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王希孟死亡之谜:一幅画流传千古,一幅画要了性命

王安石的《伤仲永》我们都学过,金溪方仲永从神童到“泯然众人矣”的故事,令人感慨惋惜。

但那只是个例。


其实,北宋是一个盛产神童的时代。


文彦博少年成名,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出将入相五十年;

晏殊十四岁赐进士出身,官至尚书、宰相、节度使,还是一代词人;

司马光七岁砸缸救友,二十岁中进士,也和文彦博一样成为四朝元老。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少年天才更加传奇,他的名字叫王希孟。

天才少年王希孟死亡之谜:一幅画流传千古,一幅画要了性命

王希孟不光是神童,还神秘,他真实存在,正史中却没有任何记载。


宋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闰四月,十八岁的王希孟用半年时间绘制成传世名作《千里江山图》,呈送皇帝预览。


天才少年王希孟死亡之谜:一幅画流传千古,一幅画要了性命


徽宗大悦,将其赏赐于宰相蔡京。

蔡京如获至宝,提起当朝第一名笔,写下题跋:


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从此,王希孟的身世才真相大白。


天才少年王希孟死亡之谜:一幅画流传千古,一幅画要了性命


从题跋中得知,王希孟少年即入画学,算是天资早具的艺术特长生。

画学,是宋徽宗时期专门用以培养艺术人才(主要是绘画人才)的官办学校。在那里,王希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后来,他被召进翰林图画院,即后世所说的“宣和画院”。


天才少年王希孟死亡之谜:一幅画流传千古,一幅画要了性命


翰林图画院,是宋代的皇家画院,由国家直接管理。画家以“翰林”“侍诏”等身份,享受与文官相近的待遇,穿官服,领官俸,待遇极高。

翰林图画院的画家专为皇帝作画,而当朝皇帝宋徽宗艺术造诣又极高,王希孟刚进画院时,并不受待见,几次献画,都未得圣心。


但宋徽宗是有眼力的,他不喜欢王希孟所献的画,并不代表不喜欢王希孟这个人。他坚持认为眼前这个少年是天纵之才,遂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天才少年王希孟死亡之谜:一幅画流传千古,一幅画要了性命

有一次,宋徽宗以“踏花归来马蹄香”考验近臣,包括太师蔡京在内的人都被难住。

因为皇帝有着极高的艺术修养,轻易糊弄不得。踏花、归来、马蹄都好说,唯有一个“香”字,难以表现。

唯有王希孟一人例外。

只见他提笔画了一匹奔跑的骏马,然后在旁边画了几只飞舞的蝴蝶。


天才少年王希孟死亡之谜:一幅画流传千古,一幅画要了性命


这一次,是真的画到皇帝心里去了。自此,王希孟得了皇帝真传,也明白了皇帝的心:

宋徽宗当不好皇帝,

并不代表他不想当好皇帝。

在他心中,也盼望着大宋江山国祚永享、万世太平,几年前张择端所献的《清明上河图》便是最好例证。


天才少年王希孟死亡之谜:一幅画流传千古,一幅画要了性命


于是,天才少年王希孟意气风发,挥笔谱就皇帝心中的《千里江山图》,然后才有了前面那一幕,也有了自己的名垂青史。

然而,自此以后,王希孟便销声匿迹,未过多久,居然英年早逝。


天才少年王希孟死亡之谜:一幅画流传千古,一幅画要了性命


很多人说,一幅《千里江山图》耗光了王希孟的所有才华和生命,所以他油尽灯枯了。

很多人都愿意相信这个凄美的结局,可惜并不是真的。


天才少年王希孟死亡之谜:一幅画流传千古,一幅画要了性命


宋荦有一首诗《论画绝句》是这样写的:


宣和供奉王希孟,天子亲传笔法精。

进得一图身便死,空教肠断太师京。


宋荦是清初著名诗人、画家、政治家,康熙亲封“清廉为天下巡抚第一”,这样的人应该不会说谎。


天才少年王希孟死亡之谜:一幅画流传千古,一幅画要了性命


那么,王希孟的死或许跟画有关?

顺着这一线索继续往下找,在清善本《北宋名画臻录》里,我们终于再次找到真相:


王希孟,北宋徽宗人,少时有异相,生时有瑞鹤东来,众人皆言有大贵。聪颖博学,善诗文,通音律,工书画,犹善剑术。

十岁被召至宫中待驾,徽宗亲授画技,曰“其性可教”。艺精进,画遂超越矩度。工山水,作品罕见。

徽宗政和三年,呈《千里江山图》,上大悦,此时年仅十八。

后恶时风,多谏言,无果。奋而成画,曰《千里饿殍图》。上怒,遂赐死。死时年不足二十。


所谓善本,是指校勘严密、刻印精美的古籍,具有科学的研究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

因此,这个说法是有可信度的。


天才少年王希孟死亡之谜:一幅画流传千古,一幅画要了性命


王希孟因《千里江山图》一举成名后,开始行走乡间里巷,寻访真正的千里江山。

在历代皇帝当中,宋徽宗的艺术造诣无人能及,而施政无能也数一数二。

王希孟一路走来,但见饿殍满地、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天才少年王希孟死亡之谜:一幅画流传千古,一幅画要了性命


于是,回京之后,王希孟又为宋徽宗献上了一幅忧愤之作《千里饿殍图》,徽宗看过之后勃然大怒,一把火将该图焚为灰烬,并下令赐死王希孟。


王希孟在临死之前,恳求再看一眼《千里江山图》,宋徽宗同意了,但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当夜,画室内的王希孟竟然莫名其妙不知所踪!

有人说这是宋徽宗惜其才,偷偷放过了他;也有人说当夜他已遁入《千里江山图》,化作那些白色人影,永远活在了画中。


天才少年王希孟死亡之谜:一幅画流传千古,一幅画要了性命


时下谕赐死王希孟,希孟恳求见《千里江山图》,上允。当夜,不见所踪。上甚惊疑之,遂锁此图与铁牢,不得见人,而封天下悠悠之口,此成千古迷踪,可叹世人不得而知也。

——《北宋名画臻录》


当然,这或许又是《北宋名画臻录》留给后世的一个凄美想象,而真实的历史,十有八九是王希孟被杀了。

宋徽宗身为皇帝,只允许别人为他粉饰太平,决不允许别人揭他的伤疤。

哪怕这个人是他最得意的门生呢。


天才少年王希孟死亡之谜:一幅画流传千古,一幅画要了性命


但是,宋徽宗杀了王希孟,并不能拯救自己的千里江山。

十三年后,金兵南下,攻陷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由此走向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天才少年王希孟死亡之谜:一幅画流传千古,一幅画要了性命

2002年,著名导演吴子牛执导的《天下粮仓》里,就有一幅《千里嘉禾图》和一幅《千里饿殍图》。

其创意,大概就是来源于此。


更多链接:

和王思聪硬刚到底,和铁山靠互怼互骂的孙一宁,现在怎么样了?

女模特忍受不了他,画到一半偷偷跑掉,后来这幅画卖了7015万

唱歌只是副业,张信哲的“特殊癖好”,起源于一双绣花鞋

“最美黄蓉”翁美玲的决绝人生,为2个男人自杀4次,值吗?


明星、名人、名利场;

猎奇、八卦、说书坊。

喜欢,就请关注、点赞、转发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政和   饿殍   题跋   善本   江山   画院   当夜   翰林   北宋   神童   名画   图画   性命   千古   画家   皇帝   天才   艺术   少年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