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回检察组:“甩棍”不是一个人,至少3人才成气候

电视剧《巡回检察组》最大的谜底就是甩棍的真实身份。

方小玲说姓熊的一直帮黄四海,邓耀先说熊绍峰“收了”黄雨虹的1000万,再加上李大嘴告诉冯森自己是给了甩棍熊绍峰15万才能提前出狱,言之凿凿。


巡回检察组:“甩棍”不是一个人,至少3人才成气候

但是甩棍这种人怎么可能这么轻易暴露身份?

方小玲是按摩的,李大嘴更是用1000块钱就能撬开嘴的小混混,他们怎么可能真正接触到甩棍。邓耀先或许知道,但他是黄雨虹的人,怎么可能说实话?如此看来,熊绍峰反而嫌疑最小,他就是被真凶推出来背锅的。


巡回检察组:“甩棍”不是一个人,至少3人才成气候

现在可以确定的是,真正的甩棍除了和掮客有些关系之外,他还在帮黄雨虹做事,他给黄雨虹出主意,让黄四海换监狱,还经常给黄四海传小纸条,帮他往外传消息。

动作多了,破绽就多了。

要给黄四海传小纸条,这个甩棍应该是日常能接触到犯人的人,最有嫌疑的就是几个狱警,监区长,指导员。

甩棍既然指点黄四海到二区,说明他是二区的,能罩着黄四海。这么一看,二区的监区长老罗和指导员都很有嫌疑,虽然这两个人看起来都不愿意接收黄四海,但是这可能是演出来的。


巡回检察组:“甩棍”不是一个人,至少3人才成气候

还有一个很有嫌疑的是刑侦科的李正虎,冯森去监狱调查的时候他一直跟着,冯森拿到儿子揭发黄四海的小纸条之后躲起来想偷偷看,李正虎又不知道从哪冒出来,感觉好像一直在监视冯森。


巡回检察组:“甩棍”不是一个人,至少3人才成气候

这个甩棍其实是非常容易抓到的。只要冯森他们发现黄四海和甩棍的交流方法是传纸条,就只需要查监控看谁放的纸条就行了。

除了传递消息,这个甩棍还要出谋划策,要能在背后指点黄雨虹一步步把张友成这个级别的人物逼入绝境,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办得到的了。


巡回检察组:“甩棍”不是一个人,至少3人才成气候

邓耀先和他的智囊团也不行,他们钻法律的空子可以,出些损招小把戏可以,但是宏观上的方向,不是他们能把握的。

这样的甩棍必须有一定级别的权力和眼界,对政法系统了如指掌,还要对张友成和他的家人十分了解,这样一来,就只有陈秘书、边国立、武强这样的才能做到。


巡回检察组:“甩棍”不是一个人,至少3人才成气候

现在很有嫌疑的是武强,他有一个行为很奇怪,就是冯森装成掮客套方小灵话的时候,他把监控的声音关了,而这时候方小灵恰好说到黄四海。

武强这么做就像是害怕方小灵说出什么对黄四海不利的话,不想让其他人听到。但是他这么做其实是掩耳盗铃,监控室里的人听不到,但是巡查组的组长冯森能听到,如果方小灵真的暴露了什么也是瞒不住的。所以武强关上声音可能只是怕监控室有内奸。


巡回检察组:“甩棍”不是一个人,至少3人才成气候

这样看“甩棍”背后至少两个人,一个狱警一个大领导,但是这两个人如果直接往来肯定让人起疑,所以他们中间肯定还得至少有一个中间人过渡。

第三个人有一个最可疑的人选,这个人他不是负责办案的,对剧情发展也没什么推进作用,但是他的“戏”特别多,他就是负责后勤的冼友文。


巡回检察组:“甩棍”不是一个人,至少3人才成气候

他表面上是不问世事的老好人,口头禅就是要避嫌,可是他真的有很多机会可以接触到核心机密,他可以借着在走廊打扫,或者端茶递水的机会听到很多,还不会受到怀疑,因为他不会插手任何调查,永远置身事外。

而且他和熊绍峰很熟悉,知道熊绍峰有点虚荣可以利用,说不定嫁祸熊绍峰这个主意就是他出的。

以上这“三个人”就代表“甩棍”在监狱撒开的大网,他们之外肯定还有别的虾兵蟹将,简直防不胜防,只揪出一个肯定不行,想要一网打尽,冯森可得花不少心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虾兵蟹将   言之凿凿   狱警   成气候   内奸   智囊团   老好人   指导员   区长   嫌疑   监狱   纸条   身份   声音   消息   机会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