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最近的院线,选择很多。


既有科幻巨制《沙丘》、邦德归来之作《007:无暇赴死》,


也有引发不少好奇的《第一炉香》。


在其中,铺子最想聊的,却是一部老片。


你肯定知道它:


曾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


常年稳居豆瓣榜单TOP250,被52万人打出8.9的高分。


上映至今13年,4k修复版引进,我们终于得以在国内大银幕上见到它——


《入殓师》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男主小林大悟(本木雅弘 饰),是东京某二把刀乐团的大提琴手。


这天,一曲交响乐结束,乐团老板宣布:乐团,解散。


小林顿时茫然无措,


从事管弦乐演奏刚满四个月,他的音乐生涯,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小林要面临的,不仅是失去工作、背负债务——刚斥巨资(一千八百万日元)买了把大提琴,


还不得不在去留东京之间做出抉择。


一番纠结之后,小林与妻子美香(广末凉子 饰)二人,回到乡下老家。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一天,小林无意间在报纸上翻到一则招聘广告。


入职条件:不问年龄,酬劳优厚,上班时间短,还是正式职员。


工作内容描述也很诗意:其任务是与旅客同行,解决旅途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还有这种神仙工作?小林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去面试。


面试更随意。


社长(山崎努 饰)只问了一句:“你能在我们这里长时间干下去么?”


“是的。”


“录取了。”社长拍板,马上招呼接待员给他做了套名片。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等一下,月薪还没谈呢。


社长五指一伸:“五十万怎么样?”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具体工作呢?


答曰:“入殓,就是收敛遗体的工作。”


原来广告上所谓的“旅途”,是助逝者安稳上路的意思。


小林惊得合不上嘴,正纠结着如何推脱,社长慷慨地将两张钞票塞入小林手中:“今天的工资。”


又邪魅一笑:“觉得不合适的话,随时辞职。”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镜头一转,小林拿着到手的工资,买了上等的牛肉——妻子美香一直想吃牛肉火锅。


“很贵吧?”美香笑着问。


小林有些躲闪:“因为今天提前拿到了工资。”


看着妻子满脸幸福,他还是决定试着接下这份工作。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第一份任务突然到来。


社长告诉小林:只要看着就好,小林松了口气。


可这口气,松的太早,


一推门,便是一次视觉与嗅觉的双重刺激。


死者是一名独居老人,


被发现时,已经死了两周,尸体严重腐烂。


房间内脏乱不堪,蛆虫遍地,尸臭弥漫。


“拿着她的脚。”日常里漫不经心的社长,此刻换上一脸严肃,用命令的口吻说。


还不忘嘱咐一句:“要温柔点。”


第一次接触到尸体,还是这样“重口味”的尸体,小林边帮手,边呕吐不止。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一场忙活下来,小林像是丢了半条命,眼神涣散,整个人疲惫、愣怔。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下班来到澡堂,反复搓洗周身。


回到家,看到桌上摆的一盘生肉,干呕不止。


美香问他怎么了,他转身抱住妻子,在她身上摩挲、试探。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这一场充满情欲的戏,却无关欲望。


在东亚文化中,死亡是常被回避的禁忌话题,它被许多人认为是黑暗、恐怖、甚至污秽的。


对妻子肉体的摸索与渴求,


是小林在第一次直面尸体之后,


迫切地需要感受生命的鲜活与热度,以慰藉死亡所带来的冰冷感与恐惧感,帮他逃离那些阴暗的情绪。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小林再次陷入纠结。


一边,他领着丰厚的薪水,生活条件得以改善;


一边,他又面临着来自世俗与内心的双重怀疑。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直到,小林随社长又一次出工。


两人迟到了五分钟,被死者丈夫毫不留情地嘲讽:“你们是靠死人吃饭的吧。”


言语中流露出对于入殓师这一职业的鄙夷。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仪式开始。


镜头给了死者遗像一个特写。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照片里,她面容祥和,笑靥明媚,充满朝气。


镜头一转,眼前躺在席子上的她,面色冷灰,表情僵硬。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接下来,是社长一套艺术般的入殓动作:


清理面部时,轻柔地用丝巾遮住死者脸庞;


小心褪去她的旧衣,为她换上干爽洁净的衣裳,将褶皱铺平;


双脚交叉,用佛珠将双手缚上;


擦上粉底、扫上腮红,涂上她生前常用的口红。


整场仪式,平静而庄重。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看着原本冰冷、僵硬的面庞,又重新焕发生机,如生前一般,


家人们都忍不住恸哭起来。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刚刚因社长与小林的迟到而大为恼火的丈夫,在仪式结束后,也追出屋门,郑重向二人道歉,并恭恭敬敬送上一盘柿饼。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社长与小林坐在车中大快朵颐。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这样大口咀嚼的镜头,片中出现过不止一次。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吃河豚鱼白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吃炸鸡


从接触死者后看见食物呕吐不止,到后来的做完入殓工作依旧能够如常享受美食,


既代表着小林对待死亡的观念转变,


即这世间万物的存活,都建立在吞噬其他生命的基础之上。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因此死亡不该被视为禁忌,而是像生命一样,值得被敬畏。


也因此,每每吃到美味,社长总会说一句:“好吃得让人为难。”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另一方面,进食的动作,也展现了小林对生的向往。


“肉是能量之源”,这一意象在许多电影中都曾出现。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美好的世界》


大口吃肉,即代表了用力生活的决心。


在看过死亡之后,更懂得活着的不易,更热爱生命,也更懂得享受每一口食物的甘美。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影片用一种举重若轻的方式,带领观众透过死,看到生。


片中那些逝者之中,有跨性别者,有叛逆少女,还有朋克的老太太。


长眠之后,


他们不能再按照将自己的意愿扮作女相,不能再抹上浓妆,不能再穿上长筒袜,


因而失去为人的个性,变成了一个个名为“遗体”的,苍白冰冷的符号。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而这些遗体,却在小林与社长的用心之下,重新鲜活起来,以生者最熟悉的模样,最后一次赴约。


寻回他们的本来面目,既是对死者生命旅程的尊重,也照亮了生者的回忆。


送别,原本就该如此。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配合着音乐大师久石让深沉又温暖的奏鸣曲,入殓师“安亡者之灵,抚生者之心”过程,充满了令人动容的诗意。


おくりびと~memory~音乐:久石让 - おくりびと (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除了对死亡的去妖魔化,对生命本质的温柔描摹,


影片也通过小林这一角色所经历的,


从大都市到小城市,


从做着人人羡慕的工作,到着手遭人鄙夷的行当的种种变化,


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有悖于世俗价值观的人格,是如何拨开迷雾,找到自我价值的过程。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最初,小林的“梦想”是大提琴。


他不惜斥巨资买琴,为此还欠下债务,因为“专业人士都用这个价格的琴”


可当他被辞退后,妻子鼓励他,再找下一个乐团就好了。


他却说,以他的演奏水平,很难找到下一份相同的工作了。


内心明白自己才能平庸,却依然挣扎在“追梦”路上,


除了对大提琴的喜爱,更多的,是希望受到外界认可的执念。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这里导演安排了一场放生章鱼的戏。


邻居送来一条章鱼,


美香打开一看发现章鱼还活着,于是两人便把章鱼带到河边放生。


章鱼一碰到水,很快便死去了。


章鱼本属于海,将它强行放于河里,结果可想而知。


导演借章鱼,譬喻小林与所处环境的相斥。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在把大提琴卖掉后,小林心里反而轻松了许多,从一直以来的束缚中被解放了。


也许自己从前坚信不移的梦想,其实根本不是梦想,而是被世俗价值观裹挟的产物。


从大都市,回到乡下老家,再从事一份“不体面”的职业,小林反而找到了自己的路。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生性敏感脆弱的他,在社会丛林中没有竞争力,


但在这些看似是缺点的背面,是对世间万物的柔情与悲悯。


豆瓣最高赞评里有这样一条:整矫情了,干殡葬业需要那么多感怀身世和心理建设吗?这是一个超级暴利而令人羡慕的行业。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那么,殡葬业需要如此“矫情”吗?


片末,丧葬公司的工作人员像赶场子一般,敷衍地祷告一句,


然后将死者身上的被子粗暴地扯去,火急火燎地准备塞进棺材,将尸体搬走。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这与小林、社长虔诚、轻柔而庄严的入殓动作形成鲜明对比。


敷衍、冷漠、粗暴,是许许多多普通人行走世间的保护色。


弱肉强食,生存不易。


多数人对于事不关己的事情,习惯性地最大化俭省时间精力,避免浪掷情绪,


以至于内心早已再不知不觉间变得麻木坚硬。


生者尚且难以被温柔以待,对死者的尊重更显得奢侈。


这些工作人员有错吗?


好像也没有,谁不是个只想守好自己一亩三分地、而无暇顾及其他的打工人呢。


这片被搬上大银幕,没人再敢说他脏


但当人们看到小林的手温柔的握着死者的双手,轻抚过他们的额头、脸颊,为他们擦拭身体、换上新装,为老奶奶穿上丝袜,为孩子梳好头发,为妻子点上口红的时候,


任哪一位失去亲人的人,都想把自己最爱的人托付给这样的人吧。


在这一刻,这样的“矫情”显得异常珍贵。


也正因如此,社长几次对小林说出那句:“这份工作是你的天职。”


他看到了小林身上那种温柔的力量。


那大概是不管什么职业,都最稀缺也最美好的品质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大口   章鱼   大提琴   遗体   社长   矫情   死者   尸体   世俗   乐团   妻子   镜头   温柔   生命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