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村落》第三季收官,精品微内容如何做到叫好又叫座?

“记录会有它的偏好,人心与人情,始终是我们故事镜头里的焦点。时代的影响力,在不同地域表现不一。每个人踏入的,不会是同一条河流。正因如此,村落和人,才一直了不起”。在《了不起的村落》第三季最后一期的结尾处,留下了这样一句注脚。 收官之日,镜头回顾了自长江上游的措池村到下游上海中的“中国垃圾分类第一村”,十处不同的自然风光、十个短暂却绵长的村落故事,一段不可复制的长江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了不起的村落》第三季收官,精品微内容如何做到叫好又叫座?

作为西瓜视频精品化内容布局重要一环的《了不起的村落》系列IP,如今已走过三个年头。而这一季也依旧延续了前两季的好口碑,从9月12日开播至今,《了不起的村落》第三季在受众中收获诸多好评,豆瓣评分高达8.3分,并在西瓜视频揽获1亿播放量、1.2亿话题总阅读量。在这个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时代,《了不起的村落》系列IP为何能够一直维持高水准、叫好又叫座?这成为当下一个值得探讨和深思的问题。

《了不起的村落》第三季收官,精品微内容如何做到叫好又叫座?

以获得安宁的出发点直戳人心《了不起的村落》第三季全面升级立住IP口碑

“逃离都市,去向慰藉心灵的精神净土,用一百次抨击心灵的本真记录,留给后世一本不被遗忘的村落百科全书”。近年来,《了不起的村落》系列IP是市场上为数不多既叫好又叫座的轻氧纪录片。数据显示,节目第一、二季全网总播放突破3亿,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1亿,两季豆瓣评分高达8.5/8.3分,同时还获得了人民日报等权威主流媒体的点赞支持。 在前两季打造出的IP口碑的基础上,《了不起的村落》第三季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区别于前两季漫游、点状记录形式,《了不起的村落》第三季将目光聚焦于长江流域,以“同饮一江水”为主题,从长江源头楚玛尔河启程,探寻长江沿岸10个村落的发展脉络,让观众用全新的视角感受更为立体的村落魅力。 从能给观众带来广泛心理悸动,带有神秘色彩的绝域秘境——措池村,到四面环水靠打渔为生的苏州湖心岛;从少摩擦多温暖的人际相处,到“守护最后家园”的村落居民,乃至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了不起的村落》第三季收官,精品微内容如何做到叫好又叫座?

《了不起的村落》第三季正是瞄准了这些情感共通的“纽带”,以获得安宁为出发点,为那些渐渐被城市高压生活磨平棱角的、从有理想慢慢变得麻木的,丧失生活乐趣无法获得宁静的年轻人带去平静以及“治愈”的可能。 “乡情洗礼了浮躁的心情,总会给我一些安静”、“岁月静好,与这个世界和解了”、“经历过各种人生百态后,最渴望的还是乡村生活”……宁静而祥和的场景、错落有致的补色,温暖的人与故事,即使不是每个人心中自带滤镜的幼时熟悉故乡,也会是让人在城市压力下获得片刻喘息的栖息之地,

《了不起的村落》第三季以此形式抓住年轻观众的痛点,唤醒了都市灵魂,因此引发了广泛好评,在第三季依旧能够立住《了不起的村落》这一IP的好口碑。

《了不起的村落》第三季收官,精品微内容如何做到叫好又叫座?

用影像聚焦村落文化,以文化赋能提升品牌价值

“传统村落是人类的第三类文化遗产,也是农耕生活遥远的源头与根据地,中华民族最基本的行为方式都维系在这片土地上”,冯骥才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诚然,《了不起的村落》第三季的成功,除了依靠“回归安宁”这一直击受众内心的出发点,

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村落背后更深层的文化价值的输出。

从乡野风光到生活方式,再到生存智慧、生活态度,《了不起的村落》第三季都做出了忠实的记录。四面环湖的湖心岛,被碧色天空和银色海浪围绕;四周皆绝壁的鱼木寨,隘关险道与翠绿的植被交相呼应。然而,优美的风景常常也是生活的“羁绊”。但是村落的居民们总能因地制宜,适应自然。大山深处的谭华优一家,寻找到养鸵鸟带来的商机;风景美如画却只能靠水为生的孤岛上,村民在码头船只上建起两室两厅的家,这体现出的便是村落居民适应自然的生存智慧。

《了不起的村落》第三季收官,精品微内容如何做到叫好又叫座?

如果说这些生存智慧对于现今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而言,只是一种用作欣赏的“风景”的话,那么片中记录的传统村落的变迁、社会时代的发展,则值得所有人了解与思考。老房被开发作民宿的陈奶奶,不愿进城只想为游客留下故乡的味道;箔竹村人阿德叔,听闻家乡与外界联通的道路开通以后,年逾半百的他立即辞职回到家乡…… 《了不起的村落》讲述了很多这种普通人的小故事。他们在传统中长大,却又经历着传统的消逝。全片虽不着片语,却通过片中人物的情感,奉上了对传统的敬意与眷恋。同时,《了不起的村落》第三季并没有陷入“历史退化论”的漩涡,而是对传统的消逝冷静审视,并积极展示时代变迁中的新旧更迭。

《了不起的村落》第三季收官,精品微内容如何做到叫好又叫座?


洞庭湖心的青山岛现今仅剩400多户居民,节目毫不隐晦地记录了年轻人张华的想法:“青山岛最终会变成无人岛”,也正像旁白说的那样,“青山岛的一切都将还给鱼、还给虾”,但告别过去的生活方式,并不代表忘记自己从何而来。节目同时也记录了传统村落在新时代焕发的新生机,查氏家族古村现今仍保留着徽派建筑成为知名的“画家村”、湖心岛的居民开始自发发展起民宿生意……

《了不起的村落》正是用这种“哀而不伤”的方式展现出一幅幅村落的变迁、时代的更迭,这也是节目最终所落脚的文化价值。

缺乏文化底蕴的娱乐,无疑会让内容走向浅薄化,而具有文化价值输出的内容,则可更容易调动起受众的参与感,产生直击心灵的目的,《了不起的村落》第三季之所以成功与文化价值输出也密不可分。

《了不起的村落》第三季收官,精品微内容如何做到叫好又叫座?

深耕垂直领域短视频,西瓜视频的精品化在路上

事实上,《了不起的村落》IP的成功不止于内容,西瓜视频平台的赋能也是重要原因,更是西瓜视频坚定走精品化之路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在2019西瓜视频营销峰会上,西瓜视频市场与娱乐中心总经理谢东升将西瓜视频的用户分为三个类型:新一代的高知人群、影视迷和游戏玩家,

而随着新一代高知人群的不断积累,相应领域创作者的粉丝量也在不断的增长,为西瓜视频自主生产垂类精品内容创造了条件。

基于此,西瓜视频还打造了一系列垂直领域的精品节目矩阵,除上文中提到的《了不起的村落》第三季外,还包括目前在播的《地标70年》、《开心加工厂》等节目。 “中国所有城市,面貌改变最大的,或者说可以被称之为奇迹的,如果要选一个城市的话,大概就是深圳”。在《地标70年》中,观众跟随财经作家吴晓波的解说,以地标故事、人物访谈、经济评述等形式串讲地标的发展,从经济学的视角真切感受各个领域的改革变迁。

《了不起的村落》第三季收官,精品微内容如何做到叫好又叫座?

加班到深夜如何跟老婆“圆谎”?有位玻璃心的老妈该如何应对?这些似曾相识的回家经历,全部在《开心加工厂》节目中通过幽默、搞笑的方式一一呈现,既释放出花式“爆笑”基因,又还原生活真味引发大众共情。 从聚焦村落文化的纪录片《了不起的村落》第三季,到以经济视角展开的《地标70年》、以爆笑解压方式呈现的《开心加工厂》,西瓜视频不断拓宽内容边界。未来,西瓜视频还将创造出哪些垂直领域与题材的精品内容?或许,它们将伴随着西瓜视频内容与营销的再一次升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高知   村落   了不起   青山   精品   内容   叫座   长江   地标   西瓜   居民   传统   领域   节目   文化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