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李子柒成名背后的秘密

李子柒仅在7月1日到7月10日十天之内就上了三次微博热搜榜。
越南博主抄袭李子柒,工人日报评李子柒,李子柒被写入试题……
李子柒算不上流量多大的网红,但她特别,什么都够特别。
到底是什么在支撑这样一个女孩走在热度的顶峰?我认为,还要从越南博主抄袭李子柒说起。
七月伊始,#越南博主抄袭李子柒#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榜。视频当中的女子,乍一看和李子柒相差无二,就连农村场景和拍摄手法也和李子柒的视频如出一辙。


细品李子柒成名背后的秘密


面对这样的复制粘贴,网友们发出了“东施效颦”的嘲讽,纷纷指责抄袭者行为不当。
其实,看完视频的我和网友有一样的感受,即便这位博主在发型、拍摄、场景多方面极力效仿李子柒,但她的视频水平和效果根本不和李子柒在一个level上。
换句话说——
李子柒就是李子柒,而且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李子柒。
不是人人扎个辫子,扛个锄头,种个黄豆,就能和她一样火遍全球。


细品李子柒成名背后的秘密


俗话说,美人在骨不在皮。
而李子柒不仅长得美,拥有一张东方美人的古典脸蛋,且在挖掘中国优秀传统农村文化上贡献了一己之力,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有这样一位田园仙女:
她可以衣着清雅的汉服在山间骑马温酒,也可以扛着锄头在林间埋头翻土。


细品李子柒成名背后的秘密


可以在微风习习的夏日穿着仙女裙在秋千上读书,也可以在午后的泥土中跪着徒手抓蛇。


细品李子柒成名背后的秘密


然而,她能火遍全球,在youtube上拥有过千万的粉丝,被央视点名赞扬,登上《纽约时报》,和“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一起担任“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绝不仅仅是因为漂亮这么简单。
李子柒为什么这么火?
有位国外网友这样评价李子柒:
看她的视频会让你感到如同穿越一般,好像是古代一个充满才情的美丽女子来到了现代互联网世界一样,她的视频让观众们“梦回桃源”。
为了拍好视频,她经常要亲自下地劳作,双手变得粗糙不堪。


细品李子柒成名背后的秘密


长期的高强度工作使她患上了肠胃炎,因为长期熬夜剪视频,她得了眼肌痉挛的毛病。有一次甚至从山崖上掉了下来,差点丢掉半条命。
所以,看完这些你就知道,那些顶着李子柒的牌子进行抄袭模仿的人,怎么可能成为下一个李子柒。
李子柒是不可能被复制的。
除此之外,李子柒镜头下的世外桃源,也不是简单的风景,而是中国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
视频中的袅袅青烟,碧水青山,花草鱼虫,还有传统手工艺作品《蜀绣》,用古法制作而成的胭脂,葡萄皮染成的轻纱薄裙,汉妆、刺绣、做文房四宝……每一部作品,无一不凝结着中国元素。


细品李子柒成名背后的秘密


如果说那些国外博主可以复制李子柒的外形和视频,那么优秀而独特的中国文化是他们永远学不来的。
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华夏民族,不仅拥有辉煌灿烂的历史,而且坐拥千千万万种卓越的文化,大到56个民族的习俗服饰,小到一支光泽鲜艳的毛笔,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都彰显着民族文化的优秀。
李子柒为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贡献了一己之力,在互联网时代,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窗口比比皆是。
今天,就带大家一起看看中国还有哪些小窗口在为中国文化传播助力吧。
近几年中国大火的影视剧,即为一个很好的传播窗口,这些作品里展示的传统文化,处处显示着独一无二和“不可复制”性。


1


《延禧攻略》与非遗文化
抛开于正个人不谈,这部剧从服装到礼仪,再到宫廷的布置与排场,无一不体现出中国非遗文化的精髓。


细品李子柒成名背后的秘密


《延禧攻略》处处充满了文化气息,在剧中,刺绣、缂丝、缫蚕、祭祀、中医、书法、二十四节气等元素比比皆是,更是有“打树花”这种珍贵的非遗文化出镜。


细品李子柒成名背后的秘密


而且,剧组为了全方位还原清朝风貌,更是力求精益求精。
他们特意找来了传统手工艺家,以玉石镶嵌工艺制作,耗时两个月做成了以岫玉雕花为背景的储秀宫单面墙,在储秀宫中,牡丹花、矮松石立体通透,精致无比,栩栩如生。


细品李子柒成名背后的秘密


不仅如此,曾在故宫修文物的绣娘靖凤霞也为该剧组提供服务,她说,一件龙袍的缝制就需要长达半年的时间。
好的作品必然能得到观众的赞颂,《延禧攻略》富有中国气息的场景布置,不仅显示了中国清宫美学的独特风采,更是在年轻受众当中收获了极高的美誉。
试想一下,换做任何一个其他国家的导演,都不可能拍出如此还原清宫的作品。
有些东西只有中国才有,没有历史积淀的作品,不过东施效颦而已。


2


《长安十二时辰》与大唐文明
说起大唐盛世,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长安十二时辰》就是一部展示盛唐文化的优秀作品。
“长安”“十二时辰”两词就彰显着浓郁的中国气息,该剧一开始,一首迂回婉转《清平乐》带观众梦回大唐宝地长安城。
《长安》画风有多美,只有看过的人才能懂。


细品李子柒成名背后的秘密


堪比电影大片的精美画质,华丽唯美的大唐盛世服装,从拍摄选景到场地布局,从日常生活到服饰妆容,无不再现了大唐盛世的风貌。


剧组人员说,该剧的出发点之一就是:秉承匠人精神,还原大唐荣耀。
剧组专门请来专家,精心复原了28种唐朝点心,还有古法造纸、打铁花等非遗文化。包括剧中的贵妇服饰,也是收集了六种唐代花鸟纹样和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唐墓出土的三种唐代对鸟、缠枝纹样才做成的。


细品李子柒成名背后的秘密


另外,剧组还对《韩熙载夜宴图》《宫乐图》等艺术作品中的细节进行了影像还原。包括为了还原上元节歌舞升平的场景,剧组根据非遗文化资料,做出了形态各异的花灯。


细品李子柒成名背后的秘密


你看《长安十二时辰》看的不是一部剧,而且整个盛唐景象。
正如导演曹盾所说,他要做的就是“努力还原大唐的一天”。让观众在看剧的过程中,也能重回雍容华贵的大唐盛世,感受一番大唐风气。
但是,只有中国才有大唐盛世,只有中国的作品才能重现原汁原味的中国文明。
所有的点滴,都是中华独有的瑰宝,值得中国儿女用心品鉴。


3


国产电影与水墨美学
水墨丹青文化是中国古典文明的代表,也是历代文人墨客青睐的精品。
巧的是,越来越多的导演开始将水墨文化运用到电影当中,打造不可复制的、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影视作品。
在电影《白蛇·缘起》当中,水墨丹青的色调加上以虚境为主的中国美学特色,一幅幅诗情画意的图景,向我们展示了国漫的魅力。


细品李子柒成名背后的秘密


尤其影片开头小白的幻境,以及影片片尾江上泛舟的部分,水墨效果展现出的幻境,给人带来一种若有若无的失重感,构图更是极力彰显了东方之美。

细品李子柒成名背后的秘密


整部影片都以水墨画为主,达到了每一帧都可以拿来当壁纸的效果。
同时,《白蛇》还发挥了国漫特色,注入了道家八卦阵、女孩肚兜、妖神斗争等中国经典文化特色,处处彰显东方之美。

细品李子柒成名背后的秘密


除了《白蛇》,张艺谋导演的《影》也是一部将中国水墨美学发挥得酣畅淋漓的电影作品。
有资深影评人评价说,《影》就是一幅山水写意画。影片里的天、地、人、宫殿、车马等等,处处都有水墨渲染。


细品李子柒成名背后的秘密


为了抓准水墨画的精髓,剧组力求精益求精,演员的服饰全部做了泼墨处理,以保证画面的流动性,取景必须在雨天,保证画面灰度和晕染感。

细品李子柒成名背后的秘密


想要完成一件这样的水墨衣服,至少需要五十天的时间,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很多精彩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和导演能力、演员演技不无关系,但真能深入人心的东西,恐怕是背后的价值和影响力。
就像李子柒一直在努力进行中华传统文化输出,这些兢兢业业的国剧制作者,也在为我国的跨文化传播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我始终相信,这样彰显中华文明的的作品,这种敬畏中国文化的精神,没有人可以复制,也不可能复制。


4


其实,不光影视作品,如果细心一点就能发现,我们身边处处都有传统文化的影子。
举例来说,逢年过节,中国人讲究吃饺子,但是你知道吗?吃饺子的习俗由来已久。饺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那时候的饺子像月牙一样弯弯的,宋朝的饺子叫做角儿,元朝叫做扁食。


不仅如此,南北方的饺子也有很大差异。
广东饺子是晶莹剔透的虾饺。


细品李子柒成名背后的秘密


四川的钟水饺甜中带咸,始于光绪年间。

细品李子柒成名背后的秘密


西安的饺子种类繁多,形状各异,饺子馅也各不相同,可谓发挥到了极致。

细品李子柒成名背后的秘密


试想一下,还有谁可以把一份小小的饺子做出无数种精巧模样?
我说这些不可以复制,是因为这都是由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和华夏儿女的智慧凝结而成的,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复制成功。
一味模仿,刻意复制,做出来的只能是赝品。
中国的历史文明有自己的积淀,中国人有自己的独特智慧。这也是为什么,越南博主抄袭李子柒视频,不但得不到认可,反而被嘲“东施效颦”。
我们拥有的不仅仅是传统文化,更是以此形成的智慧和底气。


今天,全世界都在向东看。
中国已经不再是一百年前的中国,但是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永远值得传播和铭记。
五千年的文明华夏,纵有几十年几百年的时间,恐怕也说不尽个中的惊艳。
那些泛着灰尘的字画,笔墨纸砚里的诗书年华,抑扬顿挫的曲调和旋律,婀娜多姿的身影和服饰,正在以一种崭新的方式登上世界历史的舞台。
今天,我们一起弯腰寻找,重拾那些古老的文明。
明天,中国必将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变得伟大而瑰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李子   遗文   大唐   越南   东施效颦   长安   剧组   水墨   传统文化   饺子   中国   盛世   秘密   作品   文化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