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困户到年入200万,不只是种种树这么简单

湖南卫视的综艺《青春在大地》讲述了几位青年扶贫工作者的先进事迹。给我最大震撼的一次是在第2期节目中,有一位村民给实地采风的许亚军一行人介绍帮他们脱贫的老郭书记,当被问到现在年收入多少的时候,这位村民非常淡定地回答说:200多万。

从贫困户到年入200万,不只是种种树这么简单

当时许亚军就惊到了,第一次以为自己听错了,又追问了一次,这位村民老大爷特别镇定自若地说,如果树苗都卖完了,最保守估计200多万。听到这个数字,我的感受和许亚军一样,这已经不是脱贫,而是致富了。

从贫困户到年入200万,不只是种种树这么简单

这位村民是种白皮松的,村子里还有种连翘的,连翘既是清热避暑的中药材,还可以做茶,价格天天涨,关键是特别好打理,用村民自己的话说:栽上就活。

从贫困户到年入200万,不只是种种树这么简单

看着眉开眼笑的村民们,很难想象3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贫困村,老人村,村中没有支柱产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

村民们以前靠着种玉米,拼命地累死累活地干,每亩地也就最多收入3、400元,这和现在的年入百万简直天壤之别。这个超级励志的故事就发生在山西陵川县附城镇台北村。

从贫困户到年入200万,不只是种种树这么简单

这个事情现在讲来似乎轻而易举,可是看了《青春在大地》几期节目下来,就会发现扶贫根本没有这么简单。

这些曾经落后的村子过去真的非常贫困,比如勾蓝瑶,比如浩坤村,那里的人,曾经都羞于告诉外人他们来自哪里,觉得很丢脸,因为他们那里太穷了。

从贫困户到年入200万,不只是种种树这么简单

有的村子,茅草屋还是这几年才改造成瓦房,有的村民最近才用上洗衣机,孩子们第一次见到电梯上上下下惊奇得不得了,还有孩子一直以为海水是甜的......

从贫困户到年入200万,不只是种种树这么简单

台北村的村民因为修建了环保厕所才淘汰掉了旱厕,以前他们要洗澡,需要去30多里以外的镇上,这简直是难以想象。

从贫困户到年入200万,不只是种种树这么简单

印象最深的是坐拥绝美湖景的浩坤村村民居然会用水困难。很多乡亲住在山上,要用水就必须下山背水上去,一次四五十斤,装进桶里用背篓背上去,特别辛苦。还好现在有了水柜,不仅加了盖板,还有过滤器,水质有了明显改善。

从贫困户到年入200万,不只是种种树这么简单

造成贫困的原因很多,只能扬长避短,因地制宜。

有的地方,土地贫瘠,自然环境恶劣,像是浩坤村,原本唯一的经济作物就是玉米。节目中放出的这张照片还是很震撼的,乱石里面一位老人家在弯腰耕种,在这样的条件下,想要脱贫致富真是太难了。

从贫困户到年入200万,不只是种种树这么简单

台北村的老郭书记就非常有经济头脑,让村民们种经济价值高的白皮松和连翘,比种玉米挣得多得多。小郭书记也很有想法,想到了制连翘药茶,形成完整产业链,解决了更多村民的就业问题。

从贫困户到年入200万,不只是种种树这么简单

对于山美水美历史悠久的地方,比如勾蓝瑶,就大力发展文旅产业,让这个千年瑶寨一下子活了起来。

还有浩坤村,以前的穷山恶水,现在是村民们引以为豪的“水墨浩坤”,浩坤湖更是国家4A级景区,全村现在有12家精品民宿,每家的年收入增加4万元。

从贫困户到年入200万,不只是种种树这么简单

还有很多地方的落后,和闭塞的交通有很大关系,节目中就不只一个贫困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

比如第二期这个位于山西陵川县附城镇的台北村,位于山的最最最里面,小小一个村子,人口不多,平时村民都不怎么出村。估计出一趟门就得马车换公汽,公汽换火车......得折腾个三天两夜才能进城。

更艰难的是第四期提到的广西凌云县伶站瑶族乡浩坤村,那里的人一直以来要出村就一定要走猪笼洞,这个溶洞洞口直径8-10米,深约80米,形状像个竖立的猪笼,村民就用竹子、藤蔓、树枝搭了几节几乎直立的梯子用来通行。

从贫困户到年入200万,不只是种种树这么简单

这个高度,这个垂直度,真的看一眼都腿软。去采风的演员杨玏和李浩菲都是绑着安全绳爬下去的,而以前的村民,不管男女老少,想出村,就必须徒手走完这段路。当年修路用的水泥,都是村民从这里扛回村的,一包水泥一百斤。

从贫困户到年入200万,不只是种种树这么简单

这个猪笼洞绝对可以体现出当地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有句话叫“走出猪笼,我便成龙”,此言非虚。

看节目会发现,扶贫过程中最无奈的其实是人心不齐。

有的人是因为心灰意冷,比如勾蓝瑶的老支书,一开始抵触重新排演民俗节目,是因为以前尝试过,但是一次次失败打击了耐心。

从贫困户到年入200万,不只是种种树这么简单

有的人是因为负担重,输不起,与其跟着城里来的不会种地的“书生们”承担创业的风险,不如去外地打工,一天挣个几十块,或者维持现在的状态,勉强糊口,这样倒是来得心里踏实。

比如第五期节目中,科皮村扶贫队要在26天内建成猕猴桃养殖基地,可是预估的树苗成活率只有60%,未知数太多,全村最后一个同意签土地流转合同的村民就觉得,跟着这些没下过地的城里孩子干,万一没种活,这一年的收成不就打了水漂。

从贫困户到年入200万,不只是种种树这么简单

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对于扶贫工作的态度其实是漫不经心,比如很多村民都说自己是被书记/扶贫队长从麻将桌上拉出去进行创业的,他们过去大多已经安于现状,非常被动。

从贫困户到年入200万,不只是种种树这么简单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教育真的很重要,孩子们只有读书,才能让他们的思维跳出局限,看得更远。就像第四期的主题:一个都不能少。让一个贫困村的辍学率降到0,持之以恒,绝对可以造福几代人。

最让我感动的是,很多村子有了支柱产业之后,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选择回村就业,这样既可以挣钱,又可以陪伴在亲人身边,何炅都感慨这是最难得的。

从贫困户到年入200万,不只是种种树这么简单

这其实不仅是农村孩子会面临的选择,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小镇青年最后也都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工作,选择回到家乡小城发展,都是一样的道理,虽然挣得没有以前多,但是幸福感却不低。

浩坤村开发了旅游产业之后,很多以前在外面打工的村民都回来做厨师、服务员、保安,开游艇,还有台北村的连翘药茶茶厂建成之后,在外面矿场打工的年轻人也都回来学习制茶,很多留守家庭都得以团圆。

从贫困户到年入200万,不只是种种树这么简单

而且富裕之后,娶不到老婆的光棍问题也随之解决,不仅年轻人娶到了媳妇,连勾蓝瑶村58岁的六爷都在去年脱单了。

从贫困户到年入200万,不只是种种树这么简单

由此可见,要摆脱贫困,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其实每一期节目虽然把扶贫工作的艰难之处再创作成舞台剧呈现出来,并不算刻意煽情,但是看下来之后还是会和现场观众一样忍不住流泪,理由就像演员牛骏峰说的,真挚是最打动人的,每一位扶贫工作者做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绩,村民们得到的实惠,这些事实摆在那里就是那么动人。

从贫困户到年入200万,不只是种种树这么简单

就像张雪迎、杨玏他们在深入乡下了解了自己扮演的原型人物的各种事迹之后,在节目现场的时候,会怀着忐忑又激动的心情与青年扶贫工作者见面,会不由得发出“见到偶像了”这样的感慨。年轻人应该以这样脚踏实地做事业的人为榜样,为偶像,为前进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凌云县   白皮松   陵川县   贫困户   公汽   连翘   树苗   村子   村民   工作者   玉米   贫困   书记   年轻人   节目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