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工出身,31岁开始创业,今身价348亿,苹果三星都他的客户

关注徐公子,解密富豪第一桶金。


每次苹果发布新产品的时候,山东潍坊一家公司总会格外受到关注,甚至股价出现波动。

  这家公司叫歌尔。

老板叫姜滨。

今天徐公子就来解密富豪姜滨。


一、


1965年,姜滨出生于山东威海石岛。石岛地处胶东半岛的东南端,那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自古以来就是天然的良港,渔业资源非常丰富,同时,作为我国大陆距离韩国最近的港口,即便在动荡的文革十年,石岛与韩国之间的民间贸易也非常频繁。


不过,姜滨父母却相当传统,对自己两个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多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好在姜滨很听话,他从5岁开始就带着弟弟姜龙读小说,刚开始是《海底两万里》、《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三个火枪手》,到了初中,更是耐着性子读完了140万字的大块头《静静的顿河》。


1983年,姜滨考上了北航,几年后,弟弟姜龙更是一举考上清华,并远赴美国马里兰大学攻读博士。


在北航,姜滨依旧延续了嗜好读书的习惯,他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庞大的读书计划,把所有的课余时间全部泡在了图书馆。


整个大学4年姜滨读了不下400本书,“平均三天一本。”而近在咫尺的颐和园、圆明园却一次都没有去过。


80年代,潍坊曾是中国的电子城、动力城、纺织城,和江苏的苏锡常并称中国工业明星城市。


那时候潍坊的国有企业在科技领域创造了不少第一。


1987年,北航毕业的姜滨被分配到主营微型话筒的潍坊无线电八厂做技术员。


潍坊无线电八厂(潍坊磁头厂)是当地大型国企,在当时是相当好的单位。


可兢兢业业的姜滨总受到排挤,虽然后来当了个小头头,收入也不错,但他还是不爽。

于是1996年他和其他几个同事离职创业而且很快就实现盈利。


这个时候姜滨准备花钱买设备扩大规模,而合伙人更想求稳,团队不欢而散。


1997年,31岁的姜滨创业单干。


他的目标就是成为国内最大的微型麦克风公司。


姜滨表面上看温文尔雅,内心却异常凶猛。他的信条是:优秀者死,卓越者生。


姜滨单干的第二年,潍坊市濒临倒闭的国企潍柴厂(潍柴动力前身)迎来了新的厂长谭旭光。


谭旭光是铁血猛男,他的名言是“不争第一就是在混”。


日后潍坊地界上这两个对第一充满了极度渴望的男人各自兑现了自己曾经吹过的牛逼。


单飞的姜滨做的还不错,作为一个有追求的理工男,他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


技术工出身,31岁开始创业,今身价348亿,苹果三星都他的客户

姜滨


二、


机会终于来了。2001年,我国加入WTO,中国制造开始大踏步走向世界。


这一年,姜滨和妻子胡双美成立了潍坊怡力达,也就是歌尔声学的前身。


由于姜滨家族十分低调,关于胡双美,外界对她的了解甚少,只知道此人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据传,姜滨、胡双美夫妇只有一个儿子,叫姜迅,已于2015年12月12日结婚,妻子为朝鲜族姑娘。但是据歌尔声学公开的股东资料,十大流通股东中并没有姜迅的身影。


当时怡力达主要的业务就是生产微型驻极体麦克风,姜滨负责技术和市场,而胡双美则负责运营。


那个时候,姜滨已经在业内摸爬滚打了近10年,积累了一定的口碑,尤其在珠三角一带有500多家企业可户。


不过,那边工厂的单子有个特点,就是量小批次多,“每次订单金额不超过5万,每隔半个月来一批。”如同蚂蚁搬家一样,全部订单加起来,一年也能赚到几百万,养活四五十个人绰绰有余。


但是,天天与小企业打交道,大客户就过不来,而且产品毛利率提上不去“一直徘徊在12%附近,一不小心就赔了。”


2001年底,姜滨去温州出差,他无意中发现一家企业45元钱吃进他家的麦克风,却以100多元卖出去,而且有多少货要多少货。他震惊了,“为什么人家的毛利率高达120%?”


是做小池塘的大鱼?还是大池塘的小鱼?公司经营层意见曾经很不统一。


不过,姜滨下定了决定,“要做就做大池塘的大鱼,实施大客户战略,做全球最好的产品!”他的野心是一口吃一个胖子,目标直指全球的市场。


第一招是自断手脚。此后短短2个月,姜滨亲自直接砍掉80%的客户,随之而来的是一线员工流失60%。


一时间,不明就里的客户、供应商都以为歌尔的资金链出现了问题,搞得公司内部也人心惶惶,包括一起摸爬滚打十多年的副总裁,就连妻子都觉得难以理解,“哪有把财神爷主动推出门去的?”


第二招是狠抓品质。“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要搞出高端的电声产品,一个前提就是要建立消音室。可是,光购置测试设备,就是需要50万美元!


财务总监第一个反对,“一年利润才300万,明显超过了公司的承受范围。”

该花的钱必须要花!


事后来看,许多大客户正是看到姜滨有完备的产品测试手段和方法,才对歌尔的产品质量有信心。


为成为松下电器的供应商,2002年初,姜滨专门成立了环保督导组,要求所有生产线,整个厂区不留死角,并且环保打分直接与业绩薪资挂钩,评先更是实现一票否决。

结果当年松下派人进行环保体系认证,满分是102分,歌尔取得了101分,“整个供应商中得分最高,比日本公司还要干净、整洁。”


第三招是进行微创新。姜滨心里非常清楚,麦克风的很多原创性技术都掌握在美国、北欧和日本人手里,如世界排名前两位的企业韩国宝星与日本星电每家都手握四五十项专利。


那么,作为后来的歌尔,如何才能赶上这些巨头呢?姜滨想出的一招就是微创新,“把麦克风行业最先进的技术整合过来,再结合市场进行深度开发。”他还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修桥”。


姜滨手笔大,一年赚5000万,他敢拿出来3000万放到“修桥”中。


2002年年初,姜滨选择与南京大学进行深度合作。要知道,南大的电声专业是我国最早也是技术最前沿的一个专业。


除了南大,他还先后去了北京、西安、合肥、哈尔滨等地,组建中科-歌尔通信声学联合实验室、北邮-歌尔通信技术联合实验室,2002年,姜滨与中科院声学所合作参与“863”项目,把MEMS麦克风芯片研发作为重点来发展。


就这样,他将国内搞电声专业排名前十的985高校以及科研院所一网打尽,就此结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完成了电声核心源头技术的资源整合。


有了源头技术,效果很快显现。到了2007年底,姜滨拥有了世界最先进的精密模具加工中心以及微型麦克风自动化生产线。


与台湾正崴集团等同行比较,歌尔不仅具备开模塑注的关键能力,同时还具备那些大厂没有的微型电声元器件制造能力。


很快,苹果、三星、惠普、思科、联想等客户纷至沓来,短短4年,歌尔就成为了国内声学行业的领跑者。


三、


2008年5月22日,歌尔声学成功在深交所上市。


而姜滨呢?则从乔布斯手拿苹果Iphone亮相新闻发布会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坚信世界消费电子产业的分水岭来了,“PC产业盛极而衰,智能终端产业将迅猛爆发。”


所以,当国内很多电声公司还在死守着PC端时,姜滨已经在内部下了死命令,“放弃风险性高的小客户,抓住大客户。”


此时,弟弟姜龙已经在美国读完博士,对海外的游戏规则了如指掌。弟弟的加盟,让姜滨如虎添翼,第一时间就抢到了三星、LG等智能手机的大订单。销售额强势跨过10亿门槛。


技术工出身,31岁开始创业,今身价348亿,苹果三星都他的客户

姜龙


随后的2010年成为歌尔股份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度过金融危机的艰难后,全球手机市场开始复苏,歌尔股份订单骤增。


这个时候歌尔股份也不再甘心只做电声,趁着世界杯期间电视销量暴涨以及智能电视的兴起,切入了LED背光模组领域,还为三星生产3D眼镜。


最重要的是,那一年,他被苹果公司看上了。


此前苹果在中国的电声元器件供应商是歌尔股份最大的对手,也是国内电声一哥瑞声科技。


打入苹果产业链加上3G时代的到来,歌尔股份的业绩开始爆发。


四、


歌尔股份的起家产品是受话器(听筒)、扬声器(喇叭)、麦克风(话筒)这种产品。

说实话,都不算高科技,大部分厂家比的是综合成本。


在这个领域唯一有技术含量的东西是MEMS麦克风。


MEMS是微机电系统的意思,用人话解释就是把芯片和传感器封装在一起,这样的好处是空间利用率高、可以集成多种功能、性能稳定、模块化。


跟我们介绍芯片的时候一直提到的SOC、SIP很类似,是一种打包封装的方式。


只要你愿意,可以把任何东西和芯片封装在一起。


MEMS麦克风最初因为价格更贵,市场一直被微型驻极体麦克风霸占。但2008年被苹果选中,它开始风靡。


歌尔股份看准了趋势,也一直在MEMS麦克风上发力,终于他的成绩让世界最大的MEMS麦克风供应商美国楼氏电(Knowles)坐不住了。


2013年6月,楼氏电子在美国起诉歌尔股份专利侵权。


山东人可不好欺负,歌尔股份马上在国内反诉。


就这样两家公司的撕逼大战持续了20个月。


最终两家公司和解,并化敌为友(其实并没有)。


楼氏电子是MEMS麦克风发明人,拥有大量专利,理论上说,其他人只要进入这个领域就几乎一定会侵权。楼市电子多年来把持着约70%的市场份额,处于绝对垄断地位,此前也起诉过瑞声科技,最终瑞声科技败诉、赔款。


但楼氏科技此番和歌尔股份的专利战竟然没有占到丝毫便宜,甚至在美国本土都没有胜诉。


其实,这个案例不能说歌尔股份技术已经很强,他和楼氏电子还差十万八千里。


楼氏电子既能设计结构、也能生产微机电系统,还能设计生产其中的专用芯片,然后还能封装。


而歌尔股份和国内的同行瑞声科技只能够做到封装,其微机电系统和专用芯片以及相关技术都是从英飞凌购买。


歌尔股份和楼氏电子的区别,就好比是长电科技和英特尔的区别。


但歌尔股份有一点很可取,努力把自己能做的东西做到足够好。


他把封装技术做出了自己的东西,让自己的技术和专利也渗透进楼氏电子,这是最终没有输官司的原因。


歌尔股份这些年积累的专利可真不少。

2018年底,累计申请专利15,660项,累计授权8,253项。


仅仅2018年就申请3,725项,其中发明专利2,006项,获得发明专利514项。


相比之下,瑞声科技截至2018年底只有3366项授权专利,不到歌尔股份的一半。


另一家可比的公司,立讯精密2018年申请专利244项,取得专利授权238项,从2018年的申请量和授权量上看都要少于歌尔股份。


2018年度的《中国企业专利500强榜单》中,歌尔股份排名309,瑞声科技排名403,立讯精密没上榜。


此外,截至2018年底,歌尔股份、瑞声科技、立讯精密的研发人员分别是8816人、3982人、7263人,歌尔股份更多。


过去的几年,除了2018年被立讯精密超越,歌尔股份的研发费用在三者中都是最高。


歌尔股份曾是瑞声科技的小弟,愣是靠着砸研发,不断蚕食大哥的领地,还抢到了苹果的订单,再然后就实现了规模反超。


姜斌家族也坐上了山东首富的宝座。

徐公子解密富豪:

一,教育。高学历出身,掌握关键技术。

二,抓住风口。抓住智能机风口,为其生产麦克风、蓝牙等产品,更是拿到苹果的订单。

三,贵人相助。他的妻子和弟弟都是高材生。弟弟毕业于清华,后又出国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三星   苹果   客户   潍坊   精密   声学   技术   电声   麦克风   身价   出身   芯片   弟弟   专利   股份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