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影坛最伟大的女演员之张曼玉,看过她的电影才算认识她

说起华语影坛女演员就一定绕不开巩俐、张曼玉

今天来说说张曼玉,不谈八卦、只看实力。

张曼玉是香港演员,同时也是国家一级演员,以获奖最多而著称,看过她电影的人都会从她的表演出发去了解她、认识她,如果你只是看了她的几张照片和些许八卦,那就请不要评价她。在如今部分网友的心中,她是比巩俐更厉害的存在,因此给张曼玉戴了个别称——“曼神”,一个“神”字足以表明一切。

不在江湖多年,传说依旧流传

张曼玉1964年生于香港,如今已56岁,不同于巩俐仍活跃在电影界,张曼玉早已退隐16年了。所以我们只能从她过往的作品中去了解一代“曼神”有多厉害,毕竟她要是还在演戏,其他人都没有获奖的机会。


一、早期的质疑:

1983年,十八岁的张曼玉参加“香港小姐选美大赛”夺得亚军,同年代表香港赴英国参加“世界小姐选美大赛”入选前十五名,由此开启演艺生涯。(19岁)

1984年,张曼玉主演首部电影《青蛙王子》,同年与张国荣、梅艳芳合演电影《缘分》,成为出道即做主角的影坛新星,被媒体视为“最有前途的女星”。 (20岁)

导演王晶曾在自传《少年王晶闯江湖》中形容初入影坛的张曼玉是“一张白纸,毫无心机,性格比外形更可爱。”

1985年初,加盟嘉禾电影。 当时同在嘉禾的成龙正筹备代表作《警察故事》,两人随后展开系列合作。2005年成龙在专访《可凡倾听》中称赞张曼玉是“最早一个到,最晚一个走”的敬业演员。(21岁)

1986年,张曼玉主演电影《玫瑰的故事》,筹备期间原著作者亦舒坚持只选张曼玉,甚至对导演杨凡表示:“我不管她会不会演戏,只要她走出来,我就要看。” 这是张曼玉首次接触文艺影片,但彼时演技青涩稚嫩,演绎功底尚处于摸索磨练阶段。(22岁)

华语影坛最伟大的女演员之张曼玉,看过她的电影才算认识她

早期的张曼玉更多的是以娇俏可人的形象示人,在当时的她身上完全看不到往后的辉煌迹象,最多觉得她会红。因为非学院派,她表演功底为0,因此当时并未受到业内认可,走过不少弯路。


二、初获影后的认可:

1988年,张曼玉在王家卫的导演处女作《旺角卡门》中担纲女主角。(24岁)

《旺角卡门》常被视为是张曼玉严肃表演的起点,影片让她首次提名金像奖。此后主演了《流金岁月》、《再见王老五》、《我要富贵》等港产影片,演技开始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

1989年,25岁的张曼玉凭借关锦鹏导演的《人在纽约》(又名《三个女人的故事》)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这是她人生第一个演员荣誉。(25岁)

1990年,张曼玉凭借《不脱袜的人》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同年凭借《爱在别乡的季节》获得意大利都灵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 (26岁)

经过数年磨砺,张曼玉作为一名真正的演员开始在影坛崛起,开始跻身实力派演员行列。正是因为张曼玉的能力出众,一时间吸引了吸引了多位香港新浪潮导演的注意,接连出演多部高质量影片。

严浩的《滚滚红尘》(1990)

许鞍华的《客途秋恨》(1990)

罗卓瑶的《爱在别乡的季节》(1990)

王家卫的《阿飞正传》(1990)

陈可辛的导演处女作《双城故事》(1991)


三、形象多变、演技突破:

历经香港新浪潮导演的洗礼,张曼玉逐渐褪去初出茅庐时的懵懂形象,演技日趋娴熟。

1991年,张曼玉主演电影《阮玲玉》,影片以戏中戏的形式展现。(27岁)

张曼玉在戏中“演绎阮玲玉本人”、“演绎阮玲玉所演绎角色”以及“融入自己的理解和表达”,三个层次交互展现,颇具难度。

华语影坛最伟大的女演员之张曼玉,看过她的电影才算认识她

1992年2月,张曼玉凭借《阮玲玉》荣获第4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成为华语影坛首位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中获得演员荣誉的影星。(28岁)

贾樟柯曾对此给予评价 :“对演员宿命的认同,让她好像灵魂附体,这一刻我把她当作中国所有天才女演员的结合体。”

1992年,张曼玉出演电影《新龙门客栈》,她将客栈老板娘金镶玉的风骚、泼辣、风情、放浪、傲气、坚韧、义无反顾等特点完美融合于一身,塑造了一个名垂影史的经典武侠形象。影片被誉为香港新派武侠的起点,堪称华语武侠的一座丰碑。(28岁)

华语影坛最伟大的女演员之张曼玉,看过她的电影才算认识她

1993年,张曼玉主演电影《青蛇》,在片中饰演一个不谙世事,但又妖娆魅惑不失灵动俏皮的蛇妖形象。至今该片的造型还是非常有吸引力和创造力的。(29岁)

华语影坛最伟大的女演员之张曼玉,看过她的电影才算认识她

1984——1993这十年间,张曼玉接拍了大量影片,电影产量占个人总产量的五分之四,这也是张曼玉最活跃的一段时期。之后的两年,张曼玉短暂息影。


四、中西合璧时期:

1996年,张曼玉在短暂息影后重归影坛,并开始向国际领域发展。这一时期的张曼玉再攀演技高峰。(32岁)

1996年,法国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在看过《东方三侠》后对张曼玉十分欣赏,主动邀请她赴法拍摄新片《迷离劫》,张曼玉由此接拍首部外国电影,并以当中造型登上英国电影学院会刊《Sight & Sound》(《视与听》)封面。

1996年,张曼玉主演的两部作品、陈可辛导演的《甜蜜蜜》被誉为华语最佳爱情影片之一,其情感丰沛的演绎在金马奖得到了“从未有过如此真实而精湛演出”的高度评价,立下教科书式演技范本。

1997年,张曼玉在电影《宋家皇朝》中饰演宋庆龄,这是其首次饰演革命领袖,其中西合璧的气质也颇能体现宋氏姐妹的西洋背景。同年,张曼玉担任第4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33岁)

1998年,张曼玉应邀踏上巴黎时装周T台为Hermes秋冬系列专业走秀,开启了华语影星参与国际时装周的先例。此后更于2000年和2003年两次为Scherrer高级定制服T台走秀。张曼玉因此被视为华语影星接轨国际时尚界的先行者。(34岁)

1999年,张曼玉应邀担任第5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35岁)

2000年,张曼玉主演电影《花样年华》,片中将旗袍的含蓄婉约之美展现淋漓,一度引领时代对旗袍美的品评。

华语影坛最伟大的女演员之张曼玉,看过她的电影才算认识她

张曼玉的表演则被金马评委描述为:“在没有剧本参考的前提下,还能准确拿捏内心起伏,要在内敛的表演中收放自然其实很难。”(36岁)

(2015年1月,张曼玉在《花样年华》中的表演被美国《娱乐周刊》选入“影史上被奥斯卡忽视的51个伟大表演”第43位。)

2002年,张曼玉加盟张艺谋的武侠巨制《英雄》。影片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和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拉开了中国商业大片的帷幕,成为国产电影商业运作的重要里程碑。(38岁)

2002年1月,张曼玉与其余三位主演一同登上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2003年9月,张曼玉以《英雄》中的红衣造型登上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会刊封面。

2003年,在电影《清洁》中,张曼玉独自撑起一部剧情平淡略显沉闷的欧陆文艺影片。除却精湛的表演,张曼玉还在影片中大展英语、法语和粤语多语言功底,并亲自演唱了四首电影插曲。(39岁)

2004年5月23日,张曼玉凭借《清洁》荣获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不仅宣告了亚洲首位戛纳影后诞生,也是华语演员首次因主演西方作品而获得国际大奖。(40岁)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就张曼玉荣获戛纳影后公开贺电,表示:“她在享有这么崇高国际声誉电影节上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振奋的。”

2006年《清洁》在美国上映后获得影评界赞赏,《纽约时报》将其评入年度影坛22位伟大的表演者 ,并有影评表示:《花样年华》角逐戛纳影后展示东方内敛气质,《清洁》则展示西方外放特色,两次表演形象跨度很大却丝毫没有违和感,足见其表演功底之扎实全面。

2004年获得戛纳影后荣誉之后,张曼玉便决意息影,此后推掉了多部戏约,如《让子弹飞》、《南京!南京!》等。

这样毅然决然的离开电影界,不少人都觉得惋惜、遗憾,其中原因不必深究,张曼玉选择在最好的时代离开,对她个人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对电影和观众来说就多少有些遗憾了。

五、电影荣耀带来的时尚地位

张曼玉不同于我们认识到的那种实力演员——一心演戏,两耳不闻窗外事。

进入息影期后的张曼玉反而在时尚领域进入黄金期,先后登上诸多海内外著名杂志封面,被誉为华语时尚ICON。

华语影坛最伟大的女演员之张曼玉,看过她的电影才算认识她

2004年,张曼玉先后登上《ELLE》(法国、新加坡)、《Madame Figaro》(法国、韩国)、《Harper's Bazaar》(新加坡)、法国《巴黎竞赛》、法国《世界报》(配刊)以及巴黎《戏剧权威》等诸多国际报刊封面。此外还为英国《i-D》杂志拍摄时尚大片,为国际铂金协会亚洲代言,以及成为最早担任路易威登(LV)专辑模特的华语明星。

息影后的张曼玉并不是完全消失在公众视野,换了个领域依旧在发光发热,张曼玉真正做到了演员+明星,二者都非常出色,这样的成绩不就是现在所有明星都想梦寐以求的样子吗?

2010年以后的张曼玉减少了商业活动和时尚出席,但她的成就依旧在不停地被中国和世界提及,被授予的荣誉也没有减少,她依旧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优秀女演员。

“张曼玉是中国影史上首位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佳演员,是迄今唯一问鼎三大国际电影节双料影后(柏林、戛纳)的亚洲演员,曾担任全部三大国际电影节评委,并以全球十个国际电影节的个人荣誉、五座金像影后、四座金马影后及十余项其他演员荣誉保持华人演员奖项最高纪录。其主演的影片共获全球二十余个最佳电影奖,保持金像奖和金马奖的奖项最高记录,提名奥斯卡奖和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四次提名金熊奖和金棕榈奖。”

张曼玉的五官平淡但骨相美,这种美只有在电影中才能释放,现实中更多看到的是“曼神”野性洒脱的气质和魅力!

所以,要想评价张曼玉,先看她一部电影,这是对她作为演员的尊敬。如果仅以外貌来评价她,你没资格。


巩俐和张曼玉,两位殿堂级的女演员,时代造就了她们的地位。

巩俐一出道就是内地电影艺术巅峰的年代,第五代导演几大神作巩俐一人占了几个。张曼玉则赶上了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但不要天真地以为她们的成功只与机遇有关,那个时代那么多的女演员,最后留下的只有这两位。

所以这两目前是华语电影殿堂级的人物,生在大师的年代,最好的演员、最好的导演,天时地利人和,她们的作品够在中国影坛至少再吹20年,地位都是一部部作品刷出来的。

无意把这两位做个比较,文无第一,且标准自在人心,这两位代表的不仅是中国女演员的最高地位,同时也是华语电影对外的标志和象征,两位都是已过天命之年的人了,希望章子怡做好下一个接班的准备,毕竟她才41岁。

你对张曼玉印象最深的角色是哪个?

张曼玉最好的电影 单选 00% 《甜蜜蜜》 00% 《阮玲玉》 00% 《花样年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华语   影坛   女演员   金马奖   电影   法国   影后   香港   演技   中国   导演   演员   荣誉   影片   形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