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近山为何不是上将衔,授中将有点可惜其,他的处境很微妙

许多人都认识《亮剑》的主角李云龙,对李云龙的主要原型之一的王近山更是熟悉,不少人还为王近山抱不平,认为王近山只授中将衔有点低,他似乎可以上将衔的。

王近山为何不是上将衔,授中将有点可惜其,他的处境很微妙

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王近山的资历和战功,王近山是湖北红安县许家湾人,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13岁就给地主家当长工,期间自然吃过许多苦,后来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0年,15岁的王近山成为了红军战士,他先后当过排长、连长、营长和团长等职,人们都知道王近山有个绰号叫“王疯子”,殊不知这个绰号是他用命换来的。

在他成为红军战士的头一年,在一次作战中他和一个国民党士兵搏斗,双方都打红了眼,当时王近山个子小,手中的武器也不如对方,于是他用牙咬敌人,最后抱着对方一起滚入悬崖。

王近山命大,掉入悬崖后敌人死了,他却活了下来,从此“王疯子”的绰号也就叫开了,这讲事说明王近山作战不怕牺牲,面对敌人他视死如归,正是这样的精神让他在以后的战斗中屡战屡胜。

1933年,川军阀刘湘对红军搞了个“六路围攻”,当时王近山是红28团的团长,他以身作则提刀冲锋在第一个,在这次战斗28团几乎打光了,这是硬仗也是恶仗,王近山是有大功的。

王近山为何不是上将衔,授中将有点可惜其,他的处境很微妙

王近山也并非是一个莽撞的莽夫,他的军事指挥能力也是非常不错的,第二年他再次率28团和川军师长范绍增作战,用一个团的兵力包围了敌人的一个旅,这样的仗打的实在痛快。

在红军时期王近山最高当过红军的师长,他的这个级别不算低了,再加上几次硬仗恶仗的战功,红军时期的王近山表现相当出彩,可是红军时期的优秀将领实在太多了。

如许世友、陈再道等上将,他们在红军时期都当过军长,可以说是王近山的上级,和这些上将相比王近山还是差一点的,后来到了抗日时期,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王近山降级为129师772团的副团长。

很显然在抗日时期王近山的级别有点低,尽管后期他当过386旅旅长,但毕竟是晚了一点,照这样看来,王近山在资历方面确实还够不上,至少与上将衔有着一定距离。

那么为什么又说他只授中将有点可惜呢?看看解放战争就知道,在中原野战军的几个纵队里面,王近山是六纵的司令,其余的几个纵队司令陈再道、陈锡联等人都成了上将。

王近山为何不是上将衔,授中将有点可惜其,他的处境很微妙

而在中将里面,如秦基伟、曾绍山等人曾是王近山的下级,也就是说王近山和自己的下级一样是中将衔,这样看来王近山的军衔是介于上将和中将之间,处境尴尬,授中将衔是最好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红安县   上将   中将   恶仗   川军   硬仗   纵队   战功   作战   师长   资历   绰号   红军   处境   微妙   敌人   可惜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