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劣根性有多可怕?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原生家庭的劣根性有多可怕?

父母在我们心中种下了一个个精神和感情的种子,他们会随我们一同成长。在有些家庭中,父母种下的是爱、尊重和独立,但是在一些家庭里,就是恐惧、负担和负罪感。

在后者家庭中,种子会长成无形的杂草,以我们想象不到的方式入侵我们的生活,伤害我们的自信和自尊,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原生家庭对于你的影响,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会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在你的骨子里,贯穿你的一生,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

原生家庭的劣根性有多可怕?

南希出生在一个闭塞的农村,她是家里的第五个孩子,排她前面和后面的都是男孩子。也许,这就注定了她必然要成为被忽视的那一个。

她和弟弟相差两岁,两人一起长大,自然就会产生比较的心理。有对比就会有伤害,她父亲是典型的重男轻女思想,而且是根深蒂固的那种。

小时候,父亲每每出差回来,总是会抱起弟弟,看看弟弟有没有长高了或者是变重了,接着就会往弟弟的手里塞零食。

往往这个时候,南希就只能在一旁眼巴巴的看着,馋嘴零食,但是更渴望的是父亲也能抱抱自己,然而这样的愿望一次都没有实现过。

为了得到父亲的关注,南希很努力的学习,当南希把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和满墙的奖状展示给父亲看的时候,父亲只是淡淡的说“你考试是不是都抄别人的所以才得了高分啊,”然后再也没有下文。

他只是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并不关心你的答案是什么,却能够把你所有的努力变成一文不值。

南希的母亲重男轻女的思想稍微轻点,但她却也是一个以儿子为天的人。

弟弟考试分数低了,是南希这个做姐姐的错,没有把弟弟教好;弟弟恶作剧的把沙子撒进南希的碗里,是南希这个做姐姐的不懂谦让惹恼弟弟才会这样做;和弟弟打架错的永远是南希,因为你是姐姐。

母亲唯一会赞扬南希的时候就是南希今天把家务干得非常好。

长期遭受的不平等待遇,让南希的心里烙下了“自己是多余,自己是可有可无”的印记。

此外,南希的母亲还是一个脾气相当暴躁的人,并且推崇棍棒下才能出孝儿,所以南希的整个童年都是在母亲的各种打骂中成长。

你一定无法相信一个母亲会把那么恶毒的话语用在自己女儿的身上,你也一定无法相信一个母亲在打自己孩子的时候会把晾衣杆打断;你更无法相信南希连不小心摔倒而导致把手中的碗摔烂的时候需要担心一整天的心情。

母亲对南希的苛刻、尖锐、刻薄,把母爱都掩盖了,也让南希在潜移默化中深受影响。

南希想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所以一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行为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父母那样负面的、消极的。

在选择另一半的时候,南希更倾向于年纪大的,成熟稳定的,有父亲感觉的那种,以此来弥补她曾经所缺失的父爱。

婚后,在H先生业绩不好满脸懊恼的时候,南希给予的不是安慰,而是黑着脸刻薄的说“为什么别人就可以做的这么好,你就不行,还差这么多,你平时都不努力的吗”,这些话俨然当初在南希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妈妈的说辞。

在孩子不小心摔破碗的时候,南希第一时间作出的反应是满脸不开心的责备,为什么这么小的碗你都拿不稳,手一点力都没有吗,全然没有关心孩子的手是否有割伤。

如果不是H先生的那一句“你怎么越来越像你妈,说话这么苛刻不宽容”,南希也醒悟不过来。

终于第一次,南希承认了原生家庭的缺陷和不足,不再逃避。

因为她开始明白如果自己不去改变,那么她现有的家庭也会深受其害。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南希开始有意识的减少和原生家庭的联系,以此减少负能量的传递,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接着拓宽自己的交际圈,结识一些充满正能量的朋友,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学习他们为人处事的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她开始关注H先生在处理事情上值得学习的地方。

比如孩子犯错的时候,他不是训斥,而是拥抱孩子,告诉孩子父母是爱你的,但是你的行为是不对的,然后共同去寻找正确的方法;

比如当南希不小心把家里新买的花瓶打碎了的时候,先生首先关心的是南希有没有割到手,然后是安慰南希不过就是一个花瓶而已,再买新的就是。

原来,生活可以是这样的,解决问题用爱的方式感觉会这么棒。

此外,南希还通过读书来平和自己的心情,听音乐来舒缓自己的情绪,跑步来调节自己的心态。

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就这样在悄无声息的被新的生活覆盖了,南希也变得积极阳光起来,脸上时常布满了笑意,原来灰色的天空变得色彩斑斓。

幸运的是,南希和H先生之间的感情基础深厚,H先生也足够爱南希,所以他愿意去理解、去包容、去迁就,也努力用爱去抚平南希过往所有的求而不得和内心的创伤。

原生家庭作为我们人生的一部分,谁也没有办法选择,无从改变,更不可能完全的摆脱,也就没有必要抱着厌恶、否定、逃离的心态。

虽然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以及生活的阅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生家庭带来的种种影响。但是,原生家庭的阴影仍在一定程度上对你我产生影响。

我们应该正视这个问题,并用新的人生经历去覆盖,通过接受的教育去降低负面影响。

而且我们还可以选择正面的朋友,选择温柔宽厚的爱人,去抵销原生家庭带来的消极影响。

原生家庭塑造的只是我们的过去,却束缚不了我们的现在和未来。所以,我们的人生一直在自己的手中,路如何走全凭自己决定。

转自「花影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家庭   重男轻女   劣根性   刻薄   潜移默化   童年   弟弟   可怕   父亲   姐姐   小心   母亲   父母   努力   方式   孩子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