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决战》触目惊心,重磅分量可与经典剧《人民的名义》媲美

在影片扎堆,竞争激烈的“五一档期”中,表现“扫黑除恶”题材的电影《扫黑·决战》的排片和票房靠后,但它的上座率最高。

其原因就在它揭示了“黑恶势力”这一社会痛点,顺应了时代潮流和民心民意。而且它揭示时弊的尺度之大,出乎人们的想象;表现手法之新颖,令人惊叹;打击手段之猛烈,令人热血沸腾。

为此,《扫黑·决战》被称为“年度最敢拍的现实犯罪电影”。

《扫黑·决战》触目惊心,重磅分量可与经典剧《人民的名义》媲美

《扫黑·决战》海报

这不由使人想起口碑很好、收视率很高的经典剧《人民的名义》。

它首次把官场腐败赤裸裸地展示于屏幕之上,大快人心;它错综复杂和精彩绝伦的剧情,吸引眼球;它的影响之大、生命力之强,可谓罕见。

就在这一期间,全国性的“扫黑除恶”行动开始,理应有《人民的名义》的续篇,遗憾未能满足人们的期盼。

电影《扫黑·决战》恰好弥补了这一遗憾,它从分量和质量上,足以和《人民的名义》媲美,而且在切中时弊的胆略与魄力上,还胜于前者。

《扫黑·决战》触目惊心,重磅分量可与经典剧《人民的名义》媲美

《扫黑·决战》剧照

1.揭示黑恶势力的胆略和气魄。

《扫黑·决战》开场,令人触目惊心。

“村霸”动用大型推土机对赵家村的土地进行强行征用,村民前来阻拦,遭到黑恶势力的暴力殴打。

一位村民还把汽油浇在自己身上,希望以此阻止对方停止抢占行为。黑恶势力竟然夺下汽油桶,把庄稼点燃,并把这位村民推进火坑里……

《扫黑·决战》触目惊心,重磅分量可与经典剧《人民的名义》媲美

《扫黑·决战》海报

随之转场,画面呈现气氛压抑的灵堂。儿女们祭奠被烧死的父亲,黑恶势力假惺惺地来送抚恤金。死者的儿女怒火中烧,厉声质问,遭到黑势力的毒打。灵堂一片狼藉,肇事者无人追究,逍遥法外……

《扫黑·决战》触目惊心,重磅分量可与经典剧《人民的名义》媲美

审判黑恶势力

此种无法无天的血腥场面,不是电影的杜撰,而是活生生地存在于现实之中。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曾在解放前泛滥并在解放后取缔的黑恶势力沉渣泛起。到上世纪90年代,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集团遍布全国各地,仅在长江沿线的城市和乡村就有黑恶集团30余个,成员达百万之众。

他们凭借暴力和蛮横,或垄断行业、独霸矿山、侵占渔港;或欺行霸市,鱼肉百姓;或插手工程,谋取暴利;甚至操纵基层组织的选举,把持基层政权,成为作恶多端的村霸、乡霸、路霸、市霸等“黑恶势力”。

《扫黑·决战》触目惊心,重磅分量可与经典剧《人民的名义》媲美

《扫黑·决战》剧照

《扫黑·决战》开场的那一幕,仅是“黑恶势力”一个小小的缩影。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听到过、看到过、乃至经历过。但面对“黑恶势力”的猖獗,老百姓敢怒不敢言啊!

电影《扫黑·决战》的胆略就在于,它敢于触及这一社会毒瘤,并真实地揭示于银幕之上。

更可贵地是,影片通过孙志彪这个典型人物,把黑恶势力的方方面面都给予了无情地表现。

《扫黑·决战》触目惊心,重磅分量可与经典剧《人民的名义》媲美

《扫黑·决战》之孙志彪

孙志彪的当地黑恶势力的头目。他开设豪华娱乐城,为所欲为地聚众赌博,组织卖淫,拉拢干部下水。当一位良家女子难以忍受而企图逃跑时,他驱车将其撞死,并将尸体砌进工地的混凝土中,毁尸灭迹。

他放高利贷,致使剧中的包工头刘立军落入“驴打滚”式的陷阱中。 刘立军无力还债,他就对刘立军施之惨无人道的酷刑,致使刘立军家破人亡,亡命天涯。

他聚众围攻上级派来的调查组,在调查组的干警无奈地反击后,他又把这些视频发于网上,制造干警打人的社会舆论,迫使调查组撤离。

《扫黑·决战》触目惊心,重磅分量可与经典剧《人民的名义》媲美

《扫黑·决战》海报

调查组撤离那天,孙志彪竟然等候在途中,肆无忌惮地向调查组的车狂撒冥币。

影片充分渲染了这个恐怖而滑稽的场面。漫天飞舞的冥币肆意飘洒,遮住了调查组的车,遮住了宽敞的路,遮住了艳阳的天。

其嚣张气焰令人发指,无以复加,把“黑恶势力”的疯狂表现到极致。

那么,是谁给了“黑恶势力”这份嚣张、这份疯狂呢?

《扫黑·决战》触目惊心,重磅分量可与经典剧《人民的名义》媲美

扫黑除恶宣传画

2.《扫黑·决战》重在打掉黑恶势力的“保护伞”。

这正是电影《扫黑·决战》给观众的答案,也是“扫黑除恶”行动的关键,即“打伞破网”

“扫黑除恶”行动中的事实证明,在各种黑恶势力的背后,都有一把用权利打造的保护伞,他们权钱交易,利益共享,编织成疏而不漏的黑色罗网。

海南昌江县的黄鸿发能在当地为所欲为,作恶30年,是因为当地政府的历任领导都是他的保护伞,多个政府机构都被他收买并为他服务。

陕西省咸阳市的王福军之所以敢于顶风作案,横行多年,就因为时任咸阳纪委书记被他拉下水,从而利用职权干涉办案、压案,形成了一条“用权护黑”的绿色通道。

《扫黑·决战》触目惊心,重磅分量可与经典剧《人民的名义》媲美

《扫黑·决战》海报之曹志远

《扫黑·决战》正是从这些真实事件出发,在电影中塑造了一个“黑恶势力”保护伞的典型形象。

他就是由张松文饰演的县长曹志远。

表面看来,曹志远衣冠楚楚,正人君子。在全县“扫黑除恶”动员会上,他义正言辞,道貌岸然,发出了“有一个抓一个”的慷慨表态;调查组来了,他表现出沉稳坦荡的气度和积极配合的姿态;在群众围攻调查组时,他力挽狂澜,驱散闹事的人群;在腐败干部面前,他不留情面,当众批评。

到后来一个受贿干部自杀,曹志远还点烟祭奠,难掩悲痛,使剧情扑朔迷离,难以捉摸。

这种精彩的表演不仅一时蒙蔽了调查组,也给观众很大的欺骗性。

《扫黑·决战》触目惊心,重磅分量可与经典剧《人民的名义》媲美

《扫黑·决战》之曹志远

随着剧情的发展,曹志远原形毕露了。

他是黑恶势力保护伞、前任县委书记的儿子,也是黑恶势力头目孙志彪的表哥,还是黑恶势力的企业总经理林巧儿的情夫。

所以,在他肮脏的内心只有“曹家天下”,他的精明和精力主要用来做“黑恶势力”的保护伞。

《扫黑·决战》触目惊心,重磅分量可与经典剧《人民的名义》媲美

《扫黑·决战》剧照

在调查组抓住一位受贿干部的证据、并准备以此为突破口深挖“黑恶势力”的幕后时,曹志远逼迫这位干部自杀,以形成调查组结案的事实。

此计未成,调查组依然狠追猛打,他又策划群众围攻调查组,并迫使调查组撤离。

《扫黑·决战》触目惊心,重磅分量可与经典剧《人民的名义》媲美

《扫黑·决战》剧照之曹志远

包工头刘立军掌握“黑恶势力”的犯罪证据,他指示孙志彪杀人灭口。在刘立军夹持他的情人林巧儿、并准备鱼死网破时,他又不惜牺牲情人性命,要求狙击手开枪。

危机时刻,是调查组的干警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刘立军林巧儿的安全,使他们成为揭发“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的有力证人。

《扫黑·决战》触目惊心,重磅分量可与经典剧《人民的名义》媲美

《扫黑·决战》剧照

曹志远的结局自然与所有的“保护伞”一样,都难逃法律的制裁,从反面验证了正义战胜邪恶的必然规律。

曹志远与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高育良书记有几分相像,他们都是虚伪的两面人。但是,曹志远手段更毒辣、破坏性更大,也更有欺骗性,作为艺术形象刻画得也更成功。

《扫黑·决战》触目惊心,重磅分量可与经典剧《人民的名义》媲美

“扫黑除恶”宣传画

3. 你敢横行霸道,我必斩草除根。

正因为黑恶势力如此嚣张,其保护伞泛滥成灾,中央从2018年开始,启动了全国范围的“扫黑除恶”行动。

公安干警联手社会各界,进行了一场侦破史上最艰巨、最复杂的攻坚战。

《扫黑·决战》触目惊心,重磅分量可与经典剧《人民的名义》媲美

《扫黑·决战》中宋一锐率领调查组进行调查

《扫黑·决战》中姜武饰演的宋一锐及其带领的调查组,就是依据这场攻坚战所塑造的公安干警形象。

赵家村发生暴力征地、并导致人命案后,宋一锐临危受命,率领专案组奔赴现场,对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调查。

表面上,县长支持,当地公安配合,但背后则给宋一锐为首的调查组制造重重障碍,甚至连他们的住处都安装了监听器。

宋一锐沉稳机智,从一张县开发区的规划图上发现了蛛丝马迹:发生暴力征地的赵家村并不在开发区的规范范围,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征地呢?

沿着这个思路,宋一锐紧急询问了赵家村村长,果然他们的行贿使县规划局改变了原先的规划,将开发区放在了赵家村。暴力征地由此引发。

《扫黑·决战》触目惊心,重磅分量可与经典剧《人民的名义》媲美

《扫黑·决战》海报之刘立军

就在宋一锐准备提审规划局局长时,此局长突然自杀身亡,并在被人布置好的局长办公室里搜出500万贿金。

这预示着此案可以结了,调查组可以撤离了,县长曹志远还热情地做出欢送的姿态。

宋一锐愈发觉得这池水很深。他另辟蹊径,找到了受黑恶势力追杀而逃命的包工头刘立军,从而牵扯出给刘立军放高利贷并威胁其生命的黑恶势力。

宋一锐当机立断突查孙志彪开设的娱乐场所。在这里宋一锐不仅目睹了当地干部声色犬马的腐败丑态,还从一位逼良为娼的女子口中得知了孙志彪有人命的证据。

《扫黑·决战》触目惊心,重磅分量可与经典剧《人民的名义》媲美

《扫黑·决战》剧照

但在抓捕孙志彪的细节中,宋一鸣敏锐地发现当地公安局长早成了孙志彪的保护伞他直面这位局长,向他发出了严重警告:不要以为在这个位子上就可以一手遮天了!

《扫黑·决战》触目惊心,重磅分量可与经典剧《人民的名义》媲美

《扫黑·决战》剧照

“黑恶势力”的幕后闻知事态危机,组织了前面所说的聚众围攻调查组事件。

这个时刻,宋一锐充分显示出自己的个性,他不是循规蹈矩的:“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而是冲进了人群,用拳头教训那些闹事的领头人。

宋一锐痛快地释放了自己的血性,却因为打人而被迫撤离。

《扫黑·决战》触目惊心,重磅分量可与经典剧《人民的名义》媲美

《扫黑·决战》剧照

实际上,这只是上级的一个缓兵之计。意在利用调查组撤离之机,让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彻底暴露。

果然,在宋一锐率领大部队再次来到魏河县时,曹志远已到了穷凶恶极的地步,他密令孙志彪开枪射杀刘立东、林巧儿两位重要证人。宋一锐的及时赶到,不但控制了现场,也从枪口下救了刘、林两人。

《扫黑·决战》触目惊心,重磅分量可与经典剧《人民的名义》媲美

《扫黑·决战》中宋一锐与曹志远

铁证面前,老奸巨猾的曹志远承认了犯罪事实,但他于心不甘地对宋一锐说:

即使把我抓了,你能保证下一任县长不犯罪吗?

宋一锐坚定地说:

有一个就抓一个。你们敢横行霸道,我必斩草除根!

这样的对话意味深长,它既说明了扫黑除恶的长期性,也标志这部电影的深度和品位。

是的,在娱乐至上的风气之下,能出现《扫黑·决战》这样有良知、有深度、表达老百姓心声的电影,实乃中国电影的幸事、老百姓的幸事、时代的幸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决战   名义   胆略   调查组   幸事   保护伞   包工头   干警   重磅   触目惊心   县长   分量   剧照   海报   暴力   黑恶势力   干部   经典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