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为何又称“鬼子”?康熙评价日本人,说得十分透彻

在抗日剧里面,中国军人习惯把侵华日军喊作“鬼子”或是“小鬼子”,为什么把日军称为“鬼子”而不是“猫子”、“狗子”呢?其实是有深刻历史原因的。

侵华日军为何又称“鬼子”?康熙评价日本人,说得十分透彻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长期落后于西方国家,最后被大炮轰开了大门,随之而来的就是侵略,这些侵略者是白皮肤蓝眼睛黄头发,当时清朝人看来这些侵略者跟迷信中的鬼差不多。

加上“鬼”代表的是邪恶和不吉祥,因此就把这些入侵的人称之为“洋鬼子”,后来八国联军侵华,两次打进北京让清朝震惊了,百姓出于仇恨,就骂其为“洋鬼子”。

值得注意的是,八国联军侵华之中有日本人,于是就称日本人为“东洋鬼子”,意味来自东边的洋鬼子,尤其甲午海战之后,清朝上下无不对日本恨之入骨,“东洋鬼子”这个叫法也流传开了。

后来为叫着方便,就干脆直接叫“鬼子”,到了抗日时期“鬼子”也就成了侵华日军的专用代号,这两个字流露出中国军、民对日军仇恨,也带有羞辱性的辱骂之意。

抗战时期中国官方也曾这样称呼侵华日军,如《大刀进行曲》的歌词,“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歌词中的“鬼子”指的就是侵华日军,而且是专指。

侵华日军为何又称“鬼子”?康熙评价日本人,说得十分透彻

在抗战时期对侵华日军的叫法有好几种,如“日本鬼子”、“小鬼子”、“小日本鬼子”等,主要是军、民为了发泄心中的仇恨所叫的,这些称呼中都含有一个“鬼”字。

在“鬼子”前面加个“小”字显得更加具体轻蔑之意,也是根据实际情况加上的一个“小”字,主要是侵华日军士兵普遍比较矮,根据资料显示,二战期间日军的征兵标准身高是1米55。

按照日本的征兵标准,侵华日军士兵的平均身高仅为1米6,而当时中国士兵的平均身高在1米8到1米7,相比较而言日军是名副其实的“小”,为此还有一种针对日军矮小的战术。

中国士兵在挖战壕时把壕沟挖的很深,中国士兵刚刚能够得到地表进行射击,待日军士兵进攻时,中国士兵故意撤出战壕,结果日军士兵占领战壕却发现自己完全够不着地面。

小鬼子虽“小”,可是他们的野心却很大,在清朝康熙时期,康熙帝就曾对日本人有过精准的评价,原话是“倭子国,反复无常,其人卑贱,不知恩义,只畏于武力。”

侵华日军为何又称“鬼子”?康熙评价日本人,说得十分透彻

康熙一句话揭露日本人的本性,也指出了对付日本人的方法,可惜这句话鲜为人知,即便知道了也没有做到,以至于日军横行中国14年,但愿历史不会重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日本人   抗战时期   鬼子   东洋   侵华日军   洋鬼子   战壕   侵略者   叫法   日本   日军   清朝   透彻   中国   康熙   士兵   身高   评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