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演员到导师,温柔是张颂文的底色

InsDaily-每日lns新資訊


最近,美国《综艺》杂志评选出2020全球15部最佳剧集,《隐秘的角落》成为唯一入选的中国剧集


从演员到导师,温柔是张颂文的底色


这部剧捧红很多人,包括张颂文


所以,在得知可以跟他当面聊聊天时,InsDaily的采访组员都特别激动,很想了解现实中和屏幕里的张颂文有什么差别。


从演员到导师,温柔是张颂文的底色

文末有完整采访哦


从演员到导师,温柔是张颂文的底色


我就是个小人物



《我就是演员》第一期节目播出后,作为学员的李汶翰和作为指导老师的张颂文,因为一段“试戏失败给家人打电话”的即兴表演,两人的演技被网友拿来做对比。


毫无悬念,几乎所有人都一边倒地夸张颂文,贡献了一段教科书级别的演技。


这本来是他临时给李汶翰加的一道考题:假设一个热爱演戏却屡屡碰壁的年轻人,接二连三地试戏都被导演无情拒绝,这时候接到家里人的电话,该怎么说?


很遗憾的是,这位年轻的偶像没有通过这项“大一表演专业新生必考”的简单考验,章子怡皱着眉头表示不满意,让张颂文“给他现场示范一下”。


“其实当时我根本不知道这段即兴表演会被播出,以为就是给他们分享一下经验。两位演员坐在距离我20米的位置,我就以他们看到我的角度去表演。如果是给电视机前的观众看,我就不会那么演了,还有更内敛的方法。”


原来,这段被网友津津乐道的即兴表演,却被张颂文认为是有瑕疵的作品。


从演员到导师,温柔是张颂文的底色


关于演戏,他只想着精益求精。


在《隐秘的角落》广受好评的“丧失爱女的朱永平吃云吞”那场戏,张颂文为了表现出痛苦崩溃的情绪,提前饿了三天,再加上熬夜,才呈现出一副身心俱疲、垮掉的状态。


从演员到导师,温柔是张颂文的底色


临开拍前,他还跟导演讨论,要增加一个细节。


“走到小摊时,我先在桌子前站一会儿,然后再做到女儿平时喜欢坐的位置。”他接着也给云吞店的老板加了一句台词:“唉,你老婆女儿不下来吃宵夜吗?”


两处小改动,让这场戏锦上添花,朱永平绷到极限的弦断了,哭得隐忍又难受,把观众也带入了悲伤中。


这只是张颂文被镜头记录下的认真,更多的是不被别人注意到的细节。


很多人都不知道,他身上穿的打底背心,领口为什么松松垮垮的。其实他是故意的,有事没事就去扯领子,还经常洗,直到洗出发旧常穿的效果。


因为,湛江炎热又潮湿,当地人习惯揪着衣领扇风,久而久之,衣服的领口都是软塌塌的。


从演员到导师,温柔是张颂文的底色


如果不去仔细观察生活,很难有这种朴实的敏锐。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影迷觉得张颂文特别适合演小人物的原因,无论是《隐秘的角落》的朱永平,还是《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唐奕杰,包括“试戏失败给家人打电话”的跑龙套,他总能把这种普通人演得很真实、生动、有烟火气。


他对此引以为豪:“如果观众觉得我演小人物比较擅长的话,那就对了。因为我就是个很平凡的中国老百姓。我跟芸芸众生一样,要去菜市场买菜做饭,没买车之前,也要挤公交和地铁,我拍戏不就是上班赚钱嘛。人生四十多年里,我每天都跟普通人打交道,天天看,自然也就能演出来。”


从演员到导师,温柔是张颂文的底色


从演员到导师,温柔是张颂文的底色


我觉得人人都可以当演员


将自己定义为小人物的张颂文,好像也更容易体会别人的难处。


《我就是演员》播出伊始,火药味就很重,导师点评不留情面,尖锐又犀利。


李诚儒甚至直接拍桌子怒斥盛一伦“那你记住这次哭”……


从演员到导师,温柔是张颂文的底色


反观张颂文,他很少面红耳赤地指责演员,总是温文尔雅地给出建议。


虽然他接受InsDaily的采访时,一再强调:“我已经很严厉地批评他们了,在表演问题上,一点都不客气。”但每次面对表演失败,懊丧灰心的演员时,他还是会予以温柔地鼓励,“你很好”。


柏邦妮说看到张颂文就想到卡佛,这位著名的小说家在教写作时,不会像别的老师一针见血地告诉学生,你不是写作的那块料,而是坚信,“间苗和挑选,那是上帝的工作。我们只浇水,播种。”


无独有偶,编剧史航也给出相似的高度评价:“他不弄玄学,不兜售真经,就是挑担砍柴洗钵,一个称职的大师兄。”


张颂文像一张摆放在客厅、舒服的沙发,谁都可以从他身上获取熨帖和温暖。


从演员到导师,温柔是张颂文的底色


这份柔软、宽厚和包容,是他经历数不清的拒绝、打击和失败后,淬炼出来的。


张颂文刚毕业那两年,试戏600多次,都被导演拒之门外。


可每一次否定,每一次挫折,都没有让他心灰意冷,也没有让他变得铁石心肠,反而让他对莽撞青涩的后辈,多了些推己及人的感同身受。


章子怡在看完盛一伦的表演后,说了一个很现实的真相,“没有天赋的努力是毫无意义的”。


而张颂文,严格说来,算不上一个有天赋的演员。


“没有人说过我有天赋,我对自己的评价是,我是个愿意在表演下功夫的演员。”他很坦然地接受了这个事实,“有天赋的人,不需要怎么努力就可以顺利取得理想的结果,但我不行,这方面我想对笨拙点,需要想象,甚至花费时间去体验,才能演好一个角色。”


从演员到导师,温柔是张颂文的底色


因此,当他看到那些没有天赋却热爱表演的年轻人,总是舍不得用刻薄的话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章子怡认为演员是有门槛的,张颂文倒觉得“人人都可以做演员,这个职业没有想象中那么高难度。”


可前提条件是,首先需要热爱,其次是掌握演戏的方法,最后也最关键的是机遇。


“一个人拥有能力,又拥有这个心,但是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也不行。所以我不能下定义,谁当得了演员,谁不能当演员,在我看来,人人都可以做演员。”


他就是这么包容地看着舞台上卖力表演的演员,无论是沉寂多年的老戏骨,还是新冒头的小生小花,在他眼里,都是一块有价值的璞玉,值得精心地打磨。


从演员到导师,温柔是张颂文的底色


缺乏经验的新人常常被诟演得死板,没有把角色的厚度表现出来,张颂文也没有一刀切地将原因归咎于他们身上。


他觉得演员若是想要演得更鲜活,确实需要多观察和体验生活,加深对人生的思考和理解。但又带着些护犊子的老父亲心态,张颂文不希望演员扛下本不属于他的责任。


“一个角色的厚度,是分两方面的。如果有的剧本身没有内涵,那演员是无法演出层次感的;如果剧本写得很丰富,但被演薄了或者肤浅了,这才是演员的责任。


从演员到导师,温柔是张颂文的底色


从演员到导师,温柔是张颂文的底色


我羡慕他们,我也想成为流量


跟张颂文的交谈中,我们可以感觉得出来,他对后辈总是抱以宽容、能帮则帮的作态。


可小IN问他,如何看待当下粉丝多的流量,更容易获得表演机会的市场现象,还是有点担心他会避而不答。


这不算一个友好的问题,毕竟确实有许多零表演经验、非专业的偶像,红了就扎堆勇闯演艺圈,作为前辈,他的批评或抱怨,都可以被拿来大做文章。


但张颂文没有,他非常认真地回答:“我很羡慕他们,我错过了能成为偶像的年纪,如果能让我选的话,我很想成为流量。”


听一位老戏骨说出这番话时,我是感到略微吃惊的,立刻被他的真实和诚恳打动:


流量这个词,早已多了些褒贬不一、暧昧不清的色彩含义,可他完全没有任何看不起的意思,而是坦坦荡荡把自己那份羡慕甚至是嫉妒剖开,丝毫不想假装清高。


从演员到导师,温柔是张颂文的底色


只不过,这份光明磊落的羡慕背后,折射的是非著名演员们面临的困境。


“为什么想成为流量,因为他们说有流量就可以挑戏了。如果一个演员拥有选择的权利,除了羡慕,就只剩下羡慕。”


实际上,直到去年,张颂文还被投资方退货。


那时候,有部电影找上他,连合同都签好了,他也开始为进入角色做好准备了,可临近开机,对方打电话过来告诉他,投资方决定把他换下,让另一个人填上。


他追问为什么,对方给出的答案是,“因为你没有票房号召力”。


不是角色不符合,也不是演技不行,仅仅因为一个不确定的预测,他就被无情的拒绝了。


可这就是市场的选择,不是浪漫的诗与远方,多少有些无奈。


“我也不知道怎么可以拥有票房,这不是我能左右的,只能说这是我的死穴。我愿意接受一切发生在我身上的事,这必然有它的原因,如果不接受的话,你会过得很痛苦。”


从演员到导师,温柔是张颂文的底色


从演员到导师,温柔是张颂文的底色


我想浮躁都浮躁不起来


接受了命运安排的张颂文,在追名逐利的娱乐圈里,很少感到痛苦。他对于红不红这件事,看得很淡,红了最好,不红也自得其乐。


在这个略显浮躁的行业里,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种修为


张颂文住在远离市中心的荒郊野外,在一个很偏远的农村里,只有零零星星几户人家。


有人以为他住的是别墅区,但去过他家的朋友就知道,他家的门口是一大片耕地,入夜后安静得很,像深山老林的寺庙。


从演员到导师,温柔是张颂文的底色


住在远离市井的郊区,张颂文说“自己想浮躁都浮躁不起来”


清幽的环境,简单的人际关系,少了不必要的纷纷扰扰,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在表演上。


心有旷野,胸怀苍穹,自然就耐得住寂寞,自然也不畏浮云遮望眼。


从演员到导师,温柔是张颂文的底色


他很享受现在的生活方式,“我耳朵里受不了车水马龙的声音,不爱娱乐,就喜欢安安静静的。目前,我也很珍惜现在的工作量,松弛有度,略有闲暇。”


可同时,他又希望演艺行业可以继续蓬勃发展,这样他可以抓住更多的机会,多挣一点钱,去实现自己的想法。


他的心愿很简单,想到处旅游,买点心爱之物,最重要的是,能有底气和资本支撑他休业半年,挑好的剧本,做喜欢的事。


从演员到导师,温柔是张颂文的底色


从演员到导师,温柔是张颂文的底色


金庸的武侠小说里,有一名在少林寺负责打扫藏经阁的僧人。他武功高深莫测,大智若愚,却隐于深山古刹,与青灯黄卷为伴。


他一生痴醉于武学佛法,看似与世无争,可世间红尘恩怨看得比谁都透彻。


跟张颂文短暂交谈的时间里,他给小IN的感觉就像这个时代的“扫地僧”。


行于灯红酒绿的凡尘俗世里,知世故而不世故,任凭外面的风雨再喧嚣,此心安处是吾乡。


采访、撰文 / 火烧云

责任编辑 / 蜜糖

摄影、录像 / 阿b、勿进笼

剪辑 / HuaK

统筹 / 大白、如花


关注我,每天更新海内外时尚有趣资讯,带你开眼看世界~

从演员到导师,温柔是张颂文的底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演员   章子   云吞   剧集   领口   底色   后辈   小人物   隐秘   演技   浮躁   导师   剧本   流量   羡慕   采访   温柔   角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