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中的朱顺:小人物的情与义

今天,咱们来聊聊电视剧《大宅门》中的一个出场只有几次的小人物:朱顺。

熟悉电视剧《大宅门》的朋友都知道,这部电视剧既有家国情怀,同时又会在细微之处展现了人性之中的情与义、善与恶,这正是这部剧独具魅力之处。

而朱顺这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正是将一个人的情与义体现得淋漓尽致。

《大宅门》中的朱顺:小人物的情与义

朱顺的出场,是因为早年间白家和詹王府、关家因为一系列误会恩怨结仇,最终导致白家大爷身陷囹圄,被判了斩监候而引发的。

朱顺原本是在刑部监狱里担任一个普通的牢头。在更早的时候,心地善良的白家大爷本着医者治病救人的医德,无意间救了他的母亲,于是朱顺便下决心要想尽一切办法报答白家大爷的恩情。

事情很快出现了一个转机。

白家大爷偶然间获得了一个可以外出给詹王府的老太太治病的机会,得此机会,朱顺冒着天大的干系,暗地里将白家大爷和一个韩姓死刑犯进行调包,并进行了一番运作,使得白家大爷得以逃出生天,而韩姓人被处死后的尸首,则被朱顺用来“掩人耳目”,事情最终不了了之。

《大宅门》中的朱顺:小人物的情与义

白家大爷能够死里逃生,固然是其以往积德积善、治病救人的善报,不过这一切离不开朱顺在关键时刻仗义相救。

如果说朱顺对白家大爷冒死相救称得上是义字当先的话,那么他在此后十余年默默照料韩姓死刑犯的老母亲,则充分体现了一个“善”字。要知道那个韩姓死囚犯本是当死之人,就算他替白家大爷“挡”了这场浩劫,理应由白家来负责那个老太太的后事。但是朱顺作为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义务赡养一个与自己毫无关联的老人十多年,没有让白家人继续牵扯进来,为的是最大限度地保全白家。

这一切安排和计划,却被本剧中最没有人性的贵武打乱了。

贵武为了报复白家,暗地里唆使一个名叫韩荣发的无赖去白家闹事讹诈。白景琦从济南赶回来后,将其暴揍一顿。后来气急败坏的韩荣发跑到各大衙门上蹿下跳、一通撕咬,意图将尘封多年的白家旧案再次曝光于世。

就在白家长孙被抓去、白家老号被查封整顿,百草堂又要再次面临劫难的时候。隐姓埋名多年的朱顺又一次挺身而出。

朱顺这次出场的方式非常特别,他化妆成一个穷苦之人,偷偷将韩姓死囚犯老母的地址信息留给了白家,然后便义无反顾地前去刑部进行“自首”。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朱顺也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能挽回局面,如果自己真遇到了不测,只希望白家能够继续将那个孤身一人的老太太安顿好。

朱顺去刑部“自首”的那个片段,堪称是本剧一个亮点,也是朱顺这个小角色最高光的时刻。

《大宅门》中的朱顺:小人物的情与义

只见他一方面利用自己曾经亲手处理白家大爷当年被“毒”死之事,是唯一见证者的特殊身份,再次坐实了白家大爷早已枉死的“事实”,另一方面又重新编织了一个堪称完美的“违规操作流程”,将这刑部和大理寺官员、詹王爷、大内总管李莲英甚至于慈禧太后全部网罗了进去,就连这个刑部主审也信以为真,使这个案件在当下成为了一个烫手的山芋。

刑部那位主审官员被朱顺这一通威慑,反复权衡利弊后,便做出了“成本最低”、“伤害最小”的处理方式,以讹诈罪将韩荣发下了大狱,直接封锁了整个消息。

试想,如果朱顺去刑部自首,遇到的是一位执法甚严、铁面无私的判官,对这桩案件的卷宗进行重新梳理、核实的话,不仅白家大爷当年逃出生天的真相会大白于天下,白家人难逃劫难不说,就连朱顺也会牵连其中,难以善终。

朱顺之所以敢于进行这样一番操作,是因为他在刑部当差多年,早已看透了晚清政府当差人员的心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当一件事闹腾到“牵扯甚多、甚广”的地步的时候,是非、黑白已经不重要了,能够草草了结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朱顺采取的这个方式,虽然充满了戏剧性,却也充满了讽刺意味。

《大宅门》中的朱顺:小人物的情与义

但是,我们无论如何要为朱顺这最后的一搏点赞。他借力打力、巧妙安排,震慑住了刑部主审官员,使得当年的秘密得以继续尘封下去,保全了白家。这未必是光明正大的处世之道,但是在那个世风日下、社会动荡的时代,朱顺甘冒风险的这些行为,却实实在在地体现出了一个秉性善良、知恩图报之人的情与义。

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人性闪光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宅门   大理寺   当差   主审   治病救人   刑部   死刑犯   囚犯   小人物   老太太   大爷   官员   人性   当年   多年   电视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