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规格奖励能不能收?利益落袋前先冷静


超规格奖励能不能收?利益落袋前先冷静


《资治通鉴》 第11卷 汉纪三

汉高帝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

【原文】

张良为谋臣,亦无战斗功;帝使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

【译文】

张良身为谋臣,也没有什么战功,高帝让他自己选择齐地三万户作为封地。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地相会,这是上天把我授给陛下。此后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好有时能获得成功。我希望封得留地就足够了,不敢承受三万户的封地。”高帝于是便封张良为留侯。

【解析】

刘邦分封功臣,军功最高莫过于韩信,搞后勤内政的莫过于萧何,出谋划策的莫过于张良。

韩信封楚王又被夺去,其中故事不表。

关于萧何的封赏后面也会分析。

现在,对于张良的封赏,刘邦给的可谓极高。

刘邦给张良的赏赐高在什么地方?

1.无功而封

材料中,包括《史记》中都提到了一句“亦无战斗功”,说白了就是没有军功。但是刘邦却给了张良如此高的封赏。 这算是破了规矩的破格奖励。

2.三万户

《史记》中有一个《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里面详细记载了刘邦分封的侯爵事件、功劳、封赏规格等信息。

其中,排名第1的萧何才8000户,而排名第2的曹参有战功,也才10600户。而另外排名第88的刘泽,因为是刘邦的同族兄弟,分封了12000户。

而张良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排名62位,刘邦却给他30000户的封赏,可见封赏之高冠绝众人。

3.自己选择

不光如此,刘邦还让张良选择30000户在什么地方。

所封户的概念是,有权利享受这些户上交的赋税。

如果选的地方富足,那么上交的多,如果选的少,那就少。

给张良选择30000户的权力,这就意味着,张良完全可以挑那些赋税极高的精华。

超规格奖励能不能收?利益落袋前先冷静

面对刘邦这么高的封赏,如果张良接受了会如何?

1.嫉妒

封赏这么高,而且还能自己挑地方,接受了,其他功臣会如何想?

嫉妒是必然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年底发年终奖,有个员工他的确业绩干的很好,老板给他发了100万,给你发了1万,你什么感觉?是不是心里特别酸?

2.众矢之的

看着自己几千户封地,张良却有30000户。

看着张良的封地都是有钱的地方,而自己的确是穷山恶水。

你觉得那些功臣看到张良这么大个参照物在,心里面会没有点怨念?

结果就是,看张良不爽。

尤其是,外部矛盾消失之后,内部矛盾必然会激化,张良极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接着上个例子,你酸完之后会怎么样?你再看那个同事你会有什么感觉?

绝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第一反应就是看他很不爽,既然不爽他,就要鼓励他、排挤他、搞他!

3.刘邦的隐性难题

刘邦给张良这么多,从其本心上来说,的确是为了感谢张良。

但是这么高的封赏同样也带来了2个问题。

首先,张良要了,有这么高的一个标准在,其他的功臣接受封赏时,看着自己这么点,心理不平衡,多少会对刘邦有不满,因此刘邦封赏的目的就要大打折扣。

其次,如果其他人也想要向张良靠拢,刘邦怎么去抚平情绪?

这个问题,放在职场中就是,为什么国有企业领导给员工给发奖金,最多差距一两千撑死,绝大多数都是大家都一样,就是怕差距大了给自己带来麻烦。

超规格奖励能不能收?利益落袋前先冷静


张良做法的分析

张良先回忆过往,来了一出有功归上,把自己的功劳归咎在刘邦愿意听计上。这一方面是拍马屁,同时也是在弱化自己功劳。

在面对30000户封赏上,张良推辞,但在选择封赏地方上,却选择了和刘邦相遇的留地。这一方面是表示自己感念刘邦知遇之恩,同时也算是在暗暗提醒刘邦和自己的关系。

张良精通黄老之道,深知功成身退、事了拂衣去的道理。所以再加上之前张良表示的低调和半隐居状态,以及此次封赏的推让与封地选择。主要的目的还是在于安抚刘邦,让他对自己放心。

【启发】

脑洞大一点,刘邦给张良这么高的奖励到底是真心的还是做样子表姿态?

这个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对领导超规格奖励的时候,咱们应该怎么做?

奖励谁都想要,但是这东西不是这么好拿的。

这里对于奖励,要区分的来看。

钱、物质属于奖励,这个东西,如果超规格了,拿可以拿,但是在衡量的时候,要从一个长远的角度看,你拿的这个钱、物质能否转变为你的“生产力”,帮你赚更多的钱(工作中,不是投资理财)。如果不行,那么这个钱其实和买断你之前的功劳差不多。

权力、职位、关系、人情同样属于奖励。这个东西,超规格同样可以拿。尤其是权力职位,这些东西能够帮你完成整个人的进阶,从根本上提升你的赚钱能力和资源调配能力,能拿最好。

对于张良而言,30000户封地就是钱财,要这个东西远不如获得刘邦的情分、信任、重用来的更重要。

所以,领导的超规格奖励,怎么拿、拿什么,选择提升自己根本的东西最好。


看历史远比看小说更为有趣,因为历史就是一个有着无尽谜题的长卷,更何况还可以从中学到许多的知识。

常有人问我读什么书好,我总是建议他去读历史书。

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中国一样有这样完事丰富的历史记录,人类社会活动的所有变数都写在了中国的历史书里,你想看问题更通透,可以去读历史,想少踩坑,可以去读历史,想搞清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去读历史。甚至当心情不好时,也可以去读历史。

超规格奖励能不能收?利益落袋前先冷静

成千上万人的生死荣枯,被你一页翻过,多少王侯将相在你的指间滑过,与你对话的都是帝王将相,你还会被眼前的小问题困惑住吗?

因此欲了解更多历史的智慧,应该多读、细读《资治通鉴》。

毕竟在所有史书中,《资治通鉴》几乎是一本,能够让人各方面素质都全面提升的书,看完等于多活了1300年。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阅读文言文还是比较吃力的。

因此,《白话资治通鉴》这套书因为编纂此书的学者本都是国学大家,尊重原文,逐字逐译,不多增一个字,以求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本义。

不以“现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叶。作为历史爱好者,入手这一套非常划算:


资治通鉴白话文版 ¥9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史记   规格   谋臣   封赏   目的   封地   资治通鉴   刘邦   陛下   功臣   功劳   莫过于   冷静   利益   东西   地方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