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女团,不是只有C位有价值

《乘风破浪的姐姐》迎来第三次公演,万茜组以一曲《gentlewoman》燃炸舞台,全员唱跳实力slay,最终排名第一全员晋级;而其他三组中孟佳、金莎、王丽坤,因现场“浪花”投票票数较低,遗憾暂别舞台。


《乘风破浪的姐姐》:女团,不是只有C位有价值

在我们为自己pick的姐姐或欢庆或失落或打抱不平的同时,或许票数背后,“观众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这个问题更值得我们思考。

第一个思考,也是今天热搜上很多网友在讨论的话题。#乘风破浪的姐姐评判标准#究竟是什么?有人说,姐姐们越来越知道什么样的表演能赢,越来越娴熟。确实,从三公没有姐姐愿意加入“花样年华”组就能看出来,姐姐们预见性的知道,音乐剧的形式在选秀的舞台并不讨巧。


《乘风破浪的姐姐》:女团,不是只有C位有价值


在传统意义上的女团选秀中,简单的唱跳表演,成了工业化女团的标配。“花样年华”组中音乐剧那一段,从舞台效果到台词和台词功底,在一般的女团选秀舞台上可以说几乎无法看到,而“花样年华”组得票低的背后,比起埋怨赛制,我们或许更应该探讨:是否如今的观众对女团已经形成了“刻板印象”,并将之当做了对女团的唯一审美标准。

其二,也是小官想要着重探讨的另一个话题——“万茜组为什么能够得第一”。在#万茜组第一#的话题讨论区,有不少类似这样的发言:“万茜组懂得扬长避短,发挥每个队员的优势,她们组绝对是协调的最好的一个组,拿第一就不意外了”、“万茜把C位让给其他小姐姐,发挥每个队员的优势,全员无失误,第一当之无愧”。


《乘风破浪的姐姐》:女团,不是只有C位有价值


《乘风破浪的姐姐》:女团,不是只有C位有价值


万茜组能够成为第一,背后也体现着30+姐姐们对女团的不一样的理解和态度——在某种情况下,对于女团成员来讲,找到合适的位置,远比抢C位、争leader更重要。

《乘风破浪的姐姐》:女团,不是只有C位有价值

不扯头花、不互撕

姐姐们说“找到合适的位置更重要”

近年来,随着偶像团体选拔综艺的出现,“C位出道”成为最热门的词汇。有人说C是Center,中心位置;有人说C是Core,核心位置;也有人说C是Carry,掌控全局的位置。但不管是哪种,C位都注定是一个团最受瞩目的位置。

为此,在有曝光度就意味着有机会的娱乐圈,爱豆和粉丝的焦点双双陷入只看“第一名”、“中心位”的怪圈。因此,在《乘风破浪的姐姐》刚刚公布选手名单时,网友们便摩拳擦掌,准备好观看一场由争C位引发的扯头花大战。


《乘风破浪的姐姐》:女团,不是只有C位有价值


但出乎意料的,七期节目看下来,没有预想的互撕,姐姐们的相处反倒是十分融洽和谐。

在最新一期节目播出的采访中,节目组问到了姐姐们“是否想过争取中心位或队长”。金晨说:相比做队长,自己的性格更适合做一个优秀的队员,“我是一个看上去可以没有的角色,但是又要在里面添加一下调节气氛的作用”;王丽坤也说:“有她们闪光就可以了,一个团队总不能每个人都支棱着”。

《乘风破浪的姐姐》:女团,不是只有C位有价值

不争C位,不抢leader,只要适合自己的位置。姐姐们的这一态度在前几期节目中,也不乏体现。

比如第三次公演分组时,上一场表现较好队伍的队长张雨绮、宁静和孟佳可以选择是否继续担当leader职位。但张雨绮和宁静都选择了放弃。宁静说“队长的任务太繁重,我上次没有干好,所以我放弃leader职位”。或许会有人说,宁静不敢迎难而上,但其实她有自己的考量,一句“我太知道我是哪头蒜了”话糙理不糙。在女团,把重要的位置让给更有能力的人,远比明知自己不合适但还要坚持,更能够帮助团队走向成功。


《乘风破浪的姐姐》:女团,不是只有C位有价值


再如选择第三次公演solo选手时,宁静想让郁可唯参加,但郁可唯回答特干脆:肯定是霏霏啊。不可否认两个人在专业领域都是top级,但对于需要瞬间点燃观众热情的solo环节,唱跳俱佳的王霏霏自然比实力vocal郁可唯更合适。郁可唯不争solo机会,而是让给团队中更合适的人的做法,也让不少弹幕观众赞她是“人间清醒唯唯子”。也正如她在《定义》里说的是不是C位不重要,因为她觉得C位一点要有综合实力和领导力,而自己不一定能担任这样的领导者。

《乘风破浪的姐姐》:女团,不是只有C位有价值

女团,不是只有C位才有价值

那么,姐姐们“不争C位,只要适合自己的位置”的态度,带来的是怎样的舞台效果呢?

以最新一次公演舞台中万茜组的表现来说。万茜的超高人气,黄龄、袁咏琳的vocal实力,李斯丹妮的rap和金晨的dance能力,《gentlewoman》能赢因素很多,但关键一点还是在于,即使这个团队里每个人专业实力都是响当当的,但在分配上不是考虑谁C位最多,而是特别重视集体的力量。

在前期准备的阶段,她们很快便决定好了分段,擅长rap的李斯丹妮主动选择主推rap的一段,五个人中声音扎实的黄龄和袁咏琳选择扛起间奏之后vocal部分……

因此,我们看到公演舞台上,黄龄和袁咏琳穿插其间的华丽vocal带着R&B的灵魂不断在律动上助推情绪,李斯丹妮的rap部分也是亮点,金晨的前空翻瞬间点燃全场,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思路完整表现精彩,从选曲的立意到改编的音乐性到舞台的呈现都称得上是全场最佳。

《乘风破浪的姐姐》:女团,不是只有C位有价值


让每个人的特点都能最好发挥出来,万茜组自然赢得非常理所当然。就像黄龄说的那样:“不是要靠唱得多,或者站在中间,才能凸显我的价值。”这也正是《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呈现出来的——女团,不是只有C位有价值,只要你在团队里有价值,你就是观众心中的C位。换句话说,只要你有实力,无论是在哪个位置,都能够闪闪发光。

《乘风破浪的姐姐》:女团,不是只有C位有价值

这群偶像产业的“入侵者”

能为这个行业带来哪些新秩序?

把这样一群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的姐姐凑在一起,就注定了《乘风破浪的姐姐》不同于以往任何的一场女团选秀节目。相较于谁最终能成团出道,观众们更想看到的是姐姐们展现出的30+女性的多元价值,以及这样一群偶像产业的“入侵者”,能够为行业带来怎样的新秩序。

如今的偶像产业,似乎陷入了一个畸形的怪圈。卖力打call助力爱豆“C位出道”成为饭圈新风向。只是,一方面“花路”太挤,人人都站C位并不现实;另一方面 “只看第一”的风气并不利于娱乐圈的良性发展。

比如在剧集发布时,粉丝最关心的是自己爱豆的番位、戏份以及海报上的位置,而不是演技和剧集的品质。


《乘风破浪的姐姐》:女团,不是只有C位有价值


不可否认,争先精神能够激发个体斗志,但不考虑自身是否适合,只一味争第一,只会给团队、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反噬”。

而这群有着丰富阅历的30+的姐姐们,却为观众传递了不同的价值观——在合适的位置,比不合适的突出更重要。如果只知追求外在排位,而不加强内功修炼,迟早会被人们忘记的。记忆很深的是二公吴昕的表演,虽然她不是那场的C位,但她找到了合适的位置,一个劈叉的舞蹈动作,让观众看到了她的闪光点。其实C位本就不用争抢,当自己能力足够之时,你自然会牢牢占据所有人内心中的“C位”。


《乘风破浪的姐姐》:女团,不是只有C位有价值


《乘风破浪的姐姐》播出七期,能够一直保持热度,而不只是一时的热闹的原因何在?在小官看来,正是因为节目在关注娱乐性、趣味性之外,更注重挖掘内涵性。无论是节目开播之初,击碎中年焦虑,还是如今传递的“找到合适的位置比占领突出位置更重要”的观念。从这群30+的姐姐们身上,观众都能够从中找到情感共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乘风破浪   姐姐   头花   花样年华   全员   队长   宁静   合适   观众   偶像   舞台   实力   团队   位置   节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