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恢复高考时“诺曼底登陆”般的命运拼搏,今天的考生幸运多了

高考在任何时候都是一场人生鏖战。

它关乎考生的前程,关乎考生家庭的命运,牵动着天下父母心。

但是,比较恢复高考时“诺曼底登陆”般的命运拼搏,今昔有着天壤之别。

当年高考的录取率为1%,现在是30%左右。

当年考生是在荒废学业10多年后,匆匆赶赴考场;今天的考生是热蒸现卖,精心准备。

当年考生穿着破衣烂衫,冲破重重阻力走进考场;今天的考生全副武装,被前呼后拥的家长送进考场。

相比之下,今日考生尽管辛苦,但着实幸运多了!

若不信,就听听你们父辈的高考故事吧......

对比恢复高考时“诺曼底登陆”般的命运拼搏,今天的考生幸运多了

文革中,关闭的大学校门

1.恢复高考像一声炮响,启动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孩子们,在你们还没有出生的上世纪1977年,十年文革浩劫刚刚结束,中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中国的科教文化界伤痕累累;高考停滞了11年,积压期盼高考的青年高达2000多万。

对比恢复高考时“诺曼底登陆”般的命运拼搏,今天的考生幸运多了

恢复高考的消息报道

复出不久的邓小平主管科教文化,他力图从科教领域打开改革开放的突破口。

1977年8月,全国教育工作在京召开,邓小平亲临会议,他在听取了专家们对教育现状的真实汇报和恢复高考的强烈呼吁后,果断拍板:马上恢复停滞了11年的高考!

它像拨乱反正战场上的一声炮响,启动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并由此改变了中国和被文革耽误的一代人的命运。

对比恢复高考时“诺曼底登陆”般的命运拼搏,今天的考生幸运多了

恢复高考的国家文件

两个月后,也就是1977年10月21日,刚刚恢复正常工作的国家教委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下发恢复高考的文件,决定当年12月中旬进行高考。

仅有两个月的时间,其工作量之大、准备之仓促,在中国教育史上空前绝后。

对比恢复高考时“诺曼底登陆”般的命运拼搏,今天的考生幸运多了

恢复高考后报名的考生

对已经荒废10年学业的年轻人来说,恢复高考是一次柳暗花明的人生机遇,一次跳龙门似的命运突围!他们宛若积压长时的岩浆,顺着高考的突破口,汇聚和喷涌出来了。

无论是返乡无望的知识青年,还是当工人和流落在社会上的老三届,踊跃报名,总人数达570万,涉及11届高初中毕业生,其奇特盛况堪称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对比恢复高考时“诺曼底登陆”般的命运拼搏,今天的考生幸运多了

紧张的复习

然而,经过十年浩劫,中学课本早已销毁殆尽,复习资料严重缺乏,一家敏锐的出版社紧急印制的《数理化自学丛书》成为供不应求的抢手货。

每天,各地书店开门前的几个小时,门外就排满了长队,有些父母甚至为孩子在这里等了一宿。开门后,人如潮涌,似乎在抢一份难得的希望,在进行一场人生的决战……

对比恢复高考时“诺曼底登陆”般的命运拼搏,今天的考生幸运多了

从各地乘火车赶考的青年

2. 面对“诺曼底登陆”般的高考,唯有背水一战。

孩子们,你们听说过“诺曼底登陆”吗?

它是二战期间,盟军在英吉利海峡的诺曼底海滩登陆,与德国法西斯进行最后的决战。它决定了二战的胜利,也决定着人类的命运。

恢复高考引起的高考浪潮,被时代耽误的一代青年在这一浪潮中的拼搏,就像“诺曼底登陆”。它关乎着一代人的命运,也关乎国家的命运。

对比恢复高考时“诺曼底登陆”般的命运拼搏,今天的考生幸运多了

恢复高考时的作者

我有幸成为“诺曼底登陆”中的一名队员。

恢复高考那年,我正在一家企业当工人,几乎泯灭的求知欲和大学梦顿时被点燃,我克服重重困难报了名。而这时距高考时间不足一个月了。复习资料没有,复习时间也不给,而我一个初中毕业生需要复习和补充的内容太多太多了。

对比恢复高考时“诺曼底登陆”般的命运拼搏,今天的考生幸运多了

孤独的夜色

我就到一个有复习资料的考生那里求救,同命运的朋友很支持,让我看他复习过的资料。白天要上班,晚上宿舍又不允许开灯,我就钻进厕所里,蹲在路灯下,边看边消化;若上夜班,我白天就不睡觉,趴在床上,复习一整天。困了,洗一个强刺激的冷水浴;饿了,啃几口干馒头,凭着一股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这样苦斗了一个月。

对比恢复高考时“诺曼底登陆”般的命运拼搏,今天的考生幸运多了

1977年高考

1977年12月21日,停滞11年的高考开始了。

因为这次高考政策放得很开,30岁左右的老三届都给予了机会。他们的青春年华曾耗费在农村,求学无门,学知识无条件。现在,这一代人随国家一起进入了改变命运的“决胜时刻”啊!

但是,他们的复习很仓促,对丢失多年的考试十分陌生,而1%的录取率又是那样的苛刻。“决胜时刻”就显得十分激烈和残酷,其严峻的形势犹如二战时期的“诺曼底登陆”。

对比恢复高考时“诺曼底登陆”般的命运拼搏,今天的考生幸运多了

等待高考成绩的考生

知道吗,孩子们,我就是在这种激烈而残酷的竞争中险些失去这一难得的机会。

成绩公布后,我的成绩与录取线相差4分,而这4分就要剥夺我期盼已久的上大学之路!

命运之神又一次青睐了与共和国同命运的一代人。

就在我惶恐之时,中央紧急下发了由邓小平亲自批发的一个文件,核心的精神是:考虑老三届考生的特殊情况,他们的录取线下调10分,同时取消政审。

这就意味着我够了录取线,并躲过了复杂苛刻的政审。

但是,高校录取都是从高分数向下挑选的,我的低分肯定不占优势,危机并未解除。

对比恢复高考时“诺曼底登陆”般的命运拼搏,今天的考生幸运多了

上世纪70年代老照片

我和许多50后考生一样,只有背水一战了!

打听到陕西高考的录取在西安一家饭店进行时,我就整天在饭店门前转悠,寻找与接待人员说话的机会。这里一直戒备森严,接待人员每天仅出面一会儿,而这一会儿都涌满了诉说的考生,根本没有我说话的机会。

我就天天在这里泡着,终于等到一个可以和接待人员从容说话的安静时刻。可能是我的朴实形象和礼貌举止赢得了一位接待人员的好感,他主动给我说了我的名字,并问我有什么困难。

仿佛是上帝派来这位叫黄开权的“天使”,我虔诚地向他倾诉了自己的坎坷经历,并告诉我已经发表过许多文学作品。

黄开权老师似乎被打动了,认真地说:“你尽快把你发表过的作品送来,其他的事我周旋。”

我把发表的几十篇作品仔细剪贴后,及时送去。

几天后,黄开权兴冲冲地告诉我:“经省教委对你的作品和情况研究后,决定破格录取!”

对比恢复高考时“诺曼底登陆”般的命运拼搏,今天的考生幸运多了

恢复高考后进入大学的幸运者

孩子们,我就是这样“登陆”了,与当年进入大学的青年人一样,成为那个时代的幸运儿。

但是,我们没有高枕无忧,“登陆”后还有许多难关需要攻克,还有许多险滩需要闯过。

这些年来,我们这代人就是这样一路前行和闯荡,用最大的努力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送自己的孩子高考,又目睹了多少次高考。

回头看来,高考仅是人生的一个节点,决定命运的还是在走向社会后的实践。

所以,考上更好,考不上也未必没有好前程。

以此共勉,供孩子们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考生   命运   诺曼底登陆   复习资料   浩劫   文革   科教   考场   改革开放   当年   幸运   人员   机会   时间   人生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