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8年,最怕过年”:有一种痛,只有远嫁的女人才懂

晚上十点,下楼扔垃圾,就在等电梯十几秒里,突然听见对门传来一阵争吵。

“前年你推到去年,去年推到今年,今年又要往明年推吗?”

听这声音,像是邻居王哥的妻子张姐。

明明是几句占理的质问,张姐说到最后,声音居然哽咽了起来。

张姐有过敏性鼻炎,听见她囊了一声鼻子,可以想象到她的眼眶蓄满了泪水。

“这不是因为疫情吗?专家都说了,建议就地过年嘛!”

王哥几声叹气,委屈间也隐隐透露着一丝不耐烦。

“我还不清楚防疫政策吗?你分明是拿疫情当借口,怕和我回娘家过年跌份!”

一语中的,紧跟着是几声啜泣和一阵沉默。

多少和张姐一样的远嫁女人,当初不管不顾地追随了爱情,如今被生活牵绊得归家无望。


多少女人,嫁人后,再也没回过一次娘家?

多少女人,不能在过年时,回家和父母团聚?

多少女人,父母跟前笑嘻嘻,夜里却偷抹眼泪?


年关将至,回娘家,和爸妈吃一顿便饭,都成了远嫁女人的一个奢望。

“结婚8年,最怕过年”:有一种痛,只有远嫁的女人才懂

远嫁的女人,注定亏欠父母

闺蜜娟子是独生女,去年三十儿夜里,远嫁三年的她,红肿着一双眼睛,给我发来视频邀请。

“放心,没冷战、没吵架,只是刚和我爸妈视频完。”

原来,老两口的年过得意外冷清,除了玻璃上贴的几张剪纸福字,也没什么年味儿可言。

但茶几上依然摆着,娟子最爱吃的那几样干果拼盘。

连着八年,年年都是开心果和巴旦木,父亲说就怕娟子哪天回来,嘴馋没东西吃。

可惜在婆家,娟子哪能像在娘家一样,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娟子看着父母挤在窄窄的手机屏幕里,一会儿和她聊着疫情新闻,一会儿调转摄像头,给她看窗外张灯结彩的小区。

瞧着映在玻璃上孤独旋转的红灯笼,她越发觉得像是父母寂寞的余生:

她的老父亲,是怎样扶着梯子、眯着眼睛,小心翼翼地把它挂在钩子上;

她的老母亲,是如何抓着父亲的腿、扬着头,一脸专注地指挥方向。

他们明明有彼此互相作伴,可依旧活成了一双孤家寡人

在他们这个年纪里,最值得吹嘘的,不是子女多有出息,而是孩子能够承欢膝下。

娟子的眼圈又红了,太久没回家,单是瞥见小姑子在婆婆身边撒娇,眼泪敏感地直往下流。

《红楼梦》中探春远嫁海隅时,吟了一首伤感的曲子叫《分骨肉》: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年少不懂贾探春,读懂已是远嫁后。

总以为远嫁非远游,可没想到距离败给了柴米油盐,回家变成了日思夜想。

于是,隔着电话,那句“都挺好”成了最期待、却也害怕地交流。

因为分不清,这到底是希望落空的宽慰之语,还是隐忍背后的故作轻松。

你不敢细想,无论哪种,你都无法立刻抛下一切,立刻回到他们身边。

远嫁女人这一生,注定亏欠父母。

“结婚8年,最怕过年”:有一种痛,只有远嫁的女人才懂

“结婚8年,最怕过年”:有一种痛,只有远嫁的女人才懂

远嫁的女人,很难周全

同事媛媛,把前几天刚抢到的春运火车票给退了。

那趟火车,将在大年二十九,开往娘家的县城。

可这项计划,从丈夫被工地的钢筋扎伤脚开始,便戛然而止。

按照预期,一家四口买上去时的火车票,初七回来时能搭弟弟的车。

但如今,坚持回娘家意味着,媛媛一个人要看两个孩子,还要时刻担心留在家里的丈夫。

权衡之下,媛媛给父母打了个电话,说决定今年还是留在小家过年。

“反正从省城回县城,才两个小时的时间,以后来日方长嘛!”

媛媛耸耸肩膀,轻松一笑,眼神里是藏不住的落寞。

自己挂念孩子,父母又何尝不需要自己呢?

前不久父亲肠胃炎住院,是老家的表哥表姐,轮流在身边伺候着。

恰逢年底,手头工作忙,孩子和丈夫又需要自己照顾,一番权衡下,媛媛只得选择小家。

她也想在父亲虚软得下不了床时,熬一碗香甜的小米粥,缓解他身体的痛楚。

她也想扔下视频、奔上高速,亲自去医院了解病情,不必用猜疑折磨自己。

可一边是父母,一边是小家,远嫁的女人,最难周全。

万幸,父母是这世上最忠实的备胎。

他们就像小孩子,却比小孩子好哄多了。

做不到的承诺,无限延期的计划,你一沉默,他们就全都懂了。

远嫁的女儿,最渴望分身多开,一个在娘家陪伴,一个在小家经营。

剁饺子馅儿的手,能把着孩子的蜡笔作画;

聊着家长里短的嘴,能吻着孩子的额头说晚安。

可惜对于远嫁的女人,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父母不负卿。

“结婚8年,最怕过年”:有一种痛,只有远嫁的女人才懂

“结婚8年,最怕过年”:有一种痛,只有远嫁的女人才懂

远嫁的女人,要面对孤独

两个月前,姐姐凑了五天的年假,正好回家看望爸妈。

姐夫去外地出差半个月,家里就她和婆婆;

平时碰着就绕道走的两个人,此时巴不得少装几分婆慈媳孝。

原以为,回了娘家,姐姐能稍微开心点,可没想到这种孤独感不减反增。

远嫁太久,她的卧室被改成了书房,鞋柜里找不到一双属于她的拖鞋。

穿着妈妈不合身的备用睡衣,顶着从坏掉的窗帘里泄进来的月光,她在床上翻了半宿儿的身才睡着。

她突然觉得,自己并不是回家,而是在个相对干净的旅馆里,凑合了一夜。

整个家里弥漫着熟悉的味道,她却在其中嗅到了几分陌生。

她试着给换季的衣物做收纳,却发现叠好的每一件衣服,都被妈妈默默地挪了地方。

五天假期过半,姐姐借口公司加班,狼狈万分地逃上回去的列车。

离家太久,姐姐和娘家终究是有了些疏离。

无关亲情淡漠,只是一种习惯,再难和另一种擦出火花。

龙应台曾说过: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深以为然。

远嫁后,后视镜里父母的缩影,成了自己对家乡最后的记忆。

原来熟悉的事物,一波波散落在回忆里,最后变成一个个叫不上来的名字。

尽管知道,生命是一场又一场的告别,可最后还是被席卷而来的孤独感打击得一败涂地。

远嫁的姑娘,融不进去的婆家,回不来的娘家,一张嘴就知道自己是个外人。

因为对于她们来说,婆家难懂的方言,娘家客气的寒暄,都只是一丝寂寞罢了。

“结婚8年,最怕过年”:有一种痛,只有远嫁的女人才懂

远嫁,是为了爱情;回家,是为了亲情。

当初从娘家这寸土地出发,冲得比谁都猛,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回过头却再也望不到家乡的小路。

对于远嫁的女儿来说,路的那一头,有父母亲人,有情感寄托,还有再也回不去的少女年华。

为什么每个姑娘,远嫁后都会无比想家?

因为娘家,是她们记忆深处最后的温柔。

即便沧海桑田,即便物是人非,娘家都是包容自己眼泪的地方。

女人,不管嫁多远,都要努力生活,提升自己,给自己留一张回家的车票;

男人,不管有多忙,记得好好珍惜那个为你远嫁的姑娘,连同她父母那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婆家   疫情   娘家   丈夫   家里   父亲   姑娘   姐姐   眼泪   孤独   父母   去年   身边   孩子   女人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