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个月宝宝可以玩的游戏

认知能力训练一:背数取物

一、【课程名称】:背数取物

二、【课程目标】:训练宝宝对数字顺序的记忆和对数的理解

三、【课程准备】:积木或相同的玩具

四、【课程课时】:10-15分钟

五、【课程内容】:大人带宝宝学走步时边走步边背1~10数字。数的顺序背熟以后,大人准备10块积木摆放在宝宝面前并竖起食指和中指,让宝宝根据手指的提示拿取积木。宝宝已确认并准确拿起两块积木时,大人不再用手提示,说:“给我两块”,看宝宝是否拿对。待宝宝熟练后,让宝宝根据大人的口令逐渐增加拿取的数目。

六、【课程建议】:宝宝背数如同背儿歌一样只是机械地背诵,对数的意义并不理解。但是在按数取物的过程中,宝宝渐渐理解了数的含义。但此时宝宝手脑配合的能力还未完善,有可能听懂了却拿错了数,没有关系,可以多做几次,但是大人尽可能不用手指提示给宝宝。

认知能力二:捡出红色物品

一、【课程名称】:捡出红色物品

二、【课程目标】:训练宝宝能否真正认识红色

三、【课程准备】:3-4个红色的玩具、若干杂色的玩具

四、【课程课时】:10分钟左右

五、【课程内容】:把3~4个红色的玩具放一堆,杂色的玩具放一堆,让宝宝指出哪一堆是红色的。如果宝宝指对了,再把一些红色的用具2~3件拿出来,与杂色的用具比较,看宝宝是否能认出红色的用具。再拿红色的衣物2~3件和杂色的衣物做比较,看宝宝是否能认出红色的衣物。最后请宝宝找出一件红色的其他东西,看是否拿对。如果宝宝能拿对,妈妈把所有东西全混合在一起,让宝宝把所有红色的东西都捡出来,数一数宝宝捡出几件,漏掉几件。这个游戏可以重复玩,等到宝宝把所有红色的东西全捡出来,一个不漏为止。认清了红色,再学新的颜色。

六、【课程建议】:桌上除放8~10个红色的东西以外,再放10个其他颜色的东西混在一起,如果宝宝能挑净,说明宝宝已认识了红色,挑出的数目越少,说明宝宝越有怀疑,下个月让他继续学习,全部挑净的就可以学认另一种颜色了。

认知能力提高训练三: 颜色配对

一、【课程名称】:颜色配对

二、【课程目标】:发展对颜色的观念

三、【课程准备】: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杯子各一个,三种同色的纽扣(或积木、玻璃球等)

四、【课程课时】:不限

五、【课程内容】:教师指导家长与宝宝相对而坐,先在宝宝面前摆上一个红色的杯子和纽扣。家长拿起一个红色纽扣,说:“红色”;然后示范将红色的纽扣放入红色的杯子中,并说:“红色的纽扣放进红色的杯子中。”递给宝宝一颗红色的纽扣并说:“把红色的纽扣放进红色的杯子中”;如果宝宝在5秒钟内不能按照指示去做,扶着宝宝的手把纽扣放进杯子中。

六、【课程建议】: 重复辅导1次,鼓励宝宝把剩余的几颗纽扣放入杯子中。待3种颜色分别配对掌握后,同时呈现三种颜色的杯子和纽扣,让宝宝分别将纽扣放进其相对应的同色杯子中。

认知能力提高训练四: 认识五官

一、【课程名称】: 认识五官

二、【课程目标】:认识五官,积累词汇,发展语言。

三、【课程准备】: 一面镜子,一个布娃娃、一张宝宝的照片

四、【课程课时】:不限

五、【课程内容】:教师指导妈妈用镜子对着宝宝的脸,引导宝宝看镜子里的自己,妈妈用手指着宝宝的眼睛说:“这是宝宝的眼睛。”让宝宝复述:“眼睛”。然后放下镜子,拿布娃娃,指着布娃娃的眼睛告诉宝宝:“这是布娃娃的眼睛。”让宝宝复述:“眼睛”。最后,扶着宝宝的手,指着妈妈的眼睛问:“这是什么?”要求宝宝回答:“眼睛”。当宝宝不能回答时,告诉宝宝:“这是眼睛”。

六、【课程建议】: 依次学会认识鼻子、嘴巴、耳朵以及身体其他部位。

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一:说押韵词

一、【课程名称】:说押韵词

二、【课程目标】:训练宝宝对音韵顺序的记忆和模仿能力。

三、【课程准备】:儿歌的磁带、相关的图片

四、【课程课时】:10-15分钟

五、【课程内容】:大人背诵一首儿歌,并让宝宝配合着做动作,等宝宝做得比较熟练时,大人故意将押韵词空出来,鼓励宝宝说出押韵的字。例如,当大人背诵《小白兔》时,故意把“兔”字留出来,让宝宝说,大人微笑示意,再背“白又——”让宝宝补上“白”字。逐句试着念,宝宝能说哪个字就空出让他插人,实在插不上时,大人再慢慢念出这个字让宝宝跟随。一天只学两个押韵词,不要让宝宝感到有压力。

六、【课程建议】:会学动物叫的宝宝学背儿歌的押韵词容易一些,但不要求一个月内学会,本月内学会1~2句的押韵词就可以,下个月再学两个,就能在14个月内背诵第一首儿歌的押韵词了。语言能力好的宝宝如王曼卿也是在13个月开始学习的,14个月时就会背第一首儿歌的押韵词了,并开始背1~2个句子。大人背诵并让宝宝做动作的儿歌,宝宝学起来较快。儿歌背诵是练习按顺序记忆的好方法。按顺序记忆是人一辈子学习不可缺少的能力及早培养能促进左脑语言中枢的形成。

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二:听天气预报

一、【课程名称】:听天气预报

二、【课程目标】:训练宝宝语言的模仿能力

三、【课程准备】:电视或广播

四、【课程课时】:15分钟左右

五、【课程内容】:大人每天都有听天气预报的习惯,宝宝也喜欢凑热闹。天气预报的词儿经常重复,可让宝宝跟着说,如“北京晴”“上海阴”“南京有雨”……。宝宝知道了有太阳就是晴天没有太阳就是阴天。这些地名每天都重复就像熟人一样,宝宝听多了自然喜欢跟着说。个别记性好的宝宝可能还会记住“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等长的名字,这都是经常听天气预报的结果。有些宝宝更爱听某段广告词,甚至会跟着广告说“我喜欢”等。

家长要特别注意,电视有辐射场,千万不要让宝宝长久停留在打开的电视机前玩耍,以免宝宝长久受到辐射。

六、【课程建议】:宝宝除了跟着大人学习以外,还可以跟着电视、录音、广播等媒体学习语言。除了天气预报以外,经常重复的广告词也是宝宝学习的对象。只要宝宝能跟着说任何词汇,大人都应不断鼓励他,宝宝会更积极地学习语言。大人一定要每天同宝宝说话,加强沟通,不能仅用模仿媒体来代替对话。

语言能力提高训练三: 悲喜木偶

一、【课程名称】:悲喜木偶

二、【课程目标】:发展语言能力,延伸认知和模仿能力。

三、【课程准备】:两个木勺

四、【课程课时】:不限

五、【课程内容】:教师指导家长找两个木勺,用标签在一个上面画个笑脸,另一个上面画哭脸。家长坐在椅子上,把宝宝抱在膝上。举起笑脸木勺,说一些开心事:“啊,多好的天气。你真是个乖宝宝。”举起“哭脸”木勺并相应转换语调。宝宝最喜欢听“呜呜”、“哇哇”这样的声音了。

六、【课程建议】:问问宝宝喜欢开心的还是伤心的声音,给宝宝一个木勺,鼓励宝宝也来说点什么。要积极热情地回应宝宝发出的任何声音。

语言能力提高训练四: 换、换、换

一、【课程名称】:换、换、换

二、【课程目标】:通过改变语调和语速可以刺激学习语言

三、【课程准备】:在宝宝刚开始学着说话时,重复他们发出的声音。

四、【课程课时】:5分钟

五、【课程内容】:教师指导家长一边给宝宝穿衣服,一边用两到三个词的简单句子谈谈你正在做什么,如一边换衣服,一边说:“换、换、换”或“换衣服”这样的话。家长变换说话的节奏。可以快速或慢慢的说:“啦、啦、啦,我爱你。”

六、【课程建议】: 通过学宝宝说话,同时添入一两个词,家长可以帮助宝宝学习语言。

大运动训练能力一:扶栏上楼梯

一、【课程名称】:扶拦上楼梯

二、【课程目标】:训练宝宝身体适应高空平衡的能力

三、【课程准备】:楼梯

四、【课程课时】:15分钟左右

五、【课程内容】:大人单手牵着宝宝,让宝宝用另一只手扶着楼梯的扶栏,双足交替踏上一级台阶,待宝宝站稳后,再迈另一级台阶,大人要特别耐心,上每一级都要待宝宝双腿站稳后再上另一级。可以在家附近的楼梯练习,也可以在过街天桥的楼梯练习。大人牵着宝宝上一级就数“1”,上两级数“2”,一般到平台经常是8~9级。每天练习,不但学会了上楼梯,也学会了数数。

六、【课程建议】:大人要放手让宝宝学会自己扶栏上楼梯,找机会多让他练习。有些宝宝在一个月之内就能自己扶栏上楼梯而不用大人牵着走。学上楼梯是会走之后进一步练习的第一课,如果宝宝还未会独走,要先练习走路再学上楼梯。大运动训练能力二:退后走

一、【课程名称】:退 后 走

二、【课程目标】:训练宝宝本体感觉和逆向前进的能力

三、【课程准备】:拖拉玩具

四、【课程课时】:15分钟

五、【课程内容】:把拖拉玩具放在宝宝前方,让宝宝拉着它退后走。大人要在宝宝的后面指导,让宝宝听到大人的声音,使他有安全感,这样宝宝才能安心地练习退着走。当宝宝听到大人的提示牵着拖拉玩具后退时,会先用双手向旁边试探,同时用脚小心接触路面,用全身各部位送来的信息指导着退后走,这些感觉称为本体感觉。平时人们的许多习惯的技巧,如开车时突然刹车,手足的协同动作,人在弹琴、打字时手眼准确的操作以及盲人走路都是靠本体感觉完成的。让宝宝用身体各部位的感觉来指导自己的行动,锻炼本体感觉,对将来技巧练习是有好处的。

六、【课程建议】:如果宝宝的本体感觉良好,他就比较有信心,能听从大人的口令逆向走。如果本体感觉不良就没有信心不敢向后走。练习也可以在晚上不开灯时,凭记忆到厨房、厕所拿东西。在黑暗中取物靠的也是本体感觉,不过是向前走。平时也可以在空的房间或大院子里练习向后走,使全身感觉和运动协同,这也是一种感觉统合练习。

大运动能力提高训练三: 磨豆浆

一、【课程名称】:磨豆浆

二、【课程目标】:提供身体的触觉刺激以及对身体协调能力运用的能力。

三、【课程准备】:觉醒状态下

四、【课程课时】:不限

五、【课程内容】: 教师指导家长坐位,宝宝仰躺着,脚朝向大人,家长用手抓住宝宝的双脚,两脚掌相对并相互呈磨豆浆样运动。

“一、二、三、四”两脚掌顺时针方向磨动;

“五、六、七、八”两脚掌逆时针方向磨动;

“二、二、三、四”两脚掌上、下磨动;

“五、六、七、八”两脚掌往外翻。

六、【课程建议】: 当宝宝熟悉了脚掌磨豆浆的动作后,可以用大人的两手(或两脚)与宝宝的两脚掌相顶着做磨豆浆的动作。也可以家长引导做磨豆浆动作过渡到由宝宝引导做磨豆浆的动作。

大运动能力提高训练四: 够取玩具

一、【课程名称】:够取玩具

二、【课程目标】:发展感知觉以及大运动和思维能力。

三、【课程准备】:宝宝喜欢不怕摔的玩具、一根宝宝能握住的根子。一张桌子、一把椅子。

四、【课程课时】:不限

五、【课程内容】:教师指导家长将准备好的玩具给宝宝玩。突然将宝宝的玩具拿走,房子宝宝够不着的桌子上。鼓励宝宝想办法拿到玩具,可以用根子把玩具拨到近处,可以用棍子把玩具拨到地上,可以绕到离玩具近的桌子那一边,也可以站到椅子上够取玩具。

六、【课程建议】: 鼓励宝宝用多种方式够取玩具,锻炼宝宝的多元智能的发展。

精细动作训练一:配瓶盖

一、【课程名称】:配 瓶 盖

二、【课程目标】:训练宝宝对大小的评估能力

三、【课程准备】:3个大小不等的瓶子

四、【课程课时】:15分钟

五、【课程内容】:大人拿3个大小不等的瓶子,拧开盖子散乱地放在桌上,让宝宝自己找合适的盖子扣到瓶子上,暂时不要求宝宝拧上螺旋口。也可以找一些大小不同的盒子,让宝宝自己练习配上盖子。有的宝宝会用眼睛估量,有的宝宝经过动手试试才能找到适合的盖子,多做几次眼睛的估量就准确了。

六、【课程建议】:配瓶盖可以通过目测,也可以通过动手去试。多数宝宝目测能力都很好,可以直接拿大盖配大瓶,拿小盖配小瓶。少数宝宝要用手去试,总结出规律后,才会目测。宝宝认识了大和小,在配瓶盖时又学会了“中间”这个词。会比较大中小,懂得了3个层次,对宝宝来说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精细动作训练二:投硬币

一、【课程名称】:投 硬 币

二、【课程目标】:训练宝宝手眼协调的精确度和认识方向的能力

三、【课程准备】:若干硬币、一个存钱罐

四、【课程课时】:10分钟左右

五、【课程内容】:准备若干硬币和一个存钱罐。大人先作示范将一个硬币顺着窄缝投入罐内,然后递给宝宝一个硬币,让他也投入罐内。宝宝首先要找到窄缝,把左手放在缝口,用右手拿稳硬币,靠着缝口调整方向,最后顺着缝口投入。

孙伯杨在1周岁时曾表演过精彩的投硬币的节目。他是在一次偶然的把一角钱放入存钱罐里时被父亲发现的。当时爸爸用鼓励的眼光让他多次练习投硬币,使他越来越准确,在周岁生日会时做了精彩的表演。

六、【课程建议】:精细动作需要反复的练习,练习的机会多了自然就熟练了。手指的精细技巧与肌肉的神经分布和肌肉本身生长的顺序密切相关,只有在1岁前后,宝宝学会投球入瓶之后才可开始做这项训练。

精细动作提高训练三: 搭火车

一、【课程名称】:搭火车

二、【课程目标】:发展手的技巧

三、【课程准备】:方块积木3—5个

四、【课程课时】:不限

五、【课程内容】:教师指导家长说:“搭火车啦!”家长扶着宝宝的手,将地一块积木摆好,同时说:“这是第一节车厢。”将第二块积木放在第一块积木的后面,同时说:“这是第二节车厢。”“请小朋友将第三节车厢挂好。”让宝宝独立将第三块积木放在第二块积木的后面。

六、【课程建议】: 练习几次后,扶着宝宝的手再拿两块积木叠在一起,放在第一块积木的前面,同时说:“火车头来了。”“呜………火车开了!”扶着宝宝的手,放在最后一块积木的后面,向前推动火车.根据宝宝的能力,让宝宝独立完成.

精细动作提高训练四: 金字塔

一、【课程名称】:金字塔

二、【课程目标】:发展手的技巧,锻炼精细动作的延伸。

三、【课程准备】:方块积木组合

四、【课程课时】:不限

五、【课程内容】: 教师指导家长教宝宝将三块积木排成一排,积木之间要留一定的空隙,教宝宝将两块积木架在第二层,每块积木骑跨在相邻的两块积木的空隙上,教宝宝将一块积木架在顶层,并骑跨在相邻的两块积木的空隙上。

六、【课程建议】:推到积木,让宝宝自己独立试一试。

交往能力训练一:见人蹦跳

一、【课程名称】:见人蹦跳

二、【课程目标】:宝宝对人的欢迎程度

三、【课程准备】:地垫

四、【课程课时】:15-20分钟

五、【课程内容】:父母下班回家,大多数宝宝就会从地垫上,扶着东西站起来蹦跳表示欢迎。午睡起床后,常常扶着小床的床栏不停地蹦跳,等着大人拿吃的来。在亲子园里常常有—个宝宝在蹦跳,就会引起一大群宝宝都扶着围栏蹦跳。蹦跳是表示快乐的方式。

六、【课程建议】:宝宝会用笑、招手、叫和蹦跳来表示对亲人的欢迎。欢迎的程度与宝宝的性格有关。

交往能力训练二:玩毛巾球

一、【课程名称】:玩毛巾球

二、【课程目标】:训练宝宝与人配合

三、【课程准备】:浴巾、球

四、【课程课时】:10分钟

五、【课程内容】:准备一条浴巾,妈妈和宝宝分别拿着毛巾的两端,把皮球放在毛巾当中,两人同时活动毛巾的两个角,使皮球在毛巾里滚动,还可以抛起来再接住,不要把球滚地上。

六、【课程建议】:宝宝习惯与亲近的人配合,换一个人,宝宝就需要重新适应,所以在测试时最好让宝宝同亲近的人一起来玩。

交往能力提高训练三: 洗东西

一、【课程名称】:洗东西

二、【课程目标】: 锻炼听从命令的习惯,发展交往能力。

三、【课程准备】:一个小盆、一桶水、小手绢、玩具。

四、【课程课时】:15分钟

五、【课程内容】: 宝宝天生就喜欢玩水,教师可以指导家长给宝宝准备一盆温度适宜的水,给宝宝一条小手绢或是可以洗的小玩具放到盆里洗。家长要在旁边指导宝宝怎样取洗,让宝宝学会听从家长的命令,所有的东西洗完以后,家长要命令宝宝结束游戏。

六、【课程建议】:可以让宝宝在洗澡的时候进行,以免让宝宝拖延洗东西的时间。不要在天气凉爽的时候给宝宝做这个游戏,时间也不易过长。以免宝宝过分喜欢而布听从命令了。

交往能力提高训练四: 我的和你的

一、【课程名称】:我的和你的

二、【课程目标】:让宝宝知道哪些东西确实是自己的,哪些东西是你的,能更容易分清“我的”和“你的”这两者的不同。

三、【课程准备】:收集家长的东西——钱包、梳子、眼镜,把它们和宝宝的东西混在一起。

四、【课程课时】:5分钟

五、【课程内容】:教师指导家长对宝宝说:“把我的眼镜拿给我,好吗?”当宝宝给家长拿来了,家长要说:“谢谢你,这是我的眼镜。它是我的。”然后继续用剩下的东西做这个游戏。

六、【课程建议】: 据说,幼儿的生活哲学是:“我的东西是我的,你的东西是我的,他的东西是我的。”让宝宝学习分清我的和你的是一种温和的方法,鼓励宝宝多尝试和别人分取物品。

自理能力训练一:抱娃娃坐盆

一、【课程名称】:抱娃娃坐盆

二、【课程目标】:训练宝宝的自理能力

三、【课程准备】:便盆、娃娃

四、【课程课时】:10-15分钟

五、【课程内容】:先给娃娃准备好一个便盆,妈妈提醒宝宝,娃娃要尿尿了。让宝宝抱娃娃尿尿,告诉宝宝替娃娃把裤子扒下来,让娃娃坐在盆上。尿完之后,看宝宝是否会把娃娃裤子提好,把娃娃放回原处。同时大人也提醒宝宝是否也要去坐盆。抱娃娃坐盆的游戏就是让宝宝记住尿前拉下裤子,尿后把裤子提好。

六、【课程建议】:聪明的宝宝会把所有衣服都提起再扒下裤子坐盆。待坐盆完毕,除了提好裤子外,还会整理好衣服。如果宝宝学会了这些步骤,自己就可以坐盆了

自理能力训练二:照镜子扒饭粒

一、【课程名称】:照镜子扒饭粒

二、【课程目标】:宝宝手眼协调和理解镜中位置的能力

三、【课程准备】:镜子

四、【课程课时】:吃饭时(10-15分钟)

五、【课程内容】:宝宝自己吃饭时,经常会把饭粒粘到脸上。大人准备一面镜子拿给宝宝看,宝宝把脸上饭粒扒下来。经过几次照镜子,宝宝就懂得了,吃饭时要保持清洁,不让饭粒粘到脸上。

六、【课程建议】:宝宝开始看到镜子时,虽然知道自己的脸上有饭粒并作出马上扒下的动作,但是宝宝的手不容易摸到饭粒,一是手眼协调不良,二是不会从镜中的影子去估量实际的位置。如果宝宝经常照镜子,估量位置就会容易得多。

自理能力提高训练三: 拉绳子

一、【课程名称】:拉绳子

二、【课程目标】:锻炼宝宝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准备】:婴儿椅、玩具、一根绳子。

四、【课程课时】:不限

五、【课程内容】:教师指导家长让宝宝坐在婴儿椅上,喜欢玩玩具,喜欢把东西扔到地板上。注意:绳子不要过长,以免缠住宝宝。这时家长引导宝宝发现用绳子把玩具拉回来也是一个挑战,家长鼓励宝宝发现这个动作可以让玩具再回来会非常高兴,慢慢的让宝宝自己尝试着去做。

六、【课程建议】:对宝宝来说,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是非常愉快的,当宝宝用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时,他会更加努力探索新的技能,家长要经常给宝宝创造自理能力的条件,给宝宝提供合适的条件和环境。

自理能力提高训练四:关心别人

一、【课程名称】:关心别人

二、【课程目标】:生活自理是指儿童在不依赖他人的帮助下,每天必须进行的最基本的动作,主要包括穿衣、进食、个人清洁、如厕等自理能力。自理训练和认知、体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因而应根 据每个孩子的实际发育水平选择时机,训练越及时,效果越明显。用关怀的动作 表示情感,照料娃娃以培养同情心。

三、【课程准备】:玩玩、奶瓶、衣服、小手绢

四、【课程课时】:不限

五、【课程内容】:教师指导家长让宝宝模仿母亲照料自己那样,给宝宝做示范,说:“看看娃娃是否饿了,冷了,有什么需要。”家长用语言指导宝宝说:“看看娃娃哭了没有,去安抚娃娃不要哭了。”“看看娃娃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好痛苦,安慰安慰娃娃,帮娃娃减少痛苦。”

六、【课程建议】:不要反对男孩子玩娃娃,每个孩子都会喜欢拟人的娃娃和拟人的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宝宝   积木   课时   课程内容   课程名称   大人   课程目标   家长   娃娃   红色   玩具   东西   能力   课程   建议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