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公婆的饮食习惯从“乾隆白菜”开始

这年头,但凡和名人沾点边,价格都会贵上好几倍。比如,乾隆白菜。

改变公婆的饮食习惯从“乾隆白菜”开始


传说是乾隆十七年的大年三十,乾隆皇帝微服出城,半夜时分才从通州返回,人困马乏,饥肠辘辘,找店家找了半天,只发现一家门前挂着一只酒葫芦的小酒铺还开着。店家用白菜蒸了一道凉菜,寒冬腊月,几杯白酒下肚,乾隆感慨地跟店老板说:“这店连个名字都没有?大过年的,人家都回去吃团圆饭,整个京都只有您一家营业,不容易啊,我看,就叫‘都一处’。”

店老板以为是句玩笑,只有乾隆当真,几天后叫人送来“都一处”的虎头匾。皇帝当时吃过的那道凉菜也被称为乾隆白菜。

第一次吃“乾隆白菜”是在2019年的北京。一家六口拖着行李箱在王府井大街走了近1小时,公公和老公为了“吃啥”这个伪命题讨论了一路。一个想尝试新奇的,一个认为简单点就好。

最后以女儿小布饿到大哭,才结束搜索活动。抬头,是一家京菜馆。面积不算大,装修独具北京特色,服务员都穿着中式服装,视觉上我们感受到了新派老北京的韵味。

六人入座后,老公抓过菜单点了份招牌烤鸭,将菜单递给公公。公公有些扭捏,又将菜单推回:“你们点,你们点,我们都行。”

坐在中间的俩女儿可不管,大布抢过菜单,姐妹二人指着上面的图片:“我要这个,这个,还有这个。”

婆婆微微侧身偷瞄菜单,大布每点一样,她的嘴角都跟着抽搐一下,随后发表一大堆意见来强烈否认这道菜。婆婆“深谙”养生之道,张口就是吃啥容易致癌,用啥能不生病。她态度强硬,观点明确,总之就是要简单点的,便宜点的。

被否认多次的大布不乐意了,合上菜单,嘟着小嘴把它递给婆婆。婆婆翻了几页,又将菜单传到我这边:“我没啥爱吃的,还是你来吧。”

带公公婆婆旅游,最令人头疼的就是吃。公公婆婆这一代穷惯了,饿怕了,舍不得吃穿。待我们长大工作能挣钱了,他们还是改不了抠搜的习惯。平时在家,我们每天将伙食标准定在100元/天。但事实上,他们每天只花50元不到。他们总是到超市买一堆打折的蔬菜,放在冰箱里,直到放坏了也舍不得扔。

旅游也是,每次说去旅游,他们都是强烈反对,说:“有那闲钱还不如买点吃的。”想到这,我不禁又在心里翻了个白眼:“买了你们倒是吃呀。”

北京之旅几乎是我们夫妻俩强行“押送”过去的。临行前,我特地拍了拍钱包:这次我们是去旅游,不是逃荒,钱管够。

可这才1天,他们又被打回了原型........

我翻阅菜单,点了两样非常普通家常菜:烧茄子和土豆丝儿。婆婆立刻露出满意的笑容:“就这样,再加个青菜。”

广东人对于青菜的喜爱不亚于煲汤。广东青菜并非是青色的菜,而是拍个蒜仁爆炒,或在开水里焯加上酱油调色,能够独立成盘的蔬菜。

本文的主角——乾隆白菜,就是在众人翘首以盼中隆重登场。

对着眼前的芝麻酱拌白菜,公公婆婆对视一眼,脸上的表情让我至今找不到恰当的词语形容。几秒后,公公举着筷子招呼:“吃吃吃。”

我夹了一片乾隆白菜,味道酸甜可口,爽脆香美。两位老人却明显吃不惯,低头夹着土豆丝,吃一口喘一口气,辣。对不吃辣的老广而言,微辣已经到了变态辣的地步。我招呼了服务员过来,加点了两道菜,特地嘱咐一点辣都不要。

婆婆又出来阻止,被老公一眼给憋回去了。待服务员走远婆婆一直在叨念:我们吃得差不多了,浪费钱。

那顿饭以俩小孩撑得滚瓜肚圆结束,正欲举手招呼服务员买单,婆婆风驰电掣地拦截。然后和公公二人以最快的速度席卷桌上的剩菜,直到一片白菜帮子也不留。

老公在帮劝说,被婆婆白了一眼:“宁可撑死也不浪费。”我下意识地看了一眼他们的肚子,似乎从来没撑过。只是假装吃饱,待我们吃撑后再举起筷子捡剩菜。

六天五夜的北京之旅结束后,婆婆到处跟她的老闺蜜们炫耀,讲到最后总要附上一句:“北京的消费太贵了,就几片白菜叶子要28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乾隆   白菜   剩菜   凉菜   公婆   店家   青菜   公公   北京   筷子   婆婆   服务员   饮食习惯   招呼   菜单   老公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