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说:“出了五服不是亲戚”是何意?五服是指的什么?

老人常说:“出了五服不是亲戚”是何意?五服是指的什么?

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疑问,常听人说自己与某人是亲戚关系,“还没出五服呢”,那么,这个“五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老人常说:“出了五服不是亲戚”是何意?五服是指的什么?

五服其实就是五种丧服。古人是以丧服来表示亲属之间的血缘关系的远近,以及尊卑关系的,从重到轻分别为:

一为斩衰,是用刀剁成的不缝边的很粗糙的生麻布做成的丧服。意思是最亲的人死了,无心讲究,也来不及讲究,仓促而就。比如:父亲死了,他的子女要服斩衰,长子死了、妻子死了父亲和妻妾也要服斩衰,孝期为三年。

二是齐衰,是用缝边的生麻布做成的。

三是大功,是用稍细的熟麻布做成的丧服,孝期为九个月。

四是小功,是用较强的熟麻布做成的,孝期为五个月。

五是缌麻,是用细麻布做成的,孝期为三个月。

老人常说:“出了五服不是亲戚”是何意?五服是指的什么?

李密在《陈情表》中说:“内无五尺应门之童,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功就是孝服,期就是满一年,怪不得课下注释为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外面没有远亲近亲。

五服制遵循如下的原则:

一是父系原则。

在中国古代法律,因父系血缘而发生关系的亲属、即父系宗族中男性成员的配偶,及男性同宗之亲称作宗亲;以母方宗族的亲属及因婚妈而发生关系的妻方亲属,及异姓亲属称作外亲。

通过五服制表现出来的亲属制度,是以父系血缘为中心,以宗族组织为主体的,父系亲属远比母亲和妻子方面即外姓亲重要。

父系的亲属是由本人自身向上、向下向旁各推四世;而母系的亲属向上、下、旁各推及一世,而且外亲与本宗内相应的亲属相比,服制要低得多。

老人常说:“出了五服不是亲戚”是何意?五服是指的什么?

例如,外祖父母与祀父母在血缘上的位置是对等的,然而,为祖父母服丧为一年,为外祖父母服丧要低两级,仅为小功,相当于本宗的伯叔祖父母和未嫁祖姑的服丧等级。

这就意味着,外祖父母在亲属群体中的地位仅与伯叔祀父母及祖姑相等,比祖父母低得多。

唐时有人请加外祖至大功,遭到强烈反对,理由是“圣人究天道而厚祖祢,系姓族而亲其子孙,近则别于贤忌,远则异于禽兽。由此言之,母党比于本族,不可同贵明矣”(《旧唐书服制》)。

在五等服亲制中,祖父母是二等亲,而外祖父母要降二等,仅列四等亲,为舅和姨的服丧也一样,体现的原则是重父系轻母系,重血缘轻姻缘。

老人常说:“出了五服不是亲戚”是何意?五服是指的什么?

二是男尊女卑原则。

男尊女卑、夫唱妇随,是中国封建家族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亲属制度与五服制中明确体现出男尊女卑的原则。

比如,妻子要为死去的丈夫服斩衰三年,而丈夫为死去的妻子则服齐衰一年;妻子要为公婆服斩衰三年,而丈夫只为岳父母服缌麻三月。

又如,妻子对丈夫的亲属,上自高祖,下至玄孙,旁至再从侄女都有服亲,而丈夫对妻子的亲属,只与她的父母发生一定的关系,而体现在五服制中还是最低一等的缌麻,相当于本族内的族伯叔及未嫁祖姑。这一切,充分体现了男尊女卑的特点。

五服制是测定亲属间互相关系的标尺,也界定了家族的范围:凡是同一始祖(高祖)的男性后裔都属同一亲属团体,从一个面反映了每一个人在家庭宗法系统中的地位和等差。

丧服等级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在家族事务中地位的高低。在封建社会,个人抚养义务的轻重、荫庇能力的大小、政治荣誉的得失、法律惩处的宽严、服役的多少继承权的大小,都与亲属的远近亲疏有关,而这种远近亲疏又是以五服制来衡量和确定的

老人常说:“出了五服不是亲戚”是何意?五服是指的什么?

从定罪量刑的角度来说,服制越近,即血缘关系越亲,卑犯尊的处罚越重,尊犯卑的处罚越轻,比如,父亲可以打骂儿子,甚至父叫子亡子得亡,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亲是无罪的,但反过来,儿子要是打了父亲,则要被处死,看来五服制罪的本质是维护家族的等级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丧服   父系   男尊女卑   外祖父   祖父母   宗族   麻布   血缘   远近   亲属   亲戚   丈夫   妻子   父亲   老人   父母   原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