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撩”的王熙凤 段位超高 不尴尬油腻不翻车

王熙凤除了是演技超高的表演艺术家之外,还是一位段位超高的调情艺术家。

会“撩”的王熙凤  段位超高 不尴尬油腻不翻车

关于「撩」这个字,讲的其实是情商——天赋魅力+情绪洞察+分寸控制+恰到好处的表达。一旦哪个环节不到位,就容易变成尬撩,变成油腻,成为知乎答主挂出来展览、既作笑柄又警世人的翻车案例。

而高明的「撩」就真的令人赏心悦目了。

※※※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求人这段情节中,忽然之间插进来一段毫不相干的事情:贾蓉跑来跟王熙凤借东西。

先看原文:(前文为刘姥姥准备开口借钱) 【刚说到这里,只听得二门上小厮们回说: “东府里小大爷进来了。”凤姐忙止刘姥姥:“不必说了。”一面便问:“你蓉大爷在那里呢?”只听一路靴子脚响,进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面目清秀,身材夭娇,轻裘宝带,美服华冠。刘姥姥此时坐不是,立不是,藏没处藏。凤姐笑道:“你只管坐着,这是我侄儿。”刘姥姥方扭扭捏捏在炕沿上坐了。

贾蓉笑道:“我父亲打发我来求婶子,说上回老舅太太给婶子的那架玻璃炕屏,明日请一个要紧的客,借了略摆一摆就送过来的。”凤姐道:“说迟了一日,昨儿已经给了人了。”贾蓉听说,嘻嘻的笑着,在炕沿下半跪道:“婶子若不借,又说我不会说话了,又挨一顿好打呢。婶子只当可怜侄儿罢。”凤姐笑道:“也没见我们王家的东西都是好的不成?一般你们那里放着那些东西,只是看不见我的才罢。”贾蓉笑道:“那里如这个好呢!只求开恩罢。”凤姐道:“碰一点儿,你可仔细你的皮!”因命平儿拿了楼门钥匙,传几个妥当人来抬去。贾蓉喜的眉开眼笑,忙说:“我亲自带了人拿去,别由他们乱碰。”说着便起身出去了。

这里凤姐忽又想起一事来,便向窗外叫:“蓉儿回来。”外面几个人接声说:“蓉大爷快回来。”贾蓉忙复身转来,垂手侍立,听何指示。那凤姐只管慢慢的吃茶,出了半日神,方笑道:“罢了,你且去罢。晚饭后你来再说罢。这会子有人,我也没精神了。”贾蓉应了,方慢慢的退去。】

这段王熙凤和贾蓉的互动真称得上是精彩纷呈,叹为观止的好看。

王熙凤对刘姥姥和贾蓉的态度可说是天差地别。这边厢刘姥姥刚克服了心理障碍,准备开口,一听说贾蓉来了,王熙凤立马让她先不要讲了。

贾蓉的容貌是从刘姥姥眼中写来的。他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面目清秀,身材夭娇,轻裘宝带,美服华冠」,俊美到连刘姥姥都自惭形秽,扭扭捏捏。她一进荣国府三次失态,这就是其中之一。

在这段短短的互动里面,出现了起码五个奇怪的点。

首先,之前许多管家媳妇要来回话,王熙凤很给刘姥姥面子,说「我在陪客,晚上再回」,除非有要紧事才现办。于是平儿把那些人都打发了。贾蓉一来,那就成了第一要紧事,赶紧让刘姥姥先别讲,先见贾蓉。

可是既然如此重视,贾蓉开口要借玻璃炕屏,王熙凤却一口回绝——【凤姐道:“说迟了一日,昨儿已经给了人了。”】

为什么这里奇怪呢?因为结合下文,她明明是有的。如果有,为什么不借?

这一段不知道为什么,竟然莫名其妙读出些微「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的意思来了。

此一奇。

二奇,凤姐说东西已经给了人了,贾蓉却不走,【嘻嘻的笑着,在炕沿下半跪道:“婶子若不借,又说我不会说话了,又挨一顿好打呢。婶子只当可怜侄儿罢。”】

婶子都说没有了,侄儿居然还不走?贾蓉怎么知道她的话是假的,知道还要进一步再求一求?嘻嘻笑着,又是半下跪的,这态度,这语气,竟然……好似撒娇?

三奇,贾蓉一撒娇,凤姐倒真松了口,真就借给他了。所以为什么一开始不借呢?

四奇,一开始王熙凤亲口跟刘姥姥盖章:「这是我侄儿。」

请看这段:【凤姐笑道:“也没见我们王家的东西都是好的不成?一般你们那里放着那些东西,只是看不见我的才罢。”贾蓉笑道:“那里如这个好呢!只求开恩罢。”】——「你们才不稀罕我王家的东西呢,从来不摆我的」——「哪有啊,那些都不如这个好」

这奇怪的口吻,这发酵的空气……这是婶子&侄子?喵喵喵?

第五奇也是最奇怪的,请看最后一段。

【这里凤姐忽又想起一事来,便向窗外叫:“蓉儿回来。”外面几个人接声说:“蓉大爷快回来。”贾蓉忙复身转来,垂手侍立,听何指示。那凤姐只管慢慢的吃茶,出了半日神,方笑道:“罢了,你且去罢。晚饭后你来再说罢。这会子有人,我也没精神了。”贾蓉应了,方慢慢的退去。】

如果说贾蓉借东西这一段情节已经是突兀奇怪了的话,这最后一段可谓是奇中之奇了。

借东西好歹有个事由。虽说中间弯来绕去有点看不懂,但这段纯属没头没脑——凤姐把贾蓉叫回来,却又不说话,慢慢吃茶,出神,然后叫他走了。喵喵喵?

※※※

短短几百字,这俩人交手数次,居然出现了五个奇怪的点,从而形成了一个「场」。他俩就靠这么几句话,就构建了一个只属于他二人的,充满了张力,暧昧莫名的「场」。而这个「场」的主导者始终是王熙凤。贾蓉的行动心思都捏在她手里。她在这么短的互动中,同样具备了「起」「承」「转」「合」——有开始,有发展,有转折,有结束。其中转还转了两次。而最后复又再「起」,定了下一次约见。

她控制着这个「场」,把贾蓉先「推」——拒绝他,然后又「拉」——答应了他的请求。贾蓉走,她又「拉」他回来,再又「推」走,再「拉」他晚些时候再来。

这样数次反复,贾蓉的情绪始终在她手里攥着,可她却令人捉摸不透,更有烟云迷障之感。她实在是控制人心的高手。

尤其是最后一段,贾蓉走了,又被她叫回来,王熙凤只是慢慢吃茶,出神,并不说话,贾蓉大气不敢出,垂手立在一旁。

这段并无下文,并不知道她心里到底在想什么,究竟后面找贾蓉有何事,就是极端突兀横插一段。

但是这样的气氛,一个慢慢喝着茶出着神,一个静静地甚至是紧张地等待在一旁,这画面岂不怪异又暧昧?

尤其当你抛开「婶婶」和「侄子」的身份,想到王熙凤此刻是一个美艳华贵的十九岁姑娘,贾蓉是一个十七八岁俊秀飞扬的少年,这画面是不是又美妙了数倍?

——求借玻璃炕屏

——没有

——借一下嘛,不然会被我爹打哒~可怜可怜侄儿我吧~

——我的东西又不是什么好东西

——谁说哒,哪个都不及你的

——碰坏一点儿,打死你

——必须不敢!我亲自带人来拿

这对话,大家感受感受,仔细品品。一个板着脸逗,一个笑嘻嘻回,一来一去,情绪全在字句间弥散开了。

王熙凤的魅力在这一段情节中展现无遗。更加妙绝的是她的分寸感和控制力。在这极尽暧昧的一段中,空气明明饱满得像是说了很多,可是实际上又什么都没说。

贾蓉固然也是一个非常上道的对手,知道进退——什么时候往前,什么时候退后,默契配合——什么时候该说什么,什么时候应该闭嘴。他像是一个表现优异的舞伴,偕同女伴跳出一支决不会踩到她脚的探戈。

会「撩」的人少,懂「撩」的人少,能够「互撩」的人更是稀少。这需要旗鼓相当的实力和心照而不宣的默契。

而这样一对妙人儿,当着这许多人尚且如此,如真如约晚些时分见面、身旁没有太多闲杂人等时,他二人又是怎样一番光景呢?这闲闲一笔,含而不露,引人浮想联翩,曹公当真是一支妙笔。

还记得钱锺书论过男女之间「借书」的妙处,但这里「借屏」的一来二去三推四迎,其曲折幽微之妙远超一般男女借书之上。

所以我说,这一段真的好看极了。

撇开道德因素及结果不论,人类情感中我最喜欢的是暧昧二字,因它含蓄、留白,充满想象空间。难得有这样优秀的文学作品提供给我们一段回味无穷的文字。感谢曹大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刘姥姥   婶子   昨儿   翻车   侄儿   段位   几个人   侄子   油腻   大爷   要紧   暧昧   凤姐   嘻嘻   情节   情绪   奇怪   尴尬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