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奥运冠军是怎样练成的?张家齐妈妈的育儿经,和我们不一样

7月27日,当肖英杰从电视直播上看到女儿张家齐夺得奥运冠军时,喜极而泣:知足了,值了!

17岁奥运冠军是怎样练成的?张家齐妈妈的育儿经,和我们不一样

而这位17岁的跳水小将,也因其可爱的外表、俏皮的奶音,瞬间圈粉无数。

很多大孩子都说:这个妹妹好可爱啊。

很多家长都希望:我要有这么个女儿就好了!

17岁奥运冠军是怎样练成的?张家齐妈妈的育儿经,和我们不一样

很多时候,体育运动不仅需要天赋,还需要基因。比如女排的张常宁和龚翔宇,就都是出生于体育世家。

这样的家庭,能让她们身上的运动天赋,最大程度、最早时间得以发掘和培养,将来,成功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17岁奥运冠军是怎样练成的?张家齐妈妈的育儿经,和我们不一样

然而张家齐并不是,2004年出生的她,家族史上并未有过其他运动员。

就像现实中的我们一样,平凡,却又梦想不凡。


培训班那么多,并不是每一个都适合


在张家齐4岁时,父母把她送到一家体操俱乐部进行训练。希望将来能在这上面有所成就。

但是没练多久,就被教练给退班了。

理由是她脑袋大,胳膊短,手又小,身材浑圆,不适合练体操。

17岁奥运冠军是怎样练成的?张家齐妈妈的育儿经,和我们不一样

然后,又让她学国标舞,学京剧,她都不喜欢。

后来在国家体育总局的跳水俱乐部里,充满乐趣的训练方式让张家齐喜欢上了跳水,从此保持着全勤记录。

这就是奥运冠军梦想的起点。

17岁奥运冠军是怎样练成的?张家齐妈妈的育儿经,和我们不一样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更是家庭的未来,是父母的希望。

3、4岁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开始接触世界,各种培训班也普遍学了起来。

望子成龙的心,每个家长都有。

但是又不知道孩子到底爱好什么,所以经常会想当然地去报班。一个接着一个,生怕因为自己没报某个班,而耽误了孩子某一方面的天才发展。

17岁奥运冠军是怎样练成的?张家齐妈妈的育儿经,和我们不一样

有的家长按照自己的喜爱,去给孩子规划人生。

比如,自己没考上好大学,就送孩子去各种补习班,为了成绩不顾一切。

比如,自己没有嫁入豪门,就送孩子去儿童淑女班,一门心往少奶奶方向培养。

17岁奥运冠军是怎样练成的?张家齐妈妈的育儿经,和我们不一样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还小,没有毅力,需要家长帮他们下决心,所以就硬逼着孩子去学,一直学到心里有了阴影。

张家齐的父母,显然没有这样做,培训班那么多,不舒适就换。

她不喜欢的,你再逼也没有用,她喜欢的,不用逼也照样“全勤”。


有人说,这道理很简单。

是的,很简单,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17岁奥运冠军是怎样练成的?张家齐妈妈的育儿经,和我们不一样

现实当中,蒙羽的孩子刚4岁,也和当初的张家齐差不多大。

曾经,我一直说,等我有了孩子,一定不会让他去上什么培训班,多累啊,多苦啊,快乐童年都没有了。


但是,等我真有了孩子,等我看别人家都给孩子报培训班时,我又忍不住了。

这就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树立一个偶像,长大后就成了她


张家齐5岁时,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馆偶遇“跳水女皇”郭晶晶,妈妈想给她们拍张合影。

郭晶晶蹲下身来,一手扶住张家齐的胳膊,一手搭在她的肩头,于是就有了这张合影。


17岁奥运冠军是怎样练成的?张家齐妈妈的育儿经,和我们不一样

5岁的张家齐并不知道郭晶晶是谁,但是她的妈妈知道。

女儿既然喜欢跳水,就要给她树一个跳水偶像。

这张照片后来被洗出来,与众多张家齐的照片挂在一起,天天看着。

17岁奥运冠军是怎样练成的?张家齐妈妈的育儿经,和我们不一样

妈妈一定不止一次给她讲过郭晶晶的故事,看过郭晶晶的比赛视频。

所以,张家齐才从小就有像郭晶晶一样成为奥运冠军的梦想。

17岁奥运冠军是怎样练成的?张家齐妈妈的育儿经,和我们不一样

孩子的目标性和自制力都不强,单靠父母的严格要求,肯定还是做不好。

即使做好了,也要付出很高的代价。

倒不如换一种方法,让他自己去规范自己。


我家孩子以前骑平衡车不戴头盔,我总是追着给他戴,戴上他又自己摘下来扔掉。

后来,我下载了很多别的孩子骑平衡的视频,和他的剪辑到一起,然后放给他看。

看完他说:爸爸,小哥哥小姐姐都戴头盔,就我一个人没有戴。

17岁奥运冠军是怎样练成的?张家齐妈妈的育儿经,和我们不一样

然后,再也不用我说什么,他自己就很自觉地去戴了。

孩子的自我意识很强,模仿能力也很强。有时候,你拿条条框框无法规范他,倒不如用榜样的力量去引导他。


孩子没那么娇气,不要争着当保姆


有媒体采访时,张家齐妈妈肖英杰说,女儿不到7岁就进入北京跳水二线队,10岁进入一线队,12岁进入国家队,很小就开始了集体生活,经常不在自己的身边。

17岁奥运冠军是怎样练成的?张家齐妈妈的育儿经,和我们不一样

人是群居动物,最终还是要走向集体。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溺爱,甚至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事必躬亲,处处到位,生怕孩子受一丁点儿委屈。

现在生活好了,家家都有车,每当放学之时,各个学校门口都堵得水泄不通。


不光是小学,中学也一样。

家长生怕孩子多走两步路会累到,所以宁可硬挤硬塞,也要把车开到校门口。

这样的场景,相信在任何一个城市都屡见不鲜。

17岁奥运冠军是怎样练成的?张家齐妈妈的育儿经,和我们不一样

又比如住校问题,生怕孩子一眼不见,就会受苦。这做不了,那做不好,恨不能跑到宿舍门口去当保姆。

其实,孩子真的没有大人想象中那么娇气,有时候,放手也是一种爱。

就像张家齐一样。她的独立生活,不仅锻炼了身体,也磨练了意志。


离他远点,少给孩子一些压力


张家齐的妈妈说,奥运前夕,由于要进行封闭训练,母女俩见面的机会很少,通常只是通过微信、视频联系。即便是当妈的,也不愿过多打扰女儿的训练。

比赛之前,肖英杰非常担心远在东京的孩子,但始终没有跟她视频通话,“尽可能地给她减轻压力。”不能影响她的状态。

17岁奥运冠军是怎样练成的?张家齐妈妈的育儿经,和我们不一样

俗话说,关心则乱。

专业的事,就要交由专业的人去做。

既然她到了那个集体中,就要让那个集体去关照他。

17岁奥运冠军是怎样练成的?张家齐妈妈的育儿经,和我们不一样

我家孩子的幼儿园里,有两个小朋友打架,原本很小的事,闹过之后就过去了。

可是被其中一个家长知道了,找到学校,又找到对方家长。

对方家长除了赔礼道歉,回家肯定会教训孩子。

然后两个小朋友就再也不在一起玩了。

17岁奥运冠军是怎样练成的?张家齐妈妈的育儿经,和我们不一样

还是我家孩子的事。他喜欢骑平衡车,报了一个俱乐部,训练时,我看他老是做不好,就跑上前去指导他。

结果越指导越做不好,最后他还哭了起来。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怕我训他。


然后我就选择了离开,等我走远以后,他自己却能做得很好了。

有时候,我们做父母的,总想去帮帮孩子,让他们能更好一些,可是往往会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学会克制很关键,延迟满足很重要


成为奥运冠军以后,张家齐最想要的礼物是芭比娃娃。她喜欢芭比娃娃,虽然已经有很多了,可是还想要。

“我还想吃小龙虾,可却不能吃,要克制自己,第一作为运动员不能乱吃东西,第二也要控制好体重。”

17岁奥运冠军是怎样练成的?张家齐妈妈的育儿经,和我们不一样

作为张家齐的另一个父母,教练激励她的方式,经常会是芭比娃娃。

拿了冠军,会送她芭比娃娃,当然,如果成绩不好,也可能还是送她芭比娃娃。

这两种情况的意义不同,但结果一样。都是为了让她对下一次充满信心。

17岁奥运冠军是怎样练成的?张家齐妈妈的育儿经,和我们不一样

孩子都喜欢礼物,小男孩喜欢汽车,小女孩喜欢毛绒玩具等等。

但是,并非他想要,就立马给他买。

著名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专家李玫瑾教授,一直担保延迟满足的教育理念。

17岁奥运冠军是怎样练成的?张家齐妈妈的育儿经,和我们不一样

孩子在超市看上一个玩具,想要买,妈妈说,我们现在钱不够,妈妈为了给你买玩具,现在要回去加班挣钱,那么你也要帮妈妈做一些事。

等孩子做好了,就给他一些希望,然后反复如此,才达成所愿。

这样,既让他知道玩具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让又他学会了克制。

17岁奥运冠军是怎样练成的?张家齐妈妈的育儿经,和我们不一样

懂得克制的孩子,才面有勇气面对诱惑。

张家齐想吃小龙虾,但是不能吃。因为她是运动员,为了体重她要学会克制。

在她心目中,小龙虾一定是非常珍贵的东西。

等有一天她可以去咱了,也一定会吃得非常美味。


这些所谓的育儿经,其实每一条都不难。

难的是长期坚持,难的是认真落实。

17岁奥运冠军是怎样练成的?张家齐妈妈的育儿经,和我们不一样

向张家齐妈妈学习,同时也向我的孩子道歉。

因为,张家齐妈妈能做到的,我并没有做到。

虽然,他也已经很优秀了。


明星、名人、名利场;

猎奇、八卦、说书坊。

喜欢,就请关注、点赞、转发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妈妈   培训班   娇气   芭比娃娃   俱乐部   跳水   运动员   集体   家长   不好   父母   女儿   孩子   喜欢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