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列传》笔记


《伯夷列传》感情充沛、论述有力、慷慨深沉,体现了司马迁的寓情于史、寓己于书。


他有疑惑,他问:


伯夷、叔齐不是好人吗?他们抱节守志,不是道德楷模吗?可为什么就有最终饿死的结局?颜回,德行高尚,却生活窘迫,且又早亡。人常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上天就这样回报好人吗?像盗跖那样作恶多端,害人无数的人反而得到善终,这又是什么道理?这还是我们熟知的例子,那些平日无所不为却享受着荣华富贵的奸恶之徒还少吗?而那些循规蹈矩、言行谨慎、正直敢言的人,却常陷于灾祸,所谓天道,就该如此?


但他并不困惑,他说:


有的人喜欢钱,有的人追求名,有的人爱权力,各从其志,我亦“从吾所好”。他连引孔子的话,“道不同,不相为谋”,没什么好说的,我管不了天道,却也不会妥协,“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生命的路不只百年,走着瞧! “举世混浊,清士乃现”,还多亏那些庸碌之辈,才显出我的品行。司马迁发出了对庸夫的蔑视,对“天道”的宣战,他激愤,孤独,又骄傲的,要行他自己的“道”!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怎能无所成,怎甘不留名!“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堵。”伯夷、叔齐因为得到孔子的称赞而名垂后世,颜回也因孔子才得显声名,而那些岩穴之士——像伯夷、颜回那样品德高尚的人——他们只能默默无闻、湮灭于历史,“没世而名不称”。这些人的“青云之士”又在哪?司马迁,他要为这些品德高尚、坚持信念的失意君子画像,让现实中的蓬头垢面,在史册里熠熠生辉。并让人相信:值得记住的,不止成功与荣华,还有那山野间,散落的孤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岩穴之士   风从虎   云从龙   天道无亲   青云   孔子   作恶多端   岁寒   无所不为   列传   天道   品德   高尚   君子   好人   孤独   笔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