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无双国士,张爱萍痛致悼词,杨振宁撰文怀念

中国人没有人不知道邓稼先,就像没有人不知道原子弹。

邓稼先留学美国期间,成绩斐然,被称为“娃娃博士,颇受美国人优待。新中国成立后,邓稼先的爱国之心怦怦直跳,第二年就毅然决然回到祖国投身于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

1957年,老同学杨振宁凭借在美国取得的科研成果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听到消息后,邓稼先只替他感到高兴,并没有一丝后悔。

邓稼先:无双国士,张爱萍痛致悼词,杨振宁撰文怀念

1958年,国家决定要放一个“大炮仗”,参与者要扎根戈壁滩,与外界断绝联系。钱三强找到女儿才四岁、儿子才两岁的邓稼先,他没有丝毫犹豫,兴奋地彻夜难眠。

茫茫戈壁滩多了一个邓稼先。妻儿父母只知道他在工作,在哪里、做什么、什么时候回来都一无所知,没想到这种聚少离多持续了整整28年。

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妻子许鹿希没有等到丈夫归来。1967年6月,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许鹿希还是没有等到政府归来。

1985年,从工作岗位上退出的邓稼先已经重病缠身,结束了和许鹿希27年的生离,却在第二年就不得不面对死别。临终前,国家公开了他的名字。

邓稼先:无双国士,张爱萍痛致悼词,杨振宁撰文怀念

许鹿希是悲痛的,才等到他归来,就永远不再拥有他。儿女是悲痛的,才当面喊了爸爸,就永远没有了爸爸。人民是悲痛的,才知道英雄是谁,就永远失去了英雄。

痛失国士,张爱萍将军悲痛不已,写下一首悼词悼念英雄的一生:

踏遍戈壁共草原,

二十五年前,

连克千重关,

群力奋战君当先,

捷音频年传。

蔑视和讹诈,

华夏创新篇。

君视名利如粪土,

许身国威壮河山。

哀君早辞世,

功勋泽人间。

“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邓稼先是真的国士。

生命的最后时刻,杨振宁回国探望老同学。

“研究原子弹,国家究竟给了你多少奖金,值得把命都搭上?”杨振宁看着被病魔折磨得不成样子的邓稼先,心疼得流泪。

邓稼先笑着说,“十块钱。原子弹十块钱,氢弹十块钱。”

邓稼先:无双国士,张爱萍痛致悼词,杨振宁撰文怀念

1996年,邓稼先逝世十周年之际,杨振宁撰写了《邓稼先》以表怀念,平淡笔触下蕴含的君子之交、惺惺相惜令人动容,正如文中所说,“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杨振宁提到,1971年,自己回国时曾向邓稼先求证美国物理学家寒春是否参加了原子弹研制,临别时邓稼先托人带来一封回信,说他已证实了,1959年底以后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

邓稼先:无双国士,张爱萍痛致悼词,杨振宁撰文怀念

邓稼先的回复让杨振宁极为触动:

“一时热泪满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相信,邓稼先回信时内心一定极为平静,他一定会为民族感到自豪,他一定没有为自己感到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国士   氢弹   戈壁滩   悼词   国威   粪土   河山   原子弹   块钱   美国   回信   名利   悲痛   中国   英雄   国家   张爱萍   杨振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