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真朋友》营养性越发浓烈,折射“利大于情”的畸形心理

都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利益与亲情如果是两个天秤的两端,到底孰轻孰重呢?所有人肯定会选择血浓于水的亲情。毕竟……亲情这种感受是一种摸不着又看不见的实物,只有体验过这种情感的抚摸,方知他的价值注定是无法估量,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偏偏社会上就存在着一小撮对亲情理解存在畸形的现象。

《我的真朋友》营养性越发浓烈,折射“利大于情”的畸形心理

最近争议最大的电视剧当属《我的真朋友》,邓伦、朱一龙、杨颖(Angelababy)等实力演员派搭配许娣、倪大强这些王牌老戏骨,这个全新组合不得不说实在是“妙”。

虽然这部剧前期经历了一些低谷,但随着后期亮点逐渐多了起来,情感共鸣也越发“形合神离”,这部剧把人最基础的几种重要情感的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状态,情感引发的营养性越发浓烈,但是……由此也折射了社会现实中对于亲情的一种病态心理是多么可怕。

《我的真朋友》营养性越发浓烈,折射“利大于情”的畸形心理

这部剧比较深得人心点在于并没有把主角光环太集中,除了邵芃橙、程真真、井然、白阿姨等主角光环之外,连配角的情感,奋斗历程也都逐一当成“主菜”一一上菜,郝美丽为业绩“软硬双施”体现销售行业的真实感,傅晓宁为买房体现真实在沪漂泊人员的“不易”,而爱与家旗下的花园店曾慧敏店长家庭的戏份,成为了今天需要反思的主角。

《我的真朋友》营养性越发浓烈,折射“利大于情”的畸形心理

都是十月怀胎掉下来的一块肉,为何重男轻女的恶习至今依然充斥在这个社会?凭什么男孩就是宝?女孩就是草?倾其所有也要供男孩吃肉,女孩还要砸锅卖铁供其挥霍?或许这个“翻版樊胜美”把绝大多数这类真实的人群内心的委屈跟愤怒一一展现出来,这难道不是一种病态心理?重男轻女的思想何时才能“休亦”?

《我的真朋友》营养性越发浓烈,折射“利大于情”的畸形心理

曾慧敏的遭遇,在如今的社会已属于常见的现象,一个人努力自强获得的成功,终究没换来父母的刮目相看,反倒是你的成功需要靠自己,所获取的成果需要归家里人享用,只不过换了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剥削,为何弟弟的不争气却要姐姐来为其买单?父母立场很显然认为这一切都应该理所应当。

《我的真朋友》营养性越发浓烈,折射“利大于情”的畸形心理

都说:“你养我小、我养你老”,你为我倾其所有,我终身为报。一直都是中国这么多年老一辈的传统。但是……付出与爱是往往是要形成正比才行,剧中的曾慧敏这么多年父母根本没有管她,学费要自己挣、亲情都是弟弟的,物质上她根本连一根鸡毛都没得到过,与其说做子女的不够尽孝,为何不想想父母的做法有多让人寒心?

《我的真朋友》营养性越发浓烈,折射“利大于情”的畸形心理

“樊胜美跟曾慧敏”的遭遇,诠释了他们的人生必须要靠自己才能活出精彩。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没有家人可以依靠或者扶持,亲情连带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名义上的称呼。《我的真朋友》其实已经把社会中这些真实现象折射出来,由此引发的思考就是一种可摄取营养,也间接把亲情的弊端展现出来。

《我的真朋友》营养性越发浓烈,折射“利大于情”的畸形心理

那么……你们对于这类畸形的亲情,到底是该留还是该舍?评论区不妨探讨一下。(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所有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畸形   深得人心   心理   重男轻女   病态   浓烈   光环   亲情   弟弟   主角   父母   现象   男孩   真实   情感   社会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