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骚扰、求爱、自残:病态人格患者到底有多可怕?

跟踪、骚扰、求爱、自残:病态人格患者到底有多可怕?

跟踪、骚扰、求爱、自残:病态人格患者到底有多可怕?

亲吻猫眼、对着摄像头比心、跟踪……


难以想象,这是一个年轻女孩,对另一个已婚女性进行的疯狂举动。


跟踪、骚扰、求爱、自残:病态人格患者到底有多可怕?

(对摄像头比心)


广东的护士小张,两年前遇到一个病人小黄。小黄住院三个月,一直是小张在照顾她。然而,让小张没想到的是,这一照顾,就“出事”了。


这个小黄居然对她“情根深种”,开始天天缠着她。本以为等她出院后便没事了,不料却迎来了小黄变本加厉的骚扰……


每日跟踪,上班跟、下班跟、哪怕是回家睡觉,小黄也要跟着在楼下。


更疯狂的是,她还会偷拿小张的快递,盗取小张的工作服,用小张的照片做社交头像。


跟踪、骚扰、求爱、自残:病态人格患者到底有多可怕?


日常也要和小张一样,衣服、包包、鞋子甚至是家里的布娃娃,全部和小张一模一样。


这也就算了,最让小张害怕的,是她一些很诡异的行为。


比如,在掌心画爱心,在猫眼前反复展示。拿椅子坐在小张门口,等着她下班。


跟踪、骚扰、求爱、自残:病态人格患者到底有多可怕?


她还会随身携带刀具,她妈妈曾经到过小张家里,想把她叫回去,结果她拿出刀说,你再叫我,我就放血给你看。


说完还真的用刀割自己的手腕。


小张被骚扰了两年,被吓得半死,内心早已不堪重负,每天被吓得不敢出门。睡觉时也觉得有人在跟踪自己,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


她和家人也不是没想过解决办法,但是每次和小黄沟通,她答应得好好的,结果不到1分钟,又会出现在小张面前。


医院的同事也曾出面帮小张处理这件事,但是结果还是一样。


最让小张和家人头疼的是,小黄家里人置之不理的态度。


跟踪、骚扰、求爱、自残:病态人格患者到底有多可怕?


当时小黄嚷嚷着要放血,她妈妈的回复是:她割她自己,又没有伤害你的女儿。


期间,小黄的家人试图把她锁在家里,但是小黄把锁换了,反复几次之后,家里人就不理她了。


小张和家人没有办法,只能报警,但是报警也是抓了就放,因为她没有伤人,没法立案。


为了躲避骚扰,小张只能搬家,她搬了两次家,小黄都跟着,甚至还租到她楼上,每天等着她。


小黄在社交平台上的发言也很极端:“挺难过的,姐姐就像雪一样碰到我就消失”。


还会发小张的工作照,配文:“遇见你,喜欢你。”、“沉沦世俗只为你的美”。


跟踪、骚扰、求爱、自残:病态人格患者到底有多可怕?


小张的丈夫很认真地和小黄谈判,最后她的回复的意思就是:“我爱你,与你无关”。


小张妈妈一提起这件事就眉头紧皱,她说自己丈夫去世得早,小张工作很努力,对病人都是一视同仁的。


张家人在接受采访时,都说自己的诉求很简单,就是希望小黄能去治病,不要再纠缠他们了。


那小黄到底有没有病呢?


她曾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份《参加严重精神障碍社区管理治疗服务知情同意》文件。


文件显示小黄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


小张的丈夫觉得一家人生活在威胁中,因为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发病,也不知道她还会做出什么更极端的举动。


跟踪、骚扰、求爱、自残:病态人格患者到底有多可怕?


01

被纠缠的心理阴影


现实生活中遇到这种事,真的蛮窒息的。


我想起我闺蜜的经历,她刚毕业时,好不容易进了一家大企业工作。


工作、薪水都很不错,但她却被一个很极端的男性缠上了。那人每天都跟踪她上下班,给她发恐吓的短信。


甚至躲在楼道里,突然跳出来想要抱她,她找过领导,找过男性朋友去谈判,但是这个男的依旧是不依不饶,甚至变本加厉。


最后她不得不辞职,在家休养半年,到现在依旧有心理阴影。


我们身边肯定是正常人占大部分,但有时候就是这么倒霉,遇见一个怎么甩都甩不掉的“极端人士”。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这些人往往存在人格障碍。


但是很多人对人格障碍并不是很重视,或是对人格障碍根本不了解,被缠上了往往也是不知所措,身心俱疲。


所以今天也想着趁着这个事件,和大家聊聊这种人格障碍的问题。


跟踪、骚扰、求爱、自残:病态人格患者到底有多可怕?


02

人格障碍知多少?

说回开头的案例,从新闻中看,疯狂的小黄很可能是人格障碍中最难处理的B型人格障碍。


B型人格障碍包括自恋型人格、边缘性人格、反社会人格以及表演型人格。


从小张和她的家人的描述来看,这个小黄几乎是每一项人格都有。


她被带去警察局很多次,但还是一意孤行,无视社会规则和别人的劝阻,这是反社会人格的表现。


跟踪、骚扰、求爱、自残:病态人格患者到底有多可怕?


她还特别有表演欲,在社交平台上频繁表白,在网上公布自己和他人的隐私,以获取关注度,这是表演型人格的表现。


另外,从曝光的行为来看,她有很大一部分是边缘性人格倾向。


这一类型的人,在感受到他人的关心时,会表现得像个孤独的弃儿,以获取别人的关注。


他具有操纵别人的欲望,试图唤起保护人强烈的、发自内心的抚爱,但患者病情的反复、虚构的不满,常使保护人对其沮丧失望。


他在极端亲密和极端对立之间快速变化,控制情绪和耐挫能力非常差,经常出现不计后果的冲动行为。


小黄未必是同性恋,她是在被小张照顾过之后,才开始纠缠她的。


而且在住院期间,她每日盼着小张给她打针,觉得“姐姐很温柔”。


跟踪、骚扰、求爱、自残:病态人格患者到底有多可怕?


另外,她能说割腕就割腕,完全不计后果。


这也是因为这类型的人格,在情感爆发时可出现暴力攻击、自伤、自杀行为。


这也意味着,她能自伤,也有可能会伤人,主要看情感的爆发程度和方向。


跟踪、骚扰、求爱、自残:病态人格患者到底有多可怕?


03

不被重视的人格障碍


拥有这些人格障碍的人,往往在童年有被虐待的经历,遭受到情绪极不稳定的父母的影响,导致人格的部分分裂。


因为对世界缺少安全感,形成绝对好和绝对坏的期待,只好在这两极震荡,形成一种极其不稳定的人格。


常处于一种慢性持久的空虚感和厌倦感中,当他们感觉被抛弃时,常用的应对机制是分裂,显露,疑病与投射。


拥有人格障碍的人,是一定要积极寻求治疗的,家人的重视非常重要。


而护士小张之所以长期饱受折磨,也和小黄的父母消极对待女儿的治疗相关。


小张的丈夫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跟她哥哥聊过,还有她爸爸,都不管她。”


小黄曾经租到他们家楼上,那个房子是2800一个月的高档小区(三线城市),而她每天都缠着小张,根本没时间去挣钱。


小张的丈夫认为,有可能是她家里人支持她捣乱,给她钱。


而且这两年来,周边的人都知道了,相关部门也知道,都积极与小黄的家人协商,但是都没有下文。


这就有点家人“助纣为虐”的意味了。

人格障碍的行为是不可控的,如果家人不干涉处理,放任她做极端举动,后果不堪设想。


跟踪、骚扰、求爱、自残:病态人格患者到底有多可怕?


写在最后


人格障碍属于潜在的危险人物,因为情绪极端、反复,哪怕现在没有伤害人,她也有可能在某一日觉得不开心了,就做出极端的举动。


这类型的人需要专业的治疗,也需要家里人花时间和精力去支持治疗。


跟踪、骚扰、求爱、自残:病态人格患者到底有多可怕?


可现在很多人对此并不重视,毕竟这不属于精神病,觉得就是极端了一些,就放任不管。


这就像把“定时炸弹”随意丢放。


像小张那样,对方的家庭不管她也没有办法,目前只能求助于律师。


现实生活中,遇到这样子的事,确实是很倒霉,所以还是尽量多了解一些人格障碍的知识。


至少可以早点察觉,早点远离,或者早点想到对策。


另一方面,了解人格障碍也能规避一些再亲密关系中的风险,这非常重要,事关一辈子的幸福。


点亮“在看”,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关注人格障碍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人格   保护人   变本加厉   猫眼   病态   社交   举动   患者   早点   障碍   可怕   后果   家人   情绪   家里   丈夫   重视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