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逼捐行为,不要让慈善变成明星的免死金牌

每到有国难之时,几乎都会爆发一轮明星和企业的捐款排名,很多明星及企业家捐了款还要挨骂,因为他们捐的款没有达到网友的心理期望。所以,有一部分人索性捐了也不说话,还有一部分人,干脆不捐了。

不捐款有错吗?没有,但会让人感觉不舒服。不论是企业还是明星,他们的收入都比普通人要高得多得多,而且他们的财富都是来源于社会,当社会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从自己身上拿一部分出来贡献给社会,这是一种类似于反哺的行为,但是捐多捐少,是没有硬性规定的,多少都是一份心意。

停止逼捐行为,不要让慈善变成明星的免死金牌

明星捐款,本来是善举,不论捐多少,都是一份爱心,一份支持,但是近几年来,有人唯恐天下不乱,喜欢搞捐款榜,把明星及企业的捐款由高到低做一个排序,挂到网上,虽然什么都没说,但你可以明显感受到他的春秋笔法,那些排在最后面的明星和企业,会不同程度地遭遇网暴,而挂出这些榜单的人,则躲在手机背后看着自己增加的流量沾沾自喜。

明星和企业家们捐款的初心是基于爱国情怀,多与少是他们的个人选择,没有任何一个权威部门规定过他们捐款的数额,说实话,哪怕他们一分不捐,也不犯法,更何况他们捐的钱比普通人要多,更不应该受到网暴。但每次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被很多言论恶心到——捐得少就是不爱国,甚至有人说韩红远赴河南赈灾是作秀。这样的言论每 次都不绝于耳,而说出这些话的人,他们当真爱国吗?很可能他一分都没捐,但属他骂得最起劲,因为他之所以骂得狠,正是因为他没有赚到明星那么多钱,他骂明星,只是为了满足他的仇富心理。

停止逼捐行为,不要让慈善变成明星的免死金牌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自己虽然生活也不富裕但是向灾区捐了款,他们认为作为普通人我们都尽到了一份力量,你们这些明星们作为公众人物,不是更应该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吗?

但很多事情往往只能希望不能要求,捐款这件事情也是一样。

善举是由心而发的,不应被强迫。而且刻意去逼捐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绑架,捐与不捐,捐多少,都不应该受到指责。如果因为没有捐款或者捐得少就被扣上“不爱国”的帽子,那么那些没有捐款,或者只捐了两三位数的普通人,他们连爱国的资格也没有了吗?

爱国,是每个人最朴素的情感,人人都有权利。不应当被指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程度不同,方式不同,任何人没有资格因此去强迫他人,指责他人,如果任由这种现象继续下去,无异于激化新的社会矛盾。

爱国思想,应当起到促进团结的作用,而非以此搞对立,继而破坏团结。

停止逼捐行为,不要让慈善变成明星的免死金牌

吴京拍了《战狼》系列后被骂贩卖爱国情怀,爱国有罪论一时间铺天盖地几乎要淹没他,吴京怒怼道:我爱国无罪!但之后在疫情期间,吴京又遭遇了逼捐,认为他捐得太少,如果不捐到网友的期望值,就把电影票钱退回来………

要怎样做才算爱国?捐款是善举,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但是爱国也并不仅仅体现在这一件事情上,有的人可能河南受灾没有捐,但他在别的方面曾经尽过心出过力,逼捐者的普遍心态是:你是明星,你是企业家,能力大,责任也大,所以你就得多捐。

停止逼捐行为,不要让慈善变成明星的免死金牌

在逼捐形成一股舆论势力后,很多明星和企业面对捐款时已经偏离了最初的爱心与善心,而是经过一番权衡利弊之后做出了相应的捐款,但是这样的捐款还是善举吗?可能只是他们营销个人形象的一次公关。

所以,千万不要逼捐,不要把慈善行为变成商业行为,而应该给出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不要让明星的慈善捐款行为变成免死金牌,让爱心发自内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慈善   明星   善举   爱国   河南   普通人   企业家   金牌   情怀   团结   爱心   程度   言论   资格   社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