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钏之死,宝钗那段话,堪称职场危机处理教科书


金陵十二钗里,每个人都有非常鲜明的性格特点,比如黛玉之清高,凤姐之泼辣,探春之精干,迎春之懦弱……



而宝钗却似乎最让人琢磨不透,有时候她仿佛温暖如春,有时候却又似乎真如诗中所说,冷得像“高山名士晶莹雪”。



尤其是丫鬟金钏投井自尽后,宝钗安慰王夫人的那段话,一直被读者诟病,觉得她冷漠无情:



“姨娘是个慈善人,固然是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者是在井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



“姨娘也不劳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她几两银子发送她也就尽主仆之情了。”



最后,王夫人说没有合适的衣服装裹金钏时,她说自己刚好有,直接拿来岂不省事。



看起来确实是冷冰冰的。



金钏之死,宝钗那段话,堪称职场危机处理教科书



那么,宝钗究竟是一个温暖亲切的小姐姐、还是冷若冰霜的冷美人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宝钗平时是怎么对人的吧:



1、 对人:用善意和暖意,去温暖和帮助别人。



湘云性格直爽,有一次心血来潮,提出由自己来主办下次诗社,却完全没考虑自己手头并不宽裕,而组织一次诗社,吃喝玩乐都要花钱。



大观园里和湘云关系好的姐妹不少,可湘云的境遇,她们虽有耳闻,却谁也想不到那么具体,当湘云提出组诗社时,她们就都兴高采烈地同意了。



唯有宝钗觉察出了湘云的不容易,知道以湘云的经济能力,办一次诗会,很可能让她捉襟见肘。



但她也并没有因此直接反对,而是晚上邀湘云来蘅芜苑,真诚地帮她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自己哥哥那里刚好有别人送来的螃蟹,要几篓来就行,再到铺子取点酒水、备点果品,诗社的吃喝问题就解决了。



而湘云作为组织者,她的任务还是很重要:要把诗题拟得清新雅趣,把诗社的气氛搞得热闹好玩。



这就是宝钗的体贴之处:既帮湘云解了燃眉之急,把诗社热热闹闹地开起来,又恰到好处地顾全了她的面子。



难怪湘云后来成了宝钗的忠实粉丝,说:我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


金钏之死,宝钗那段话,堪称职场危机处理教科书



对其他姐妹们,宝钗也都是这样:



黛玉身体不好,她去探望时,建议黛玉每天吃点燕窝,黛玉觉得自己寄人篱下,不好成天要这要那的惹人烦,宝钗便安排人,每天给黛玉送燕窝。



邢岫烟来到大观园,这么多姐妹里,唯有宝钗留意到她衣着单薄,私下里问明原因后,悄悄让人帮着赎回棉衣,并说再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来找她。



香菱是宝钗哥哥买来的一个小妾,地位卑下,香菱被金桂欺负,本来不该她这做小姑子的操心,但她却毫不犹豫地充当保护者,把香菱要到自己身边保护起来……



宝钗待人,就是这样的妥贴、温暖,而且即使帮助别人,也会把对方的里子面子全都考虑周全。



但是,如此温暖亲和的宝钗,为什么在金钏这件事情上,就突然变得冷酷无情了呢?



那是因为宝钗对事,和对人的态度完全不同。



金钏之死,宝钗那段话,堪称职场危机处理教科书


2、 对事,冷静理智,不滥用情绪



说回金钏之死,试想一下,假如宝钗赶去的时候,金钏没死,而是正打算投井、或正被王夫人训斥,她还会是这样冷冰冰的处理方式吗?



不会的,看看她平日里待人的态度就知道,她一定也会像一个大姐姐一样,去劝慰、去开导。



但是金钏已经死了,再悲伤、再怜惜、再哭天抹泪,都已无济于事。



所以此时,在宝钗的思维模式里,这件事的处理对象,就由“对人”变成了“对事”。



对人,宝钗一直是像春天般温暖、可亲。



而对事,她就会变成“高山名士晶莹雪”,冷静、通透,不掺杂太多感情,只考虑事情该怎样处理最有利。



金钏投井的原因,虽然王夫人并没直接告诉宝钗,但在贾府这人多嘴杂、没有秘密的地方,宝钗在来之前,肯定就已经大概了解了:



金钏和宝玉调笑,挑逗宝玉“我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这会子可吃不吃了?”而且,她还教唆宝玉“去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



金钏的这些行为,别说是礼法森严的封建豪门,就是放到现代,普通人家的母亲,听到有人给自己儿子说这些话,也是会抓狂的吧?



所以爱子心切的王夫人一怒之下,打了金钏一个耳光,并撵回家去。回家后,金钏想不开、投井。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件事如果实话实说,一旦传出去,一则金钏名节有失,二则宝玉也并不光彩,三则王夫人要落个刻薄寡恩的名声,四则从贾府到金钏的家人,名声都可能会受影响。


金钏之死,宝钗那段话,堪称职场危机处理教科书


而宝钗用短短一段话,就把事情料理得清清楚楚:



首先说金钏不会是自己投井的,而应该是出去贪玩,自己不小心掉下去了。



这个说法看似冷酷,其实是一举多得,既安慰了王夫人,也全了金钏的名节,宝玉、贾府、金钏家人的名声也都不会受影响;



接下来,宝钗说的就是具体的处理事宜了:先是建议多给点银子,金钏已死,无法挽回,多给她家人一点抚恤金,也算是给亡人及家人的一点安慰吧。



然后王夫人说,没有合适的新衣服给金钏装裹,宝钗马上说自己刚好做了两身,直接拿来就好。



贾府家大业大,人多口杂,是非更多,既然已经出了这种事,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处理,以免节外生枝。



因此宝钗不顾忌讳,拿自己的衣服去,也是为了尽快让金钏入土为安、整件事情尘埃尽快落定,不要再拖泥带水,惹出更多是非。



面对金钏投井这个突发事件,宝钗就像一个训练有素的职业经理人,给出的处理方案,充分考虑了各方面因素,简单利落又滴水不漏,即使放到今天来看,也堪称是职场处理突发事件的教科书。



金钏之死,宝钗那段话,堪称职场危机处理教科书


这就是因为,宝钗对事的态度是“冷”,冷静思考,理智分析,将已经不可挽回的悲剧,尽可能地往相对较好的方向去引导。



因此,宝钗的冷与热,并不绝对,主要是看,她面对的是人,还是事。



温和善良固然是做人之根本,但如果遇事只知道一味地心慈手软、感情用事,最后很可能事情做不好,还害人害己。



但若不管对人对事,一律冷漠无情,那却也未免活得太冰冷、没有人情味,也是枉来人世走一遭。



因此,在我们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不妨学一学宝钗这样的待人处事态度:



待人要“暖”,温和宽容,有善意、有暖意,能体谅别人的难处,并愿意伸出援手,尽自己能力帮别人一把,在这薄情的世界里,做一个温暖的人。



而对事要“冷”,多一点冷静和理智,少一点冲动和感情用事,也许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瞬间就变得简单清晰起来。



简言之,对人温暖,对事冷静,待人以菩萨心肠,对事用金刚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宝玉   高山   姨娘   名节   诗社   名士   教科书   名声   理智   冷静   无情   家人   态度   温暖   姐姐   事情   危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