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坐上这位置我想哭?我享乐?可是我又很无奈?

太上皇,是皇权政治的特殊产物,在字典上的解释很简单,皇帝的父亲就是太上皇帝,简称上皇。

太上皇:坐上这位置我想哭?我享乐?可是我又很无奈?

在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就是秦庄襄王子楚,但他是由他的儿子秦始皇追封的,这开创了太上皇这一称号;随后,第一个出名的太上皇,就是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成为太上皇,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儿子成为了皇帝,被封为了太上皇帝。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人们把这个词更加合理化,太上皇的意思发生了转变,太上皇就成为了做过皇帝,并把皇位给予自己的儿子或者同族之人,自己则被尊为太上皇。

皇帝的宝座,自古拥有着极大的魅力,借用毛主席的话,便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为了皇位,争得你死我活,但是坐上太上皇,也算是另一种境界吧,跟人“退休”享受生活一样的概念。

不过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太上皇,也就是“正牌”的太上皇,并像网上大家所说的只有九位,下面就数一数“正牌”太上皇到底都有哪几位:

太上皇:坐上这位置我想哭?我享乐?可是我又很无奈?

晋惠帝司马衷;十六国时代后凉太祖吕光;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北齐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北周宣帝宇文赟;隋炀帝杨广;唐代高祖李渊、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顺宗李诵、昭宗李晔;宋代徽宗赵佶、高宗赵构、孝宗赵昚、光宗赵惇;西夏神宗李遵顼;西辽直鲁古;明英宗朱祁镇;清高宗弘历。

这里面有很多我们熟知的,他们都坐上皇帝的宝座,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让出了皇位,我把他们分为了“想哭派”、“享乐派”、“无奈派”:

太上皇:坐上这位置我想哭?我享乐?可是我又很无奈?

代表人物:隋炀帝杨广、明英宗朱祁镇。

想哭?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都是稀里糊涂的当上太皇的,本来还是皇帝身份,但是稀里糊涂的自己就坐上太上皇了。

隋炀帝杨广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李渊攻进长安,立了自己的孙子为皇帝,而自己远在江南地区,就算坐上了太上皇,可在江南地区,自己依然行使着皇帝的权力,可是就在天下都知道自己是太上皇的时候,自己才发现,国家已经不受自己控制了,自己的圣旨都出不了皇宫了。

太上皇做就做了,但也仅仅做了一年,最终自己被手下宇文化及杀死了。

隋炀帝死了,李渊就称帝了。

隋炀帝九泉之下,是有多想哭,都怪自己太昏庸,连自己成太上皇这事都不清楚呢,就稀里糊涂死了,最终便宜了自己的亲戚李渊。

明英宗朱祁镇也一样,本想御驾亲征打个胜仗,建立个丰功伟业,可一出去就打了败仗还被俘虏了,好不容易放回来,自己也只能做太上皇了,幸亏有人帮忙自己复辟,又做了几年皇帝。

太上皇:坐上这位置我想哭?我享乐?可是我又很无奈?

代表人物:唐高祖李渊、清乾隆皇帝弘历。

享乐,完全不是因为自己没有了权力,而是厌倦了,做皇帝都做累了,干脆让给自己的儿子吧,让他们去辛苦吧。

李渊的退位,很多人都说是李世民逼的,说实话,即使是“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依然掌管大权,李世民根本就不敢跟自己父亲作对,只不过李渊放过了他,这才让李世民放下心。

只不过李渊看明白了,这皇位迟早是李世民的,早点给他自己去享乐吧,于是李渊不在过问政事,给的感觉就是,“退休”生子去了。

乾隆皇帝,不想超过自己的爷爷康熙,但想想掌权已经六十年了,累不累?想想我都替他累,可是就是放权的时候不愿意,毕竟是皇权啊,不过最终还是享乐吧,事让儿子干。

太上皇:坐上这位置我想哭?我享乐?可是我又很无奈?

代表人物:晋惠帝司马衷、唐玄宗李隆基。

无奈?真的很无奈啊!有权吗?没有。所有人都指挥不动了,还咋整?

晋惠帝司马衷,大家可能不太知道名字,但一说受灾时,那个“百姓为什么不食肉粥”的傻皇帝,大家可能就知道了,他的父亲司马炎多精明,却生了个傻儿子,并且还真的把皇位传给了这个傻儿子。(晋惠帝智商低)

晋惠帝最终因为不会执政,发生了“八王之乱”。自己也被叔叔司马伦抢了皇位,一般情况下,晋惠帝应该是脑袋不保啊!可叔叔却称自己为太上皇,这让傻皇帝都没有想到,更加无奈的是,自己叔叔兵败战死,自己有回到皇位上了。

在正牌太上皇这一列,晋惠帝司马衷那可是真二八经的第一个,在从太上皇到皇帝,那他也是第一个啊。

唐玄宗李隆基,也是无奈。安史之乱后,自己带着人玩命的往西跑,可是下面臣子和军队不服了,自己的爱妃最迫赐死,保不住自己的爱妃,这时候就已经证明了自己失去人心了。

失去人心,这是唐玄宗明白的,但是没有想到这么严重,自己已经指挥不动军队了,于是只好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自己去图个清闲,唐玄宗没想让权,可是不让已经不行了。

可以看出,无论是皇帝还是太上皇,都是权力的象征,从皇帝变为太上皇,有的欢喜有的忧。

太上皇:坐上这位置我想哭?我享乐?可是我又很无奈?

皇帝为什么变为太上皇,无疑因为一下几点:

一、国事艰难,皇位都成了烫手的山芋,在皇位上坐着都已经感觉到摇摇欲坠、朝不保夕,所以主动摘愁帽、离危座。

代表人物:宋徽宗(金兵南下)

二、受到武力胁迫,不得不让位太上皇。

代表人物:西辽耶律直鲁古(蒙古武力威胁退位)

三、由于健康原因,不能处理朝政。

代表人物:唐顺宗李诵(中风不能说话)

四、厌倦政务,欲求清闲。

代表人物:宋高宗赵构(厌倦朝政,当太上皇就25年)

五、为了纵欲享乐去当太上皇。

代表人物:北齐武成帝高湛(腾出时间去享乐)

太上皇:坐上这位置我想哭?我享乐?可是我又很无奈?

总结:了解了太上皇的现象,它的出现其实就是封建统治者权力的象征。

而太上皇与皇帝的地位关系,也完全取决于谁是真正的朝廷实际掌控者,即便你坐上太上皇的位置,依然不想放权,谁都明白,在你眼里自己永远是最高统治者。

本文由历史文武君原创,图片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太上皇   江南地区   西辽   司马   北齐   皇权   皇位   朝政   稀里糊涂   叔叔   皇帝   权力   儿子   父亲   无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