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粪工”许家印的颓败,起于挖粪时


“挖粪工”许家印的颓败,起于挖粪时

“挖粪工”许家印的颓败,起于挖粪时

文|胡慕之

许家印,自幼就深谙关系之道,且很能放下身段。

高中毕业后,他休学在家,为了能走出高贤乡那个破败的贫困村,他积极响应号召学工学农。

那时,女拖拉机手梁军在全国火得像网红,许家印心向往之,把梁军当偶像。

“挖粪工”许家印的颓败,起于挖粪时

当上拖拉机手不仅代表着荣誉,还意味着能告别乡村,去往城市。

为了能过上梦寐以求的城市生活,许家印拎上两瓶好酒,打算和主管拖拉机手任免权的村书记,不醉不归。

村书记喝到朦胧,却依然不松嘴。

许家印红着眼,祭出杀手锏:我愿意掏大粪。

“挖粪工”许家印的颓败,起于挖粪时

小许一家其实相当根正苗红。

他父亲是抗战老兵,当过骑兵连连长。因战负伤后回到老家休养,担任了当地的仓库保管员。

建国后,他爹还被政府嘉奖过。

“挖粪工”许家印的颓败,起于挖粪时

尽管他爹对服务基层,甘之若饴。但许家印却反向而行,绞尽脑汁逃离农村。

他自幼丧母,跟着奶奶长大,可能因缺少母爱,脾气又臭又倔。

他爹是老派的中国式父亲,对他甚少关心。唯一做对的事是没让他的学业中道崩殂。

但小许的求学之路甚是艰难。

“挖粪工”许家印的颓败,起于挖粪时

上小学时,他所在的学校没有课桌,只能砌几张泥巴桌让学生用。

上中学时,他要走几十公里的路带着窝窝头去上学。夏天走到学校,窝窝头都发霉了,他就用水冲冲再吃。

高中还没上完,他又因为家里穷被迫辍学,是他的语文老师力挽狂澜,才让他完成学业。

高考恢复后,许家印报了清华,没考上。村里人看见他就说风凉话,叫他“许清华”。

“挖粪工”许家印的颓败,起于挖粪时

第二年再考时,他把目标降低到武汉钢铁学院。熬了5个多月,瘦到90斤,最终以周口市第三的成绩被录取。

这一次,叫他“许清华”的人没了,逢人见他都眉开眼笑,说老许家祖坟上冒了青烟。

小许当年想逃离农村,源于初中时,和同学的一次“县城一日游”。

这次“一日游”给小许内心带来极大震撼,他第一次看到了城市和农村的巨大差距。

那一晚,他和同学们没地方睡觉,只好在县城的马路牙子上睡了一夜。

但不知为何,那一晚的许家印,睡得特别香甜。

“挖粪工”许家印的颓败,起于挖粪时

可大学并没有让许家印,实现“鲤鱼跃龙门”般的飞跃。

他在人堆里有点不起眼,甚至可以说是毫无特殊之处。

他学习成绩一般,交际能力也一般。

“挖粪工”许家印的颓败,起于挖粪时

马云上大学时已经显山露水,当上了杭州学联主席;而许家印只是班里的卫生委员,负责打扫班级卫生。

直到上大二时,老师觉得许家印老实能吃苦,才提拔他当了学生会的仓库保管员,负责看管扫帚、黑板擦等公共财物。

但小许一直都有一颗想暴富的心。

小学时代,他曾跟着老爹去镇里卖“柳树”,后来又看到邻居往村里倒卖石灰赚钱。

小许看得心痒,也进了一批石灰想在村里倒卖。可他因为穷,长期营养不良,长得又低又瘦。

他拉着装满石灰的小推车还没进村,就翻了车,撒了一地。

“挖粪工”许家印的颓败,起于挖粪时

小许“望灰兴叹”,哀怨自己不光穷,还手无缚鸡之力。

上大学时,他只有一套黄军装还像点样。那时,小许就已经很有“偶像包袱”。

每天晚上,他会把这套唯一像样的衣服洗净,第二天早晨接着穿。

有时遇到第二天下雨,衣服没晾干,他就只能穿着湿漉漉的衣服去上课。

“挖粪工”许家印的颓败,起于挖粪时

贫穷激发了小许人生中的第二次“创业”,他发现武汉的苹果又贵又难吃,于是动了把家乡苹果倒卖到武汉的念头。

小许还拉了几个同学下水,但这桩生意还没开始就以失败告终。因为当时的物流运输还不发达,周口的青苹果运到武汉,全成了烂苹果。

小许不光没挣到钱,还搭进去不少生活费,日子过得愈发紧迫。

但小许从不亏待自己的嘴,他极爱吃学校门口的热干面,还因此被学校老师批评:你一个拿助学金的穷学生,怎么能吃一毛钱一碗的热干面呢!

“挖粪工”许家印的颓败,起于挖粪时

除了这两次不成功的“创业”经历,小许的学生时代一直过得中规中矩。

唯一一次出格经历,发生在大学快结束时。

那一年,郎平在排球世界杯上逆风翻盘拿到冠军。

小许和同学们围坐在电视前,越看越激动。某位同学忽然腾地站起,一溜烟冲进小许负责管理的仓库,拿出数把扫帚就地焚烧,拉着一群人围着火堆又蹦又跳。

小许刚开始想阻止,后来看到同学们情绪正高,也没再说话。

“挖粪工”许家印的颓败,起于挖粪时

这种“识时务,知进退”的性格,后一度成为小许创业成功的不二法门,却也为日后恒大的危机,埋下伏笔。

“挖粪工”许家印的颓败,起于挖粪时

从武汉钢铁学院毕业后,小许被分配进舞阳钢铁厂工作。

毕业第二年,他就被提拔为热处理车间主任,一干就是九年。

“挖粪工”许家印的颓败,起于挖粪时

那时,小许已经有一套独属于自己的人生哲学,他信奉“宁当鸡头,不当凤尾。”

同大学时期的默默无闻不同,舞钢期间的小许相当高调。

为了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刚进厂,他就颁布了“生产管理300条”。

其中有一条著名的“150度考核法”,既工人工作时,身体打开的幅度不能超过150度,超过就算在旷工睡觉。

“挖粪工”许家印的颓败,起于挖粪时

条例刚颁布时,哀嚎声一片,不少已经懒散惯的老工人对小许的铁血管理心存不满。

但那时的小许,就懂得如何打造利益共同体。

工人们的工作效率提高后,他积极变卖工厂的生产废料,为工人谋福利。

工人们拿了钱,得了好处,也就闭了嘴,转去拥护小许的管理。

尽管是双赢的结果,但今时不同往日,哪怕是生产废料,也不能随意变卖。

许家印因此事丢了“舞钢”的铁饭碗,只好只身前往深圳谋生。

“挖粪工”许家印的颓败,起于挖粪时

小许那时已是处级干部,但丢了“铁饭碗”,他也只能同众多应聘者一样,拿着简历在挤拥不动的人才市场里,和职场菜鸟同台竞技。

可悲的是,小许连续投了几天简历都一无所获。直到一位朋友提醒说:你简历写太长了,两三页就够了,你这三十多页的简历老板哪有时间看,

小许这才如梦初醒,修改简历后,再次唤起斗志。

终于,一家名为“中达”的连锁酒店品牌,向小许伸出橄榄枝,录用他当商店业务员。

“挖粪工”许家印的颓败,起于挖粪时

小许不敢挑三拣四,“识时务”的性格再次得到发挥。

他明白丢了舞钢的铁饭碗,自己已无回头路,人也变得异常谦虚低调,连做保洁的阿姨也被他亲切地唤为“师傅”。

好在,他曾经积累下的人脉资源在此时发挥了作用。

一位相熟的好友让了一笔生意给他,让他为公司赚下10万利润,他也因此被提拔为办公室主任。

“挖粪工”许家印的颓败,起于挖粪时

虽然小许丢了舞钢的铁饭碗,却把在舞钢的关系资源发挥到了极致。

第二年,他建议老板成立了一家名为全达贸易的子公司,与自己曾经的单位舞阳钢铁厂展开合作,自己也顺理成章升任全达贸易公司老总。

刚刚下海两年,小许就在市场里挪转腾移,步步高升,一年一个脚印,成了“总”。

那时,已成了许总的家印老弟,却依然被迫和老婆两地分居,暂住在公司一间由厨房改建出来的卧室里。

老板看他可怜,主动说给他掏钱租个两居室,让他把老婆孩子接过来。

许家印这才得以和老婆孩子团聚。

“挖粪工”许家印的颓败,起于挖粪时

但他不舍得花钱多掏电费,深圳的夏天闷热潮湿,他儿子只能蹲在别人家门口的门缝旁,感受空调的凉意。

这种状况直到许家印再次高升,成为“广州鹏达房地产公司”老总后才有了改观。

那一年,许家印被中达集团调配到广州,开发广州的房地产市场。

但集团却没有太多财力上的支持,只身来到广州的许家印只好白手起家,四处拉关系找贷款。

“挖粪工”许家印的颓败,起于挖粪时

在许家印的运筹帷幄下,一家银行终于答应提供2000万的贷款作为启动资金。

资金有了,办公场地还是个问题。那时,许家印一行几人都蜗居在一套出租屋里,办公和生活全在出租屋里解决。

为了有个像样的办公地点,许家印下血本在某豪华酒店开了一间总统套房,专门用作接待客户。

此后,他动用贷款资金,收购了一家公司,成功拿下其名下一块土地的使用权。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此时,许家印再次展现出自己惊人的运作能力,用不到一年时间就盖完了房地产开发需要的108枚公章。

至此,让许家印腾飞的“珠岛花园”项目,正式启动。

“挖粪工”许家印的颓败,起于挖粪时

彼时,广州的其他地产商都热衷于销售大户型,许家印不按常理出牌,主推“小面积,低价格”的小户型。

由于价格低,珠岛花园项目一经推出就遭遇疯抢。

珠岛花园项目一期结束时,已为中达集团创造了超亿元的利润。而此时,许家印的月工资依然仅仅只有3000元。

“挖粪工”许家印的颓败,起于挖粪时

心有不甘的许家印,跑去找中达老总谈判,要求把三千元的月工资涨到一万。

中达老总是个“铁公鸡”,只同意涨到五千。

许家印早有预计,顺势辞职,扭头就成立了一家名为“恒大”的新地产公司。

“挖粪工”许家印的颓败,起于挖粪时

有珠岛花园的经验在前,许家印如法炮制,很快就又拿到了一块待开发土地,搞起了“金碧花园”项目。

这一次,已深谙房地产营销之道的许家印,深刻诠释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个成语的含义。

金碧花园项目还未动工,他就下令在售楼中心外围修建起30多处绿化景观,还修建了当时广州最大的音乐喷泉。

购房者被音乐喷泉的壮景美得七荤八素,抢着向老许扔钞票。

“挖粪工”许家印的颓败,起于挖粪时

金碧花园项目大获成功,老许像是一夜之间坐上了财富飞跃的快车道,从身价3000到身价过亿,他用了短短不到三年。

收获巨额财富后,曾有媒体采访老许,问他的成功之道。面对记者,老许语重心长:要老老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人。

老许话音还未落,金碧世纪花园项目就出了幺蛾子。其中心广场因施工质量存在问题,遭业主维权声讨。

那一年,老许正谋划带领恒大走出广州,布局全国。

为了挽回声誉,老许带领一众恒大高层领导奔向金碧花园,抡起铁锤就开砸,以此明志。颇有点当年张瑞敏带人砸冰箱的意思。

“挖粪工”许家印的颓败,起于挖粪时

金碧花园之后,老许和恒大一路顺风顺水,没过几年就发展到了快上市的地步。

彼时,老许的成功之道里除了“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其实还有一条,“现金为王,保证现金流稳定”。

但此成功之道,在2008年恒大遭遇经济危机,不得不暂缓上市后,就有了改变。

那一年,身陷囹圄的恒大,被刘銮雄、李嘉诚、杨受成等一众大佬出手相助。在资本运作下,恒大逆风而行,成为当年为数不多成功上市的公司。

再次面对记者镜头的老许,看起来依旧谦逊有礼,却已然压不住眼神里的得意。他挥着手,铿锵有力地讲述出恒大能成功扩张的关键因素:

一是资源调配,二是资本运作。

“挖粪工”许家印的颓败,起于挖粪时

这次违背主流的逆风翻盘,显然给了老许自己能“逆天改命”的错觉。

2017年之后,在舆论多次号召房地产“去杠杆,降库存”的趋势下,老许却层层下注,杠杆越加越高,库存越积越多。

虽说老许当年面对记者,亲口说出的成功之道:“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听上去更像个笑话。

可那时的老许,好歹还知道“人间正道是通途”。

张瑞敏曾经说过一句名言:站在风口上了,猪都能飞起来。

而老许,显然已经忘了自己不是一只天生会飞的猪。

“挖粪工”许家印的颓败,起于挖粪时

从年轻时,想方设法靠挖大粪离开农村。到中年创业时,靠金玉其外的绿化景观装点门面。

老许的一生,似乎从未践行过“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的成功之道。

而恒大的颓败,似乎在这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舞阳   拖拉机手   舞钢   铁饭碗   颓败   金碧   学时   逆风   武汉   广州   石灰   工人   当年   简历   花园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