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选择,你愿意生而为人吗?

如果你有选择是否来这世上走一遭的权利,你选择来还是不来?

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我的两位小朋友,她俩是同龄人,今年都刚好25岁,最好的年华。

若能选择,你愿意生而为人吗?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裴裴说,她愿意来这世上,虽然有诸多苦难,但她遇到了很多爱她的人。

若能选择,你愿意生而为人吗?

我又问她,人,老虎,老鹰,鲨鱼,大树,她愿意成为什么?

善良如她回答说:大树,大树不争不抢,不伤害别人,还能给遮风挡雨,有安全感,而老虎之类是靠弱肉强食才能生存下去的。

我将同样的问题抛给了小小丹,她给了我与裴裴不同的答案:

若能选择,你愿意生而为人吗?

然后她说树不需要谈恋爱,折个树枝就可以繁殖了,我们俩又就树的繁殖问题进行了一番讨论:

若能选择,你愿意生而为人吗?

由生命谈论到婚姻,由婚姻谈论到死亡。

生存和死亡,这实在是个问题。

小小丹总跟我说,她想独身,我说这是你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只要你进行过理性的考虑,未尝不可,生而为人,如何去走完自己的人生,我们应当尊重每个人的自由选择。

但是我也向她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年轻时独身尚可,但如果到了年老体衰,失去自主行为能力,自己无法照顾自己,到那时没有孩子没有伴侣会很惨。

她说她会在自主意识尚清醒时选择结束生命。

若能选择,你愿意生而为人吗?

你可能会觉得小小丹这句话是年少轻狂,并没有真正明白人生的意义,但在我看来,恰恰是因为她看清了生命的本质,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想法。

她说:我会在父母离世之后若有哪一天感觉生命无趣就去结束自己的生命。我没有必要抛下把我养大的父母不去照顾而去走进另一个家庭去孝顺与我不相干的人,去照 顾另一个家庭。

你觉得小小丹的话有错吗?没有。那就是我们这些走进婚姻的人错了吗?也没有。

因为人生的很多事无法简单地用对错去定义。每个人对生命的理解不同,因而人生的选择也不尽相同。

小小丹的父母是极力反对她独身的,他们害怕他们离世之后无人与她相伴,他们不放心她独自一人面对生活中的风雨。

若能选择,你愿意生而为人吗?

但他们并不明白,当下的婚姻观念早已与他们那一代人的婚姻观念出现了巨大的偏差。当下的年轻人选择婚姻更多的不是为了爱情,更大程度上是为了整合双方的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

但像小小丹这样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女性,是不需要通过婚姻来体现个人价值的,相反,走进婚姻,对于她来说弊大于利,她需要用大量的精力和情感去经营家庭,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处理丈夫和婆家的关系,还需要牺牲个人价值去维护家庭利益,需要牺牲个人的时间去养育孩子……。这些都是她选择独身的理由,她不想让自己的人生套进婚姻的袋子里无法挣脱,她想这一生为自己而活,哪怕是照顾父母,也是为了自己无法逃离的责任。

但是很多人都认为独身就意味着孤独终老。曾经有一位熟人说他想过几年去英国安度晚年,我知道他是英语盲,我劝他留在中国,至少还有亲人朋友。

他说:人到了七八十岁,哪有那么多朋友?大都死的死,病的病 ,谁还能像现在这样来回走动?孩子在英国,我也只能去英国了,要不然在国内孩子没办法照顾他们。

是啊,人生本就是一场孤独的旅程,不管你年轻时多么辉煌,到最后也变成了一个孤独的老人,热闹都是年轻人的,老年人一旦生病,只能与孤独相伴。

若能选择,你愿意生而为人吗?

我们选择婚姻,除了为了养育下一代,为了我们的生命得到延续之外,是因为害怕孤独,害怕一个人面对人生的风浪,想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共度此生,但是在后来的生活中发现,婚姻更多时候就是两个人的战争,放眼我们周围的婚姻家庭,和谐美满的并不多,大都是一地鸡毛般的琐碎,婚姻使我们比原来更疲惫。这也是很多像小小丹一样的年轻人选择不婚的原因。

独身就是为了避免人生中出现太多的人和事占去我们的感情和时间以及财富,可以尽情地享受孤独所特有的宁静,只要不生病,独身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但生老病死却又是人生无法躲开的必然。

张爱玲纵使拥有那么多喜爱她的书迷也未能改变她孤独地死于异国家中的结局;

惠英红的哥哥死于北京的住所内五天后才被人发现……。

这就是选择独身没有子女的人的晚景,用凄凉和悲惨来形容并不过分。

所以,小小丹选择如果有一天她的父母不在了,她会选择在意识清楚时结束自己的生命:我命由我不由天!、

若能选择,你愿意生而为人吗?

当然,有人说到了晚年只要经济条件好,可以请护工。

昨天有位邻居跟我聊起她突然患病的母亲,一生都很勤劳坚强的一个人,患病后大小便失禁,老是尿床。穿着纸尿裤,尿裤子也不说,问她也不说,她把工作辞了专心伺候母亲,但是有时刚换了衣服,就又尿裤子了,有时会拉在裤子里,老人又不像孩子一样好照料,邻居说给老人换完里里外外的衣服,她就已经感觉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老人不配合,身体又重,有时她也会给母亲发脾气,但事后总是后悔,不该这样对待老人,但是每当她发现刚才让母亲上厕所被拒绝,过一会儿发现她尿床了的时候,她的心态是崩溃的,从里到外,床单被子又得重换一遍………

女儿尚且会因为伺候已经痴呆听不懂话的老人而失去耐心,更别说护工了。花钱请护工,如何对待老人取决于护工的职业道德,有人说很多有子女的老人也被送进了老人院,但是有子女在,对于护工和养老机构就形成了一种监管,如果他们不好好对待老人,会害怕有人问责,但是没有子女的老人,完全依赖于护工的职业道德,除此之外,老人的生存质量是没有多少人去关心的。

人在小的时候拼的是父母,长大后拼的是个人能力,中年时拼的是事业的成败,到了老年,拼的是子女是否孝敬。

若能选择,你愿意生而为人吗?

独身的老人,到了晚年如果得了不能自理的病,没有人照顾,会很惨,几乎没有哪个人会对一个行动失去自主能力的老人保持长久的耐心。

小小丹说她常常会想到死亡,但因为父母养她这么大,责任还没有尽到,现在选择离开这世间,是一件很自私的事,但她对于婚姻和爱情并不憧憬,看过太多现实中失败的例子,她已经不想去费心经营这些没有结果的事情,她只想把所有的爱还给父母,然后去体验完生命的美好,最后将生命交付在自己手中,有尊严地离去。

若能选择,你愿意生而为人吗?

这样看来,人生略显悲凉,真还不如一棵大树,站在那里,看风云变幻,不悲不喜,不爱不恨………

若能够选择,你愿意生而为人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英国   晚年   大树   子女   害怕   为人   孤独   老人   父母   母亲   婚姻   生命   发现   孩子   家庭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