略资源(resource)、战略安排(arrangment)、战略现实 (fact)等进行系统化、制度化规划设计,并实施传播落地,形成有效影响,服务更大的国家发展战略。“要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传播艺术。”顶层设计和深入研究后,更为重要的是“要创新体制机制,把我们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人力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也就是通过我们的体制机制,将资源聚合放大,释放出多主体1+1大于2的系统效应。因此,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乃至制度设计的人都需要站位高、视野广、领悟深、责任心重、执行力强的国际传播核心人才与决策队伍。


其次,传播五个W之一的传播者层面,需要强能力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国际传播要“全党全国齐动员”。当今世界,国际传播者主体早已经多元化了,特别是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的当下,基于用户的国际传播个体、自媒体和第三方组织日益成为国际传播的主体,传统上基于机构的国际传播,如政府、媒体、智库等也在发生着主体性改造。此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 “要更好发挥高层次专家作用”“各地区各部门要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开展工作”。这就意味着除了传统的政府、媒体主体,各个部门包括企业、事业、人员(个体与群体)等,都可以通过交流,发挥国际传播作用。


这就需要各级各类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做国际传播工作,主要负责同志既要亲自抓,也要亲自做。” “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国际传播知识培训,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形成自觉维护党和国家尊严形象的良好氛围。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把国际传播能力培养作为重要内容。要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提升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水平。”这些都是对传播者这一主体系统的要求,也是我国国际传播迭代升级的根本条件和必备要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传播者   国际   党组   总书记   中国   党委   层面   要素   主体   作用   体系   优势   特色   战略   专栏   我国   工作   胡正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