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制作不配高票房?50亿的《李焕英》因遭遇中伤而更强大

文:同福客栈砍柴娱

迄今为止,我依然记得看小说《诛仙》时的那种感动和对人性的反思。

小说里,九尾天狐小白对鬼厉说道:“噬血珠是天下第一等凶煞之物,而噬魂棒是由它和摄魂血炼而成,你拿着这天下第一邪器,恐怕命不久矣了。”

鬼厉道:“你说错了,噬魂不是天下第一邪器。”

而后他一指自己心口:“天下第一邪器,是人心!”

多年后,我才明白,不止在小说中,现实里的人心也是这般难测。

就在一天前,《李焕英》票房正式突破50亿大关,踏入了电影票房50亿俱乐部。这部春节档黑马一黑到底,顺利超越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独占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亚军,离第一的《战狼二》也不再遥不可及。

小制作不配高票房?50亿的《李焕英》因遭遇中伤而更强大

不止票房丰收,《你好李焕英》的口碑也算得上非常不错,以严苛著称的某瓣给它评了8.1的高分。只可惜,它赢得了票房,赢得了口碑,独独赢不过人心。

就在春节档的前两天,尚无黑马迹象的《李焕英》所遭遇到的种种不公,正让人对人心二字的认识,又更深一层。

小制作不配高票房?50亿的《李焕英》因遭遇中伤而更强大

经历得多了,你才会知道,这个世界上,想看你笑话的人,永远比真心盼着你好的人,要多得多。

2月19日,开心麻花的新作《超能一家人》官宣定档2022年大年初一。在一众期待的评论中,有一条特别友好的评论:

我猜这是因为沈腾和贾玲关系好,不想和她在今年打擂台,所以给挪到明年去了。

小制作不配高票房?50亿的《李焕英》因遭遇中伤而更强大

是啊,春节档的电影会互相打擂台,这条评论虽然温情,但却无意间揭示了另一真相:春节档的竞争是激烈而残酷的,你的排片多了,我的就少了,你票房高,我就可能票房低。

而对前往影院贡献真金白银的观众来说,最好的竞争自然就是神仙打架,你拍的好,我也拍的好,这样观众虽然会难以取舍,但电影的质量一定对得起春节档。

而最差的竞争是什么?

春节档前夕,《李焕英》遭遇了。

临近上映,一条条莫名其妙的通稿几乎在同一时间突然出现。

“李焕英涉嫌抄袭”、“渣男陈赫是男主角”、“沈腾是假主演,其实戏份很少”……一篇篇稿子读来,至今令人细思极恐。

小制作不配高票房?50亿的《李焕英》因遭遇中伤而更强大

所以,如果观众够细心,你可以发现《李焕英》在春节档前二天的排片和票房,并不高。

那是因为,许许多多的观众被这些稿子影响,对《李焕英》失去了期待。

评价一部电影,最好的方式,就是听一听观众的声音。

除非你确实拍得太过高深,拍出了观众看不懂的后现代主义,否则,观众的欢呼与嘘声,便真的是衡量电影质量的不二法则。

第三天开始,《你好李焕英》的口碑不胫而走。无论是影评人,还是普通观众,都自发组成自来水,铺天盖地地宣传《李焕英》。一夜之间,《李焕英》“活”了,很快,票房和排片大幅增长,成为了春节档最亮眼的一部电影。

小制作不配高票房?50亿的《李焕英》因遭遇中伤而更强大

这是它应得的,但不代表它没有被中伤过。

中伤还没有停止。在《李焕英》凭借口碑逆风翻盘后,很快,影院里又出现了一起事件,有人盗摄了《李焕英》并迅速传播出资源。

盗摄这种事情,春节档的电影几乎都经历过,《人潮汹涌》经历过,《唐探三》也经历过。唯有《李焕英》的情节好像特别严重,传播的资源特别多。

传播的越多,也就意味着越多人通过资源看过,便也不用再去影院,便也不会再助力票房增长。如此可怕的传播范围,令人不禁埋下了这一深深的疑问。

而比传播资源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来自于各官方的剧透,明晃晃而不暗戳戳,但思来令人倍觉不适。

小制作不配高票房?50亿的《李焕英》因遭遇中伤而更强大

似乎,有人不想要《李焕英》好?

最令人讶异的,是明明身为一个导演,有人却如此评价:

《李焕英》的票房超越了《唐人街探案三》,那将是中国电影工业的悲哀。

小制作不配高票房?50亿的《李焕英》因遭遇中伤而更强大

小制作就不配高票房?我不知道是哪里来的逻辑,如此荒唐,如此刻板。

即便不提电影,小制作胜过大成本的例子也常见得很。

越穷的剧组,制作上越精良,表演上越纯粹,比如《太子妃升职记》,比如《东宫》,比如《陈情令》,比如近来大火的《山河令》。

小制作不配高票房?50亿的《李焕英》因遭遇中伤而更强大

反而是那些资本介入的大制作、大剧本,结局往往不如人意。

电视剧方面,大制作的《上阳赋》没有对得起观众给与它的高期待,号称投资成本6亿的《武动乾坤》也遭遇口碑滑铁卢。电影方面,春节档的《侍神令》就在眼前,此前同一类型的郭敬明《晴雅集》更被称为贩卖男色之作。

另外一个现实是,越是大制作,越是容易树大招风,被觊觎、被审查,往往容易加入一些有的没的,而真正精华的也容易被删减。

不可否认,并不是所有的大制作都不用心,只能说概率上来说,大制作反而容易翻车。

无论成本大小,大浪淘沙,经得起观众检验的就是用心之作。

小制作不配高票房?50亿的《李焕英》因遭遇中伤而更强大

所以,我真不明白:小制作配不上高票房的论调,是从哪里而来的?

不提贾玲,令开心麻花一战成名的《夏洛特烦恼》不也是小成本、小制作吗?没有这个小成本制作的影片,我们还要多久才能挖掘出开心麻花这样优秀的团队?还要多久才能看到沈腾、马丽、艾伦的出色呢?

问题是,这种论调还不止一人,有一波又一波的人试图用各种腔调证明着《李焕英》的不行。

小制作不配高票房?50亿的《李焕英》因遭遇中伤而更强大

小制作不配高票房?50亿的《李焕英》因遭遇中伤而更强大

还有人说:贾玲只是在炒作自己的母亲。这可真算得上恶意了。

看过电影,了解过贾玲的人都知道:母亲在她心里就是永久的伤痛与遗憾。

贾玲真要拿母亲炒作,那她此前对母亲的悼念与遗憾,难不成都是假的吗?是怎样的人会有如此险恶的用心,怀揣着恶意去构陷一个最爱最爱母亲的人,炒作自己的母亲呢?

小制作不配高票房?50亿的《李焕英》因遭遇中伤而更强大

无论如何,《你好李焕英》是我所见过的,春节档最出色的影片。

它告诉了我们很多人生道理。

要珍惜时光,珍惜和在乎的人相处的每一寸光阴,你并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能够做的唯有珍惜。

要学会放下,过去的终会过去,你不必纠结于如何改变过往,而应着眼于如何开创未来,如何使明天更美丽。

至于父母,人这一生中最可敬可佩的父母啊,你看着他们的背影远去,他们会告诉你:不必追。

这样的《李焕英》值得赞誉,大可不必去给她泼上那一层脏水。

打不死的终归会使你更强大。那些中伤打不垮《李焕英》,也瞒不了有眼睛的观众们。

——END——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票房   人心   论调   麻花   口碑   影院   观众   你好   用心   母亲   成本   春节   天下   电影   资源   李焕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