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五人拍摄团队就能拍出一部口碑炸裂的扶贫题材纪录片?


TVB 做得到。最近火热的《无穷之路》以港人视角观察中国扶贫工程,真实而真诚,没有空套话,没有刻意的煽情,实实在在地呈现“扶贫”二字里鲜活的人和故事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无穷之路》在豆瓣网获 9.5 高分

第一集点出主题,“到底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付出多少代价才可以走上脱离贫困的‘无穷之路’?”



01

TVB 式短小精悍

讲求一个“真”字


今年一些 TVB 节目有不错的口碑。像方东升主持的《寻人记》充满人情味,从回访三十四年前的新闻主角过程中表现人生起伏,世事无常。


《无穷之路》也是用心做的节目,20 多分钟一集,短小精悍,内容扎实。拍摄团队仅有五人。花小钱办大事,似乎是 TVB 节目制作的特点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主持陈贝儿和团队穿梭中国六个省份,走过云贵高原大峡谷、大西北戈壁沙漠、热带雨林、川藏高原等地,深入民生,了解各地在脱贫过程中的转变。


制作组讲求“真”,极少用摆拍手法,一来人手少,难协调和沟通,二来时间和精力有限。他们用镜头真实地呈现贫困地区的所见所闻,不回避目前存在的问题,或刻意美化今日的状况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无穷之路》五人拍摄团队


《云南怒江:扶贫先扶智》这一集拍摄专为失学青少年而设的学校。一般国内纪录片可能更侧重于表现学生好学、校风严谨等正面的形象。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胡丽梅老师在上课


《无穷之路》制作组有捕捉到这些画面,学生们在操场上做操,在课堂上读书,在厨房里学烹饪等等。但他们没有忽视学校仍存在的问题,一五一十地呈现给观众面前


比如逃课问题。不少学生有翻墙逃课的行为,令校方十分头疼。学生福正林经常翻墙,“在这里也没有朋友,也无聊”,随后带陈贝儿和胡丽梅老师去“打卡”翻墙位置。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福平林正对着镜头,学粤语说“你好靓”。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福平林告诉陈贝儿,学生一般从这里翻出去。


比如生活习惯的问题。部分学生在比较原始的农村环境成长,没有养成现代生活的卫生习惯,不会洗头,不会洗衣服,不刷牙等。老师得像个保姆一样教学生如何生活,照顾自己。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陈贝儿面对镜头说,原来喝水也要教的。


理发老师段志文在采访时说,当地仍存在青少年失学的情况,有些父母不给孩子上学。甚至有的父母卖女儿,后受到了村书记的阻拦。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段志文觉得孩子可以爱玩,但起码要有一技之长,不然很难进入社会。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几个学生在操场打扑克牌


即使问题多,老师们也没有放弃这些山区孩子,部分学生最终都被感动。“部分”是节目旁白用的词,也说明这学校也有一部分孩子不爱学习


阿恰达是胡老师最喜欢的学生之一,学烹饪已有一年。在食堂采访时,胡老师和同学们正在吃阿恰达做的饭菜。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胡老师以前接触班上女学生,发现她们打算一毕业就嫁人。如今这班姑娘已意识到嫁人不是唯一路子,女孩也能有自己的梦想和人生。像阿恰达以后想做一名厨师,开一间小饭馆。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陈贝儿问起结婚的打算,阿恰达回答“以后再说”。


胡老师说,“这些所有怀有梦想的孩子,想开店的去开店,想打工的就去打工。我们就对他们说,我们通过改变你们,改变你们的下一代,再下一代,这就是我们最想看到的了。”这或许教育扶贫的一种解释。这班教师坚守山区,为这里的下一代努力奉献。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学生在上音乐课。片尾花絮中,陈贝儿和师生们齐唱粤语歌《红日》,“命运就算恐吓着你/做人没趣味/别流泪 心酸/更不应舍弃/我愿能一生永远陪伴你”,歌词仿佛对应着山区教师的形象。


在《云南怒江:扶贫先扶智》这集,我们既看到部分学生的问题,也看到教师团队的努力与奉献。不美化,不回避,呈现事件多面,这是《无穷之路》TVB 纪录片的“真”



02

体验、共情、亲切

论一个好主持为节目加分


在《无穷之路》走红之前,也许不是很多内地观众知道陈贝儿。有人或知道她的父亲陈永镐是“香江乐坛金牌监制”,有人或听说陈贝儿嫁入豪门和离婚的八卦。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陈贝儿


这么多年来,陈贝儿认真做主持人,极少绯闻,在业内有口皆碑,曾做到有线电台的一姐,跳槽 TVB 后主持一档走心节目——《嫁到这世界边端》。节目凸显陈贝儿知性、温文的特质,她倾听一对对夫妻悲欢离合的故事,予人温暖。


《无穷之路》以陈贝儿的视角叙述,确实加分不少。制作组在采访里说:“她(陈贝儿)也拍过不少外地的纪录片,在香港也是很受观众认同的主持人,我们设计整个节目从她的一个主观感受出发,也就更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内地网友评价陈贝儿的表现


如何更深入理解当地老百姓曾经的生活和出行方式?答案是亲自体验


第一集,陈贝儿和团队来到了四川省的“悬崖村”,阿土列尔村。村落位于海拔 1400 多米高的悬崖。一伙人需要爬 2556 级的钢梯才能到达。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一些钢梯的角度近乎 90 度。陈贝儿担心要是手一松,整个人就会掉下去。


大家头顶烈日,一步一艰辛往上爬,路途中碰见打道回府的游客,“太累了”“爬不上去”。近几小时路程考验人的体能。


村民拉博带路,他还示意陈贝儿看高处的美景。陈贝儿此时疲感明显,又怕高,已无心恋景,坐在梯子上大口喘气,脸颊通红,向团队申请了 30 秒的休息时间,之后又起步上爬,终于到达“悬崖村”。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类似的惊险经历还有溜索渡河。脚下是汹涌的云南怒江。村民说,溜索渡河曾频出事故。人掉进江里,连尸体都找不到。


陈贝儿上了溜索,快速跨江,一手拿着自拍杆拍摄,镜头里的表情已被吓得变形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是不是很拼?但是体验过后,她更能感受到当地人吃过的苦,以及如今的幸福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悬崖村”已易地搬迁,村民居住在平原上,生活便利。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云南“溜索改桥”项目完工后,两岸居民通行无阻。


陈贝儿身上的共情力是节目的亮点,也使得观众更有代入感。


在“悬崖村”的采访过程中,陈贝儿从村民叙述中了解到,特殊的地理因素使得“悬崖村”在很长时间难通水电网,当地生活条件堪忧。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村子以前连通外界全靠垂直于绝壁的 17 条藤梯,出入不便且风险高。


村民拉博分享小时候的艰苦经历,每天早上得爬藤梯下山读书,路途危险,来回要六七小时。爸妈经常外出劳动,他饿了只能哭,没有其他办法。


陈贝儿刚参观完拉博的旧屋,又听完拉博的故事,眼眶子很快就红起来了。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拉博的旧屋,小土房,当时经济条件差


当得知“悬崖村”的人以前下山卖农作物会被市场恶意压价的事情后,陈贝儿显然露出不快的表情,可能替村民遭遇感到不公。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拉博一家入住了政府安排的 100 平方安置房。三代同堂。


后来陈贝儿到拉博新家参观,她真心为拉博一家感到高兴,露出了笑容,也感叹“他们(拉博女儿这一代)实在太幸福了”。


拉博说,以前在山上不通水,他几乎很少洗澡。现在屋子装了热水器,孩子天天都能洗澡。社区里有幼儿园,大女儿走三四分钟就能上学,不像拉博小时候要走三四小时。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今昔对比的生活,让陈贝儿甚至是观众直面感受到脱贫工程的成果。


陈贝儿另一绝招是亲和力。她没有架子,总能把握令人舒适的距离。看到采访人在几米前等待,她总会快步跑上,打招呼,握手。


她最近的采访提及到,“人与人相处,贵在真诚。我从小就喜欢认识新朋友,我没有把采访当成一件工作,而是打心底里想知道他们的想法。可能就是因为这样,大家比较容易对我敞开心扉。”


在节目里,她采访了西海固地区原住民王大叔,注意到王大叔院子里的玉米,就此顺其自然地开启话题。


“王大叔,你是种玉米吗?”“我很喜欢吃玉米,但我都知道种玉米不是很能挣钱。”她几句话就流畅地带到了生计问题上,毫不生硬。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讨喜的主持人让《无穷之路》更受人喜欢。陈贝儿在采访时说:“了解当地人以前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就发现他们以前的生活真的很艰难,现在他们已经脱了贫,他们脸上都是一些很幸福的笑容。



03

脱贫经得有人念

小人物与大时代


《无穷之路》讲扶贫故事,不是枯燥地堆砌数据,不是笼统展现全局,而是从个体视角展开,呈现裹挟在时代浪潮里的小人物,也是给香港观众“多一个机会认识和了解(中国扶贫工程的成果)”。


各地的扶贫方式不一,有异地搬迁、产业带动、教育扶贫、企业帮扶等。每一种方式都有需要克服的困难,都有为之努力的小人物。


比如上文提及的教师坚持教育这班山区孩子,希望改变孩子的思想观念,让他们识得知识和技能,走正道,为以后的生活打基础。


福建商人陈德启看中了西北大戈壁的商机,大力投资,种植葡萄园,带动当地就业。多年修成正果,宁夏红酒一炮而红。随后二百多间酒庄进驻闽宁镇一带,种植葡萄,产红酒,为当地 12 万贫困户创造了就业机会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陈德启回忆创业时的苦,住在矿工小房,吃方便面时有风沙袭来,满嘴都是细沙子。


杨成一家是“吊庄移民”(从西海固地区迁徙的居民),现在闽宁镇的葡萄酒厂工作。一家人在这里的月收入差不多是老家一年的收入。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一家人在闽宁镇过上好日子,买了汽车代步。


海南黎族农民符小芳是“扶贫先扶志”的例子。她在机缘巧合之下接触到有机农业,花光几万元积蓄购买设备,游说其他农户一起做海南第一间有机茶农合作社。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有机农业的标准高,投入大,费事长,回报久。不少农户中途退出。符小芳坚持做下去,为解决资金问题变卖家产,埋头学习有机农业。虫害时候,一家子人在茶园里抓虫。不懂外语,她就花钱请外语翻译。功夫不费有心人。有机茶叶获得了多项国际认证。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如今有机茶叶售价高达五千元多一斤。陈贝儿听到这数字时有被吓到。


陈贝儿说,“符小芳那种要争气,不想一直等人救济的心态开始感染其他农民……只要有志气,愿意干,可能都可以走出去这个困境。”


历时 3 月,穿越 6 省,TVB 五人小组竟拍出9.5高分的扶贫纪录片


扶贫经得有人念。在节目中,我们看到很多为扶贫事业努力的人,是忙前忙后的扶贫干部,是山区学校的教师,是帮扶就业的企业家,是助农增产的农业专家,是用电商助农的返乡青年……扶贫难,但总有一班人不怕难,共创一个更美好的生活。




也许你对“扶贫”二字的认识,见于新闻、教科书,或是公司采购的扶贫产品。《无穷之路》节目将“扶贫”生动地表现于荧屏里,过去的苦日子是怎样,人们又如何摆脱苦日子……


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也许在贫困地区的人们看来是很难得的。比如“悬崖村”阿土列尔村直到 2016 年才通自来水,覆盖 4G 网络。当地扶贫书记感慨,通网的那一刻,村子终于和外面的世界连上了。


出身是无法决定的,但现状是可以改变的。正因为有了扶贫工程,有了这些为扶贫事业奋斗的人们,一些人更有可能摆脱困境,逐渐过上好日子。感谢这些无名的英雄。

文章来源:城市画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纪录片   怒江   云南   悬崖   村民   山区   观众   采访   小组   团队   努力   节目   老师   孩子   教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