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她和你同居了,再熬她两年,能省彩礼”“妈,我听你的”

-01-

结过婚的人都知道,结婚典礼看起来浪漫美好,婚礼过程却诸多繁琐,酒席的安排、宾客的邀请、婚礼的议程……每一桩都要悉心安排,就怕出了差错,不仅破坏婚礼的完美,还遭亲友笑话。

话虽如此,对于一场结婚典礼来说,就算准备得再周到精细,总难免有疏漏。小毛病小错误,倒也不伤大雅,不会影响大局,旁人也看不出。可有些关键性的环节要是出错,就容易闹笑话了。

比如说,结婚前没谈妥彩礼钱,有些丈母娘在接亲时发难,硬逼着女婿临时拿出十万八万的下车费、改口费什么的,要是女婿不肯拿,就不让女儿下车,不让女儿拜堂,搞砸了婚礼不说,也确实让人看了笑话。

“儿子,她和你同居了,再熬她两年,能省彩礼”“妈,我听你的”

对于结婚来说,只要有钱,什么事都好办。什么事只要涉及到钱,就容易产生矛盾。要知道,谈钱伤感情呐,在热热闹闹的婚礼上谈钱,更伤感情。

毕竟,要想结婚,就得花钱,要花钱就得谈钱,钱怎么花,该花多少,都是需要摆到桌面上来谈的问题。特别是有儿子的人家娶亲,更得花费一大笔钱。

本来这也是正常的,毕竟一辈子就这么一次,花一笔钱也能接受。可要是碰上那些抠门吝啬的父母,一心想着娶个不要钱甚至倒贴的媳妇,儿子办婚礼什么的,不仅不想出钱,还想着趁着婚礼捞一笔。

今天故事的女主角叫李双,她好巧不巧的,就赶上了这么奇葩的婆家,就遇上了精明算计的婆婆,千方百计算计自己,李双一怒之下,就跟男友赵武提了分手。

“婚礼就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你妈的算计,也照出了你的愚孝。幸好,咱们是只是办了婚礼还没领证。既然你们家不舍得出钱,那我们赶紧分手。”

到底婆婆做了什么过分的事,竟然让刘双在结婚典礼上提分手?

“儿子,她和你同居了,再熬她两年,能省彩礼”“妈,我听你的”

-02-

刘双和赵武是自由恋爱,两人谈得来有话说,经过两年的发展,感情很是深厚。赵武平时挺照顾刘双的,说她是独生女,被父母宠惯了,自己也不能让她受委屈。

不过,就刘双来说,她虽说是独生女,性格却很和善,为人处世直爽利落,丝毫不矫情。平常赵武呵护自己,她也没有恃宠而骄,反倒对赵武更加温柔体贴。

只是,让刘双疑惑的是,赵武人虽好,却没主动提结婚的事。被问急了,就说出了这番话:“我妈说,反正我们已住在一起了,也不急于结婚,让我先拼事业。”

“儿子,她和你同居了,再熬她两年,能省彩礼”“妈,我听你的”

见刘双满脸的错愕,赵武自觉话不对头,便赶紧安慰刘双,“你放心,我不是想占你便宜,更不会辜负你,我会对你负责的。我是觉得我妈说得有道理,要是结婚了,我就没心思打拼事业了。”

男人先成家后立业,结婚了不是更有责任感吗?刘双心里委屈,却也不好逼得太急,这显得自己做姑娘家的不懂矜持,更怕婆家把自己看轻了。

安慰自己不要着急,可心里毕竟是焦虑的。毕竟,同居对女孩来说是大事,要不是心里认定了这个男人,要不是觉得有结婚的打算,怎么会跟男人住在一起呢?再说,自己都28岁了,要是这恋爱有个三长两短,岂不成了“大龄剩女”?

半年后,刘双再次跟男友说:“既然早晚要结婚,咱们先把婚结了,心里安定了,才好打拼事业。”还强调,如果不结婚,就分手。

“儿子,她和你同居了,再熬她两年,能省彩礼”“妈,我听你的”

-03-

赵武听说要分手,内心还是害怕的。他喜欢刘双,两人在一起三年了,自己付出了时间付出了情感也付出了金钱,要是分了就太划不来了。他赶紧回家跟母亲商量。

“儿子,就算你们不结婚,你们同居了,也跟结婚差不多,好处你都得到了,你急什么。只要你不答应结婚,咱们再熬她两年,她到时一分彩礼都不敢要,就会同意进门。”

对于母亲的提议,赵武一开始是同意的,“妈,我听你的。”可见刘双催得紧,还闹起了分手,他也怕了,这才求母亲让自己结婚。

赵武跟母亲说,刘双家不要彩礼,还会给10万块钱的陪嫁。母亲一听,娶个儿媳妇不用彩礼,还能得10万陪嫁,终于答应了。

刘双不要彩礼,这是赵武诓骗母亲的。哪家姑娘结婚不要彩礼,就算是走个过场,男方也该给彩礼。可赵武笃定刘双爱自己,想嫁给自己,肯定不会在彩礼上为难自己。

果然,听了赵武一番“哭穷”,深明大义的刘双,果然就同意不要彩礼了。“没彩礼既没彩礼吧,反正我看上的是你这个人,只要可以嫁给你,只要你对我好,其它的也不打紧的。”

“儿子,她和你同居了,再熬她两年,能省彩礼”“妈,我听你的”

可就算不要彩礼,办婚礼也需要一笔开销。赵武的母亲不肯出钱,说都答应进门了,领个证得了,不用办婚礼。

赵武自觉在彩礼上委屈了刘双,便坚持要办婚礼。赵母拗不过他,就提出了条件,“婚礼简办,能省则省,婚礼上所有的礼金,不管是我们家这边的,还是女方那边的,婚礼一结束,我就全部拿走。”

赵武忙不迭的答应。自己家办的婚礼,母亲收个礼金也说得过去,刘双应该不会跟自己闹。

虽然赵家简办婚礼,但刘双家的亲朋来了不少,个个都给了大红包。还有没来的,也都托人带了人情。这也难怪,刘父刘母平时出了不少人情,现在办了喜事,亲朋好友自然得抓住机会还人情。反观赵家,亲戚倒是来了不少,拖家带口的,红包却很小,还不够填酒席钱。

赵母亲自在门口收礼金,看到一个又一个的大红包,她脸上都笑开了花。她把所有礼金归拢好,全部放进自己的包包里,这才起身去喝刘双的改口茶。

“儿子,她和你同居了,再熬她两年,能省彩礼”“妈,我听你的”

-04-

婚礼结束,给酒店结账时,婆婆却不见了人影。刘双提议用收到的礼金结账,可把负责收礼金的人喊过来,才知道钱已经全部被婆婆收走了。

刘双想打电话让婆婆把礼金拿出来,赵武却拦住了她,“我妈辛苦养我不容易,还给我办了场热闹的婚礼,礼金就让她拿走吧。”

“我家没要彩礼,已经给你家省钱了。我们的婚礼也很简单,没有花很多钱。再说了,这是我和你结婚的礼金,是属于我们俩的,里头还有不少是我父母的人情,怎么都不应该你妈拿走。”刘双看过礼单,里头大部分是自家亲戚给的钱,婆婆不仅全部拿走,甚至连自己父母给赵武的改口费,都拿走了。

“一家人何必算得那么清。再说了,你嫁给我,你就是我家的人了,这礼金我妈拿了,也很正当啊。”赵武毫不示弱,始终坚持他妈妈没做错。

“儿子,她和你同居了,再熬她两年,能省彩礼”“妈,我听你的”

“我是嫁给你,是和你过日子,怎么这礼金就是你妈的了?你妈拿了礼金你不说她,你反倒还如此维护,你安的什么心。”刘双急了,她不是缺这个礼金话,只是凡事都有个说法,原本是属于夫妻二人的东西,凭什么婆婆不声不响的拿走。

“我跟你说,要不是我妈点头同意,你能进我家的门吗?能有这些礼金吗?你就知足吧。”赵武开始吼。

刘双愣了,原来自己的婚姻,竟然是婆嫁赏赐的。难怪赵武如此硬气,是看准了自己一心要嫁给他,借机拿捏自己。

她又想起刚才敬酒时,听到婆家的亲戚夸公婆好福气,娶了个“不要钱的媳妇”,想来“给不起彩礼”,也是赵家的托辞了。

想明白这一点,刘双气得怒火冲天,她撤掉头纱,“你们家真是掉进钱眼里了,我们不是一路人,分手吧。”

“儿子,她和你同居了,再熬她两年,能省彩礼”“妈,我听你的”

念情说: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是好东西,谁都喜欢。可再喜欢,不属于自己的钱,绝对不能伸手。

就像刘双的婆婆,儿子媳妇结婚的礼金,原本是属于夫妻二人的,做婆婆的并不能擅自动用,更不能公然拿走。

可这婆婆和儿子倒好,不仅把钱拿走了,还显得理直气壮,把这笔钱当做是赵家的私有财产。这摆明了,根本就没把刘双放在眼里,更没给她该有的尊重。

在他们眼里,刘双作为儿媳妇,进了赵家的门,就是赵家的人,既然是赵家的人,她必须服从赵家的意志,听命于赵家行事,自身所拥有的一切,都该归赵家所有。

“儿子,她和你同居了,再熬她两年,能省彩礼”“妈,我听你的”

可刘双就算嫁入了赵家,她不是免费保姆,也不是赵家的工具,她是一个有情感有思想的人,是一个需要尊重和呵护的女人。

可惜,婆婆和赵武并不懂得这一点,他们都钻进了钱眼里,一心只想着娶个免费甚至倒贴的儿媳妇,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招数,只会让人觉得恶心,招人笑话。

就刘双来说,她犯的最大错误,是踏错了节奏,冒冒失失地和赵武同了居,导致失去了主动权和话语权,这才被赵武和婆婆算计了。

不过,幸好刘双因为礼金的事,看清了婆婆和赵武的真面目,总算及时止损,免了嫁过去的烦忧。

在此,再次劝告所有的女孩,在没有十足的把握前,千万不要贸然同居,一旦遇人不淑,你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今日话题:你结婚时,婚礼上的礼金归谁管理?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彩礼   钱眼   儿子   陪嫁   独生女   礼金   婆家   人情   婆婆   媳妇   典礼   亲戚   婚礼   母亲   父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