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狠心戒掉拖延,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


距离上交领导派给你的方案还有一个小时,你却迟迟不想打开电脑;


信誓旦旦立下flag准备减肥,却总是今天推到明天再去做;


明明睁开眼第二天就有一场考试等着你,却熬夜追剧懒得复习;


你发誓这是最后一次了,但往往没有足够的毅力改变自己,最终发现拖延已经成为生活的常态。


美国有项调查发现,大约75%的人认为自己有时拖延,而有50%则认为自己一直拖延。


严重的拖延症不仅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等,还会使我们不断地自我否定、贬低自己,甚至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今天,我为大家推荐一本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资深心理咨询师,简·博克与莱诺拉·袁的《拖延心理学》,帮助你面对拖延的挑战,学会接受,学会行动,让自己的心理更为成熟。


下狠心戒掉拖延,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十点弃疾子


下狠心戒掉拖延,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拖延,是场慢性自杀


看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马路上,有一只青蛙在悠哉悠哉地晒太阳,田里的同伴很着急,就提醒它说:“不要在那里啦,车来车往的实在太危险了,你快回到田里来吧。”


那只青蛙听到后不以为然,它嗤笑一声,说:“你急什么,这不是好好的吗,我过一会回去也不迟。”


夜幕降临,那只青蛙仍然没有回来。


田里的青蛙不放心,便出来看看,这时才发现,晒太阳的青蛙早已经不知什么时候就被车轧死了。


下狠心戒掉拖延,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只青蛙何尝不是我们生活中的缩影?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刻意地选择将事情延后,觉得有些事情并不重要,直到危机好像一下子全都出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来不及应付,这才追悔莫及。


学校同事小丽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名牌大学毕业,教学能力强,只有一点,做事总是喜欢拖沓。


每天踩着点上班打卡,教研会人到齐了,她才不紧不慢地过来,更不用说教学计划总是最后一个交了。


有次学校宿舍大扫除,学生的被子都晾晒在外边,下午快下班时,老师纷纷提醒自己班同学将被子收回宿舍,唯独小丽在办公室不着急。


领导看见后,不仅将她批评了一顿,还让她在全校老师面前做了检讨,差点卷铺盖走人。


塞缪尔·约翰逊说:“我们一直推迟我们知道最终无法逃避的事情,这样的蠢行是一个普遍的人性弱点,它或多或少都盘踞在每个人的心灵之中。”


拖延看似是无关痛痒的小事,实际上,它不仅会引发严重的外在后果,也会产生内在的痛苦。


比如当我们因为没有及时处理那些明明我们有能力完成的事情时,同样内心也必须承受某些内在情绪的折磨,从恼怒、后悔到强烈的自我谴责和绝望。


拖延,无疑是场“慢性自杀”。


也许最初你会从中感受到幻觉般的轻松与快乐,但当后果来临的那一刻,你所感受到的任何一点快乐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负疚、担忧和伤害。


下狠心戒掉拖延,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战胜拖延,从了解拖延开始


朋友阿南最近陷入了一种奇怪的死循环。


一开始,阿南信心满满地计划要在上个月读完两本书,虽然她知道自己不能够马上就开始,但是她觉得和上次比起来,自己这一次一定会以一种有条不紊的方式将这个目标完成。


过了没多久,最初的那股劲儿就消失了,阿南开始焦虑,压力也逐渐加重。她开始感到自己需要马上为她的计划做点什么。


可每当要开始的时候,她就又会想着:“这个月,还早着呢。”


下狠心戒掉拖延,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日子就这样过去,阿南还是没有开始自己的计划,回顾自己所浪费的时间,她意识到已经无法挽回了,只能沉痛地责备自己:“我应该早点开始,我下一次再也不会拖延了!”


心理学家乔治·哈里森说:“拖延是一种不能按照自己的本来意愿行事的精神状态,是缺乏意志力的表现。”


据研究发现,约有80%的人在拖延过程中情绪随之起起落落,虽然他们想要事情有所进展,但是最终却不可避免地慢了下来。


尽管他们开始了一项新的任务,并努力想要完成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连串的思绪、情感和行为波动仍然会影响他们,它们呈现出诸多共性,我们称之为“拖延怪圈”。


正如阿南一样,哪怕她诚心诚意痛下决心,当下一次真正来临时,她依然重蹈覆辙,一次又一次地在这个死循环中挣扎。


为什么拖延总是紧紧围绕着我们呢?


简·博克与莱诺拉·袁告诉我们:“人们之所以进行拖延,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在于他们对未知的恐惧。”


而拖延,只不过是应对这种恐惧的一个心理策略,仅此而已。


当一件我们不得不做的事情摆在面前时,我们惧怕失败,以至于宁愿拖拖拉拉,甚至有时候不惜面对灾难性的后果,也要避免自己的最佳表现被人评判。


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而普通的。


下狠心戒掉拖延,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过度追求完美,因为一件事的失败而否定自己,于是尝试新事物时,即使下一次想要努力做好,也往往会事与愿违。


追逐完美就像追赶地平线一样:你一直往前赶,但是从来也不能真正赶到那里。


拖延并不可怕,它是由我们对失败的恐惧衍生而来,却从不是我们拒绝成长,退缩、放弃和拖延的理由。


下狠心戒掉拖延,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真正优秀的人,都戒掉了拖延


尽管生活中我们能预料到拖延会导致不好的后果,却还是一直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拖。


这种日复一日的行为让我们焦虑,让我们咬牙切齿地想要改变。


正在深受拖延其害的你,不妨看看以下三个建议。


1.设立截止日期


有句话说,越是害怕什么,越是改变什么。


当你因为拖延失去动力时,不妨给自己设立一个完成它所需要的时间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实际,它非常小,却又可以给你带来进步感和成就感。


例如,我要在周六周日打扫完家里的卫生;


我要用一周时间,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


我要在今天之内,把这项工作做完。


设置截止日期不仅可以让我们快速地按时地完成任务,它也是对我们心理的一种保护。


所设定的时间期限越短,你就越容易起步。


即便事情在一开始的时候进展并不顺利,甚至遭遇磕磕碰碰,也请一定在限定时间坚持下去。


毕竟只有迈出一小步,才能实现一大步。


下狠心戒掉拖延,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改变环境


管理学上有个著名的“鲶鱼效应”,它说的是从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来有人发现,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鲶鱼,情况就会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


原来鲶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四处乱游,这让大量好静的沙丁鱼很紧张,加速游动。


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同样,这个道理也适用于人类。


人是社会性动物,极其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你周围都是懒惰、不求上进的人时,你也会跟着变得失去斗志;


而当你身边都是些积极向上的人时,你就会认真踏实地向优秀的人学习,变成更好的自己。


3.摆正心态


有句话说得好:心态决定状态。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发现一个人在工作中能否取得成功,85%的概率源于一个人的心态,只有15%的概率源于一个人的智力和工作经验。


也就是说一个人心态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他的人生成败。


多数拖延者并不明白,在他们经常把事情搞得一团糟时,不过是因为不敢正视失败。


其实换个角度来看,失败可能会让你伤心和失望,但是成败并不决定一个人本身的好坏。事实上,失败反而会让我们拓展你自己,并从中学习。


正如德威克曾提出过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成功是为了学习和进步,还是为了证明你聪明?”


因失败而拖延时,不如摆正心态,结果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学到了什么,提升了什么。


下狠心戒掉拖延,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拖延就像一颗蒲公英,只有当你一次一棵拔出这些蒲公英后,你的花园才不会被蒲公英全部占据,你才有空间去种植其他你所喜欢的植物。


拖延,说大也大,说小也小。接纳自己所有的不足,不苛责自己的失败,更不要让拖延的怪圈干扰你的生活。


专注于享受过程,摆正心态,而非预想过于圆满的结果,也不必给自己过大的压力。


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不完美,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而不是让拖延毁掉你的人生。


正如《马男波杰克》中说的那样,“要么被黑洞吞没,要么改变自己。”


拒绝拖延,你我共勉。


【正版】拖延心理学 向拖延的恶习开刀 ¥39.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人时   下狠心   成活率   鲶鱼   沙丁鱼   立于不败之地   田里   蒲公英   青蛙   恐惧   后果   心态   情绪   面前   事情   时间   计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