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争相“退群”,谁来为孩子的教育买单?

近日,一位家长愤而退群的消息,在网络上走红,还一度登上了央视,火遍了大江南北。这位家长因不满老师将批作业,辅导功课等“分内工作”转嫁给学生家长,怒而退群。这一行为一经网络发布,立即获得了许多类似家长认同与点赞,在社会上兴起了“退群”潮。家长们在网络上、朋友圈争相诉苦,叫累不堪,指责学校的制度,老师的失责;大肆对学校、老师、以及教育制度的吐槽,不禁惹人反思:教育学生莫非单单只是学校、老师的责任?这场家长争相退群浪潮的暗涌下,谁来为孩子的教育买单?

家长们争相“退群”,谁来为孩子的教育买单?


家长群原本是连接学校、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联系的平台,其创立的目的是更好的为学生服务。通过在家长群里,老师反馈白天学生在校的学习状况,家长晚上监督和辅导孩子的作业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通过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沟通交流,学生的信息双方都熟悉了解,更好的为孩子服务,这便是创群的初衷。然而,现实里部分家长和老师在具体的实施和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过多的把自己的职责下放给家长,职责缺位,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讲授课文等不合理的要求,受到家长们的一致反感,苦不堪言;家长则认为,在交学费之后,孩子的教育应该由学校负责,老师承担,对孩子的学习状况不闻不问。一但,有辅导的要求,便反感、愤怒,认为工作太累,无心辅导,想要退群。

家长们争相“退群”,谁来为孩子的教育买单?


无独有偶,在前段时间,家长群同样发生了一个事件,爆红网络。由于班级开展活动,需要一定的活动经费,老师认为需要大办,以此来展示班级风采,在群里征求家长们意见,部分家长认为可以,部分家长则反对。最后活动开展之前,需要筹集资金时部分家长拒绝认缴,最后闹得不欢收场。这样的分歧与矛盾,近些年来,屡见不鲜。由此可见,家校矛盾激化,家长群变了味,成为了家校之间的闹心群。如何有效的解决,家校之间在孩子教育上的分歧,关键在于在孩子教育中,二者承担的角色,谁来为孩子的教育买单。

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家长与学校必须为孩子的教育买单。孩子的教育不仅仅只是学校负责,作为孩子的家长也必须负责,学校和家长是承担孩子教育的主体,充当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学校作为社会性的教育机构,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为学生提供社会教育,负责向传授学生大量丰富的知识,领略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入社会。作为孩子的家长,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家庭教育,可以为孩子树立榜样的作用,对孩子性格的塑造起着关键作用,罗曼罗兰说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还有辅导和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作用。

在家长和学校理解所承担教育的职责和扮演角色之后,还应该加强彼此的沟通与理解,互相尊重,体谅。老师由于课表容量和在校课时有限,不能够在第一时间辅导学生功课,所以需要发挥家长在家的监督、辅导作用,需要花费家长的时间。为此,作为孩子的家长应尊重、体谅。但,老师把批作业、讲授课文的分内职责给家长,这缺位行为必然受到央视的批评、社会的谴责。同时,老师也应体谅家长工作的劳累,给家长足够的私人休息空间。唯有如此,孩子的教育才能够健康和谐的发展。

教育是百年大计、教育是推动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发展的基石。,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授予他人教育的义务;每个人无论何时都不能忽视教育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买单   孩子   作业   课文   分歧   反感   职责   角色   家长   作用   老师   学校   社会   学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