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人敬仰到众人唾弃,被北大学生轰下讲台,于丹到底做错了什么

最近两年家庭教育圈里出现了一个新词“鸡娃”,说的就是那些热衷于给娃打鸡血,报各种热门补课班的家长,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其中就有一个热门课程——国学,有的小朋友甚至从两三岁开始,就穿着一身萌萌的卦衫,摇头晃脑袋地读着“人之初,性本善……”,要追溯这个潮流从何时兴起,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于丹。

从万人敬仰到众人唾弃,被北大学生轰下讲台,于丹到底做错了什么

当年以于丹为首的一众教授们,将国学学习热度推向巅峰,于丹更是被称为“文学教母”,个人书籍累计销售超过600万册,其中《<论语>心得》更是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全球发售,获得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版权金奖。

然而“于丹热”持续了不到几年,于丹就在北大被学生轰下讲台,一朝跌落神坛,曾经的“文学教母”究竟经历了什么,沦落至此呢?

从万人敬仰到众人唾弃,被北大学生轰下讲台,于丹到底做错了什么

从万人敬仰到众人唾弃,被北大学生轰下讲台,于丹到底做错了什么

大多数人认识于丹是从《百家讲坛》《论语》开始的,但其实于丹从九十年代后期就一直在从事影视传媒创作工作,是央视很多热播节目的幕后撰稿人。

1965年于丹生于北京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受父母影响,饱读诗书,有很深的文学功底,上学期间一路开挂考进了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之后更是留校任教。

于丹属于较早一批接触影视媒体创作的,从1988年开始,就曾担任过《在共和国史册上》、《太阳照常升起》、《香港沧桑》等央视热播的20多部电视专题片的撰稿人,《香港沧桑》还获得了中国电视专题片优秀奖,获得这些成就的时候,于丹还不到三十岁。

从万人敬仰到众人唾弃,被北大学生轰下讲台,于丹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很多80、90后的记忆中央视有一档热播节目《正大综艺》,当时作为国内鲜有的娱乐性综艺节目,很受观众喜爱,而于丹就曾是这档节目的撰稿人,能够让一档节目火了将近三十年,可见于丹确实是有一定才华和功底的。

站在北师大和央视两大顶级平台上,于丹得到了很多机会,先后担任过《中国报道》、《环球》的撰稿人以及《今日说法》、《东方时空》、《艺术人生》等诸多知名栏目的电视策划。

2003年非典爆发的时候,她还临危受命担任《非凡抗击》总撰稿,因为节目是紧急定档,策划撰稿的时间非常仓促,而于丹却圆满地完成了此项任务,同年还参与了北京申奥片的制作。

从万人敬仰到众人唾弃,被北大学生轰下讲台,于丹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2006年以前,观众虽然很少知道于丹的名字,但是她在央视的成绩却是有目共睹的。她在广播电视和影视媒体创作方面还有很深入的研究成果,在很多学校做过演讲,发表过不少论文,甚至还参与过国家重点项目课题研究,并作为课题负责人引领全局。

然而于丹的事业转折点出现在2006年,这一年于丹首次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央视热播文化节目《百家讲坛》的主讲人。

其实百家讲坛创办于2001年,但是最初几年的节目因为学术性较强,主讲人的演说稿相对比较专业,比较像是把大学课堂搬上了电视,所以收视率一直不高,目标观众范围也非常有限。

从万人敬仰到众人唾弃,被北大学生轰下讲台,于丹到底做错了什么

真正让这档节目走向大众,其实是从易中天开始的,后来节目组发现,这种将传统国学、历史、文化等内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与当下社会现象充分结合,融会贯通后观众不仅能轻松听懂,还更容易接受,节目收视率也大大提升。

恰逢此时,于丹的研究课题开始向传统国学转移,《论语》就是她的主攻方向,一向喜欢将理论结合实际的于丹,于是带着《论语》心得走上了百家讲坛,一连七天的系列节目,让百家讲坛的收视率节节攀升,屡创新高。

从万人敬仰到众人唾弃,被北大学生轰下讲台,于丹到底做错了什么

于丹用犀利幽默的语言/通俗易懂的事例,加上与实事热点的充分结合和分析,用古老的智慧解答现代社会难题,在观众之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就连大学相关专业都会在课堂上播放于丹的讲课视频,形成了一种“于丹效应。”

于丹一举成名,成功从幕后走到台前,其理论研究方向也重点调整到了国学解读,下半年她就推出了《庄子》系列节目,再次受到观众的热烈好评。

那时观众都说,看完于丹都觉得自己是个文化人了,之前完全看不懂的隐晦文字,经她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解释得透彻清朗,大有醍醐灌顶之效。

从万人敬仰到众人唾弃,被北大学生轰下讲台,于丹到底做错了什么

从万人敬仰到众人唾弃,被北大学生轰下讲台,于丹到底做错了什么

节目大获成功,于丹也得了个“国学大师”的称号,她将演讲文稿整理成书册,先后出版了《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等大量国学读后感解析类书籍。

书中更为详细地解读了古人的智慧,人生道理,生命的价值,理想,未来等等,总体基调就是启迪人性,引导人们对生命理想进行深入的思考,追求人生真谛。

这个系列的书籍一经问世,在广大观众和读者中受到了热烈欢迎,刚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其中《于丹〈论语〉心得》更是被翻译成了30多种语言,在全球发行,于丹的影响力甚至辐射到海外,对国内外的教育、文化、历史界的学术研究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仅在2007年,于丹就获得了1000多万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榜单第二名。

从万人敬仰到众人唾弃,被北大学生轰下讲台,于丹到底做错了什么

被捧上神坛的于丹身价倍增,再也没有了大学讲堂里的免费演讲,反之变得一票难求,甚至有黄牛高价倒票,但仍有大量的追随者为了听她的演讲千里奔袭,只因“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连白岩松都曾开玩笑地说“于丹不好请啊,太贵了”。

但是有追捧就会有质疑,大火的于丹同样躲不过,奔波于各大签售会、重金讲座的同时,于丹的学术研究似乎有些松懈了,毕竟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

于是在各类大型演讲上,于丹频频出错,比如给《高山流水》的伯牙,加了个姓叫成“俞伯牙”;琥珀(pò)读成琥(bò),“已报生擒吐谷(yù)浑”念成了“谷(gǔ)浑”等等,这些都是国学基础典籍中的诗句,普通大学生都不会犯的错误,却出现在了一个国学大师的演讲里。

从万人敬仰到众人唾弃,被北大学生轰下讲台,于丹到底做错了什么

然而于丹错漏百出的情况还不止于此,随着她参加公众活动越来越多,曝光量越来越高,翻车也越来越严重。

《艺术人生》上聊奥运会,说博尔特是非洲人,网友大笑不是所有黑皮肤的都是非洲人,牙买加属于北美洲。

如果说世界地理搞不明白,那么中国地理于丹也照样出错,录制《文化访谈录》大谈昆曲名段《邯郸记》,结果却把文中提到的“陕州”解释成了现在的陕西,然而事实上“陕州”对应的是现代的河南三门峡市。

从万人敬仰到众人唾弃,被北大学生轰下讲台,于丹到底做错了什么

不仅如此,就连她畅销海内外的著作,也却被不少专家学者指出其对《论语》的理解完全是她的个人思维,缺乏严密的学术考证,并且有很多内容与权威注解不符,初学者读于丹很容易误入歧途。

例如论语说“己欲立而立人”,于丹的解释是“自己想要有树立,也就马上想到要让别人也有树立。”但是《论语通译》中的解释是“自己要立身也要帮助别人立身。”诸如此类的问题被网友逐一罗列之后放上网,引起了各方学术代表和激烈讨论。

从万人敬仰到众人唾弃,被北大学生轰下讲台,于丹到底做错了什么

也有网友为她辩解,称于丹的书并不是学术论文,也不是辞海字典,只是其本人对国学经典的感悟,中国语言博大精深,每个人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没必要上纲上线。

但是也有人说,于丹的书影响力如此之大,而其中错误的论述必将给青少年错误的指引,容易误导学生。

学术上的对错交给专家去探究,但是于丹的书中有大量的心灵鸡汤,很多读者反映那些看上去颇具人生哲理的警世名言,确实能一瞬间鼓舞人心,只是看过之后才发现空洞无力,毫无意义,后来这些话被网友统称为“毒鸡汤”。

不只是网友,很多媒体人也站出来发声,梁宏达就曾评论于丹,说的都是些正确的废话,意思就是老生常谈。

从万人敬仰到众人唾弃,被北大学生轰下讲台,于丹到底做错了什么

从万人敬仰到众人唾弃,被北大学生轰下讲台,于丹到底做错了什么

除了演讲和作品屡屡翻车,于丹本人的很多做法和变化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闹得最厉害的要数当年的伦敦演讲。

2009年,于丹应邀到伦敦参加一场学术交流,活动结束之后,网上出现一篇爆贴——《国学大师于丹伦敦街头撒泼记》。

帖子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于丹如何在伦敦耍大牌,大半夜三次要求酒店换房间,嫌弃主办方提供的食宿条件差,要专车接送,对翻译和助理谩骂呵斥,以至于同行的博士翻译第二天就毅然辞职等等。

从万人敬仰到众人唾弃,被北大学生轰下讲台,于丹到底做错了什么

无论这篇帖子里有多少水分,当时在网上都引起了强烈围观,而且还有不少人说自己也当场经历了伦敦的闹剧,然而这次风波并没有个于丹敲响警钟,风浪还没平息的时候,她就站上了北大的讲台。

当时北大在举办一场关于昆曲的艺术讲座,主办方邀请了于丹,结果于丹当天浓妆艳抹,穿了一条黑色的短裙,黑丝袜,踩着一双恨天高,跟整场讲座的气场完全不合,也丝毫没有一个学者应有的端庄雅致,反倒有些艳俗,学生们刚见到她的时候就表现得很反感。

活动快要结束的时候,主持人按照流程请于丹上台,代表同学们感谢昆曲老师们的艺术传承和精彩演讲,但是于丹刚一走上台,台下就传来一阵嘘声,甚至有学生直接愤然起身,怒怼说“你没资格代表我们!”紧接着学生中间接连爆发出一声声“下去吧!”场面着实尴尬。

从万人敬仰到众人唾弃,被北大学生轰下讲台,于丹到底做错了什么

于丹被轰下北大讲台的事情快速发酵,这时她才感觉事态发展不对,赶忙停掉了后面的所有活动,躲避舆论的攻击。

伦敦的闹剧,加上北大事件,于丹一时间从国学大师变成了鸡汤作者,从万人敬仰跌落神坛。

有人说于丹就是红得太快太突然了,一时得意忘形,忘了初心和本真,普及国学知识本是好事,但是于丹后来的一系列活动充斥着浓厚的金钱味,暴涨的人气让她一时之间迷失了方向,讲排场,讲身价,言谈举止也逐渐违背了为人师表的标准和底线,台上高谈阔论,台下高傲自负。

从万人敬仰到众人唾弃,被北大学生轰下讲台,于丹到底做错了什么

这样的于丹其实早就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这些不满和质疑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只要有一个微小的火苗,就会瞬间被点燃,进而爆发出强大的力量,将根基不稳始终浮于表面的于丹轰下神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讲台   论语   伦敦   昆曲   神坛   撰稿人   国学   北大   央视   观众   大师   北大学生   心得   节目   网友   文化   于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