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拜年的由来

正月初一(春节),古代谓元旦,也称元日。在南朝时期,春节就开始互相拜贺、席宴。据南北朝.梁.宗檩《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钦桃汤。”并开展燃爆竹、悬索、乞如愿等活动。
春节拜年的由来​从唐朝到清朝春节礼仪逐渐加重。唐德宗李适《元旦退朝观军仗归营》:“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以及杨巨源《元日观朝》:“天颜入曙千官拜,元旦迎春万物知。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都讲述着春节百官朝拜的景象,而这一习俗在民间也很盛行。
春节拜年的由来​南宋吴自收《梦梁录》记载:“士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清波杂志》载:“宋元佑年间,新年贺年,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嘉泰会稽志》记载:“元旦男女夙兴,家主设酒果,男女序拜,设酒食相款。”亲朋拜年,主家必须设宴款待,酒肉异常丰盛。
春节拜年的由来​明代张瀚《松窗梦语》中记载:“今海内士庶咸重岁首,而庆拜往还,举杯相祝,惟吾杭最盛”。明朝的时候非常重视在元旦期间的朝贺之礼,而在繁华的杭州最为盛行。
春节拜年的由来​至清代,百官朝拜超过历代皇宫,乃至民间也礼仪繁多。《帝京岁时纪胜》云:“士民之家,添衣冠,肃佩带,祀神祀祖;焚楮帛毕,味爽阖家团拜,献椒盘,斟柏酒,扶蒸糕,呷粉羹。出门迎喜,参药庙,谒影堂,具柬贺节。路遇亲友,则降舆长揖,而祝之日新禧纳福。”对于前来拜年者,纵非亲厚,亦必奉节酒三杯。若至戚忘情,何妨一醉,俗话说新正拜节,走千家不如坐一家。追欢竟日,可谓极一时之胜。
春节拜年的由来​从古代拜年开始皆言吉利之语,祝愿这一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一直延续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梦语   彩霞   奉节   细民   新正   岁首   明朝   春节   百官   衣冠   由来   元旦   礼仪   古代   民间   男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