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4秒钟,能做到什么?


对人来说,只是打个喷嚏、喝一口水的工夫。


但当你被一台重型坦克瞄准,4秒,便是生命的倒计时。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如何破局?


坦克学校优等生尼古拉给出答案。


4秒,手握方向盘,脑内飞速计算。预判炮弹下落位置,急转弯闪避。


哪怕四面漏风的运粮车,亦能摆脱坦克锁定,从空旷雪原逃出生天。


要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如此情节,竟只是开胃小菜。


请问电影《猎杀T34》——


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不知道的?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提到俄罗斯,脑内立即浮现四个字:


战斗民族。


具体表现为——


熊,是宠物的一种;

看日出,走的是深渊峭壁;

喝伏特加洗冷水澡,是冬日平凡消遣;

无论大风暴雪雾霾,敢起飞且平安降落的,也只俄航一家而已。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无所畏惧,彪悍霸气,是俄罗斯人凭实力向世界递出的名片。


《猎杀T34》作为一部战争片,能在俄罗斯本土引发观影热潮,并成为同类片影史票房冠军,想必有两把刷子。


果然,8日超前观影结束后,院长听到最多的一个形容词就是——


硬核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战争片,想要观众看得爽,首先剧情要够


更简单地说:干就完事了!


影片开场5分钟,就看到男主尼古拉靠默数完美闪避坦克炮火,秀翻全场不说,同时交待出一个关键信息:


他对坦克极为了解。


果然,成功送达军粮后,尼古拉立即被指派重要任务——


带领坦克兵驾驶T-34坦克保卫村庄,在德军包围下掩护旅部与野战医院撤退。


一台坦克、仅有陆军支援VS德军6台坦克、至少一个连的兵力


这也能打?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尼古拉给出的答案是:能!


藏于草垛,利用假反坦克炮吸引德军注意,算好弹道一炮双响。


陆军发射炮弹阻碍德军视线,T-34借机转移再度偷袭。


1v5大获全胜,最终与敌方上校对射,亦两败俱伤,未落下风。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以少胜多,以一敌六,硬是把“自杀式伏击”玩成“我一个包围你们全部”。


硝烟漫天、坦克互轰的紧张刺激,绝地反击的爽感,真是秒秒钟要人大呼过瘾。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别以为院长直接拿全片高潮戏唬人。


更多高能在后头。


时间由1941转到1944年,被困集中营的尼古拉窥准机会,打算借军事演习机会,利用德军翻新的T-34坦克逃走。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小镇伏击以一胜六,起码有先手优势。


要从包围重重的集中营,在仅有6枚弹药的情况下逃脱?


尼古拉用行动再次告诉观众,真正的硬汉,就是化一切不可能为可能!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当年能用运粮车躲避坦克炮弹,如今也能驾驶坦克避开88反坦克炮。


城镇内再度遇追兵,无论远程炸穿敌军坦克腹部,或近距离贴面对轰,弹无虚发。


火花四溅,爆炸荡起冲天火光。


仅是看着,都感到酣畅淋漓,血脉偾张。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尤为感人的是,电影本身没有为爽而爽,不顾逻辑。


逃出集中营前偷藏炮弹、制作沙图、盗取地图的过程,都未被忽略,每一次成功都“胜出有因”。


推敲与咂摸尼古拉的战术,也算得上观影时的另一重乐趣。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电影作为故事与艺术性的综合体,不仅得有精彩剧本,还要有撑得起剧情野心的画面。


在这一点上,《猎杀T34》的视效水平,同样够


多年前看《黑客帝国》,印象最深莫过于基努·里维斯躲子弹的超慢速镜头。


空气中的弹痕清晰可见,“肉身躲子弹”这一行为给人的震撼,在视觉效果加持下经久难散。


惊艳一幕载入影史, 后世也将类似镜头统称为“子弹时间”。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对陆战之王坦克来说,小小一枚子弹实在不够看。


因此,我愿将《猎杀T34》内各式慢速镜头称之为——


炮弹时间


不止是单纯的狂轰滥炸,还要让你看到“怎么炸”。


反坦克炮弹擦过外壳,掀起火花后弹开的惊险画面,令人倒吸冷气。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小镇伏击战一炮双响,纤毫毕现的不止第一台坦克上的硝烟与火光。


炮弹穿透第二台坦克时,舱内驾驶员的表情、外壳破损的形状同样一清二楚。


只看画面,都能体会到德军突遭袭击时的惊愕了。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最难忘的还属尼古拉与德军上校耶格尔的坦克对轰。


双方怀必死信念冲彼此开炮,两枚炮弹分别击碎玻璃,再与对方擦身而过,最后穿过窗框同时击中目标。


没什么比这更具有势均力敌的宿命感


因而看到两位天才指挥官未来再度相遇,我非但不感到惊讶,甚至觉得本应如此。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炮弹时间”以外,其他富有冲击力的画面也不少。


不管是尼古拉等人驾驶翻新T-34坦克,伴着《天鹅湖》音乐“翩跹起舞”,还是众人高呼“乌拉”,在漫天硝烟中冲破集中营大门。


亦或是重型坦克突出重围时,对德军汽车无情碾压。


每一幕都令人心潮澎湃,大呼过瘾。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这是道专为大银幕而生的视觉盛宴


想象一下,3D画面加持下,以尼古拉的第一视角瞄准敌军,再追随慢速炮弹击穿坦克装甲,最终眼见橙红色火光冲天而起,映亮行将落幕的夕阳。


好似身临其境,也成为战场中的一员,体会到肾上腺素飙升的快感。


冲画面已决定二刷三刷的人,让我看到你们的双手!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剧情爽燃,视效给力。


说到底,还是因为做电影的这帮俄罗斯人,够硬核


战斗民族无所畏惧的精神,被他们百分百投入到拍电影这件事上。


为达到最逼真的“炮弹定格”效果,视效团队分析了世界上所有相关实验。


现有资料不够,甚至亲自上阵,用超高速摄影机拍摄坦克炮弹的飞行、爆炸和化学反应。


咨询军事专家并进行无数次测试,经200余位特效师的不懈努力,才有了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燃炸效果。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不过,我强烈怀疑仅是“逼真”,并不能满足俄罗斯人对极致真实感的追求。


否则很难解释,为啥《猎杀T34》中几乎所有坦克,都是经过修复的二战中真实的T-34和豹式坦克


甚至不同制式坦克对战事的影响都处理得极为严谨。


比如1941年伏击德军时,尼古拉等人大获全胜,靠的不止技术与策略,也有T-34坦克本身实力加成。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历史上,T-34/76坦克首次投入战场,便带给德军惨痛打击。


76毫米炮可在500米外击穿德军坦克前装甲,反观德军威力最大的反坦克炮弹,却要在100米内才能对T-34的倾斜装甲造成威胁。


能打又能抗,不代表没有缺陷。


正因T-34/76坦克炮塔狭窄,且观察口设计简陋,指挥官尼古拉看不到左侧敌人的动向,才使得炮手中弹身亡。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为对得起这些真家伙,演员自然也是没少吃苦。


之前查阅资料,集中营前的雨戏中,200个群众演员在人工降雨中连续拍摄6小时,以达到真实的疲劳与颤抖反应。


开拍前,剧组所有人都经过为期3个月的坦克训练,以保证可以自主完成坦克操作。


肯用心的结果就是,不止军事迷看得痛快,普通观众也能被影片的真实质感打动叫好。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看到“二战”“坦克”等关键词,肯定有人要问——


《猎杀T34》是不是只对男士友好的电影?


这可就误会大了。


别忘记,历史长河之中,俄罗斯的文学、艺术作品,足称得上远东寒苦之地,炮火下怒放的蔷薇。


《猎杀T34》同样是位心怀柔情的硬汉


炮火连天,亦不乏极致的苏式浪漫


无论是女主安雅在公交站等来坦克时的莞尔一笑,还是夜晚树林中尼古拉和安雅情不自禁的亲吻,都为影片涂上一抹玫瑰般明艳的亮色。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坦克兵们协力作战、甘为对方牺牲的战友情足够真挚。


接到“自杀式”掩护命令,却无一人推辞,即便进入集中营饱受蹂躏,也不肯吐出一点情报的爱国情怀,更使人动容。


当他们围坐在火堆前,轻声哼唱起家乡的小调,那些纷乱与不安好像瞬间远去了。


“我耳朵里面的震动不再是渐渐远去的炮火声响,而仅仅是我来自故乡血液的歌唱。”


分明是战争片,可林间短暂的寂静之美,令我久久难忘。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小声透露一句,尼古拉与德军耶格尔上校势均力敌、相爱相杀的关系,同样耐人寻味。


既是敌人,又互相尊敬。


不想过多剧透,但结尾处的神来之笔,绝对不可错过。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在国内上映一部具有俄罗斯爱国情怀的战争片,乍听之下,实在“拧巴”。


再一细想,又觉很有必要。


自古以来,俄罗斯与中国便是近邻,二战时中国更与苏联结盟共抗轴心国侵略。


片中苏联对抗德军的时间点,中国人民也在抗日战争的反法西斯斗争中奋起努力。


团结一心、抵抗外来侵略者的爱国热情,实是中俄共通,无分国界


记得计划逃出集中营时,司机对尼古拉说,这样莽撞的行为无异于兔子与狼相搏。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但事实是,几人最终的确靠一台T-34坦克逃出生天,重获自由,二战亦以法西斯全面投降告终。


《猎杀T34》就像是俄国版《战狼》,看片时,你总会被烽火硝烟下的炙热情感感染,随之热血沸腾。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既有真实爽燃的战斗画面,又有真挚热烈的情感内核,注定《猎杀T34》是一部与众不同的战争片。


甚至很多人说,它是“一生必看一次的战争神片”。


确实,能在影院沉浸式体验坦克对轰的的机会,并不多见。


国内引进俄国片寥寥,想近距离在大银幕上感受苏式硬核与极致浪漫的机会,更是少有。


错过它,不知还要再等多少年。


影片12月11日正式上映,并有2D、3D、中国巨幕3D、CINITY多种制式可供挑选。


2020最后一个月,不如一起走进电影院,置身白雪与硝烟的战场中,再燃一把!


等了一年的「王炸」片,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慢速   反坦克炮   爱国   俄罗斯   炮火   上校   战争片   德军   炮弹   集中营   硝烟   坦克   子弹   画面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