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创建的魏武卒和司马错创建的秦锐士谁更强大?

要说魏武卒和秦锐士,先来说一说,双方的创始人,吴起与司马错。

吴起创建的魏武卒和司马错创建的秦锐士谁更强大?

吴起(公元前440-前381年),战国初期人物,强魏扶楚和变法等等。

吴起创建的魏武卒和司马错创建的秦锐士谁更强大?

司马错(大致活动在公元前316-前280年),战国中期人物,灭蜀国,伐楚国。

再来比较魏武卒与秦锐士。

荀子说:"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这句话说到了另外一支部队,就是齐国的“技击骑士”,意思为齐国的“技击骑士”不如魏国的“魏武卒”,魏国的“魏武卒”不如秦国的“秦锐士”,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从双方的创始人可以看出,部队先后出现的时间最少相差60年以上,而60年可以说对部队来说,更新换代最少也经历了三代,更何况在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死伤更是甚多,所以部队之间即使有较量,也未必在这两只部队的巅峰时期。下面我们就三个方面进行对比。

一、巅峰时期。

吴起创建的魏武卒和司马错创建的秦锐士谁更强大?

魏武卒:巅峰时期无疑就是吴起率领的时期,以五万兵力大破秦军五十万的“阴晋之战”,而且还大破齐军,攻入齐长城,这时候得魏武卒是当时最精锐的部队,魏武卒一般保持在三万到六七万人,即使后期庞涓曾经增加人数至二十万人,但精锐部队也不过就是五万人左右。

秦锐士:到商鞅变法之后,司马错组建军队后,一直到秦朝各名将带领下,秦锐士打败六国,消灭六国军队近200万人,所以秦锐士之巅峰从建立起就拥有强大的战斗力。至于秦锐士在巅峰时期人数竟达60万之多。

总结来看,巅峰时期并不在一起,但在著名的“伊阙之战”魏武卒彻彻底底的败给了秦锐士,并在此正式灭亡。但是人数上秦锐士到占优,但古代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人数决定不了胜败,如果两军都是巅峰状态下,胜负也很难分得出。

二、军队的选拔。

魏武卒:"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士兵披三重甲(内外三层防护服或者就是重甲的别称),持戈配剑,操12石之弩,负矢囊内装弩箭50枝,携三日口粮,半天能走一百里(荀子议兵篇)。

可以看出魏武卒的选拔之严苛,需要士兵有极高的耐力和体力,身负重甲还要做到可以急行军。

吴起创建的魏武卒和司马错创建的秦锐士谁更强大?

秦锐士:司马错在魏国名将吴起当年训练魏武卒“手执一支长矛、身背二十支长箭与一张铁胎硬弓、同时携带三天军粮,连续疾行一百里,能立即投入激战”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全副甲胄、一口阔身短剑、一把精铁匕首与一面牛皮盾牌,总负重约在八十余斤,并且要步战、骑战以及各种阵式都要训练熟记。

总结来看,秦锐士的选拔上比魏武卒更加严苛,而且装备也比之精良,所以在选拔上秦锐更胜一筹。

三、军队的成本。

为什不必军队胜率而比成本,因为军队胜率,这个是不能来算的,在战国时期在强大的国家也有打败仗的时候,因为一场战役的胜负有很多因素在里面。而成本是一个国家能养多少军队的必要因素。

魏武卒:魏国在经过吴起变法,也变的国强民富的状态,并从秦国手中夺取河西地区,使得国家更是强大,但是魏武卒的成本太高,他的训练、装备和装备的维护成本都太高,更致命的是魏武卒的待遇是相当的好,他们都有国家分配的土地和房子,不用耕种,而武卒制度是募兵制,随着人数的增加,魏国的土地吃紧,导致魏国无法保证大量的魏武卒。

秦锐士: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家整体改革,各方面都变得蒸蒸日上,商鞅推行的耕战,不仅保证了国家的粮食收入,也保证了国家军队战斗力,并且在军队实行军功封爵制度,更是激发了士兵的战斗激情,而即使军队的成本在高,军民一体的制度也让秦国能够负担下来,组建更多的军队。

总结来看,如果魏武卒是:底薪+低提成,那秦锐士就是:高提成。这两种形式来说无疑是后者更刺激人心,魏武卒只要被选中就一辈子无忧,而秦锐士则只会想如何在晋升。

综合来看,在漫长的战国时期,如果一战战役我可能会选择魏武卒,但是为国开疆拓域,我会选择秦锐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司马   魏国   荀子   秦国   技击   齐国   巅峰   百里   士兵   军队   部队   时期   人数   成本   国家   秦锐   魏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