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部分?

我国拍战争剧多了,如果说拍解放战争时的剧大都是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败国民党军队的话,那么拍抗美援朝剧基本都是两个字——惨烈,像《跨过鸭绿江》、《金刚川》和《长津湖》等。然而,《功勋》里〈能文能武李延年〉部分,虽然仅有6集,但却从另外一个视角把抗美援朝战争中发生在346.6高地的战斗,展现的淋漓尽致。当然,既然片名叫能文能武李延年,那么李延年就是唯一的主角,事实也确实李延年能文能武。

这一场战斗,是从攻下346.6高地到坚守该高地。

如何评价《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部分?

一、细腻生动

能文能武李延年部分,别看仅6集,从谈判破裂,到攻守346.6高地,再到志愿军团、营、连、排、班、战士,都给展现出来了。也就是说,战争背景、目的和我志愿军参战官兵都给交待的清清楚楚。虽然有的镜头很少,但是观众一眼就能看的明明白白。而李延年出场后,从他的身上才真正体现出细腻上来,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从李延年细腻的背后,却反映出我志愿军基层指挥员过硬的军事素质和高超的指挥才能,这也是我军能够战胜强大美军的根本原因所在。

如何评价《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部分?

在战斗中从三个部分来表现李延年的细腻:一是攻下346.6高地;二是七连由于存在国民党解放战士的审查撤下高地后再返回346.6高地通过敌人封锁区的过程;三是坚守346.6高地。

在进攻高地之前进行的夜间侦察,从敌人火力点、铁丝网、排雷、假人以及战士李源踩到地雷用假人盖住等,李延年都做的非常细仔,一丝不漏。

在返回高地通过敌人封锁区时,从战士的鞋带、腰带和弹药箱,到敌人炮击时间和间歇时间,如何分组、跑多少来进弹坑隐蔽,李延年都交待和计算的清清楚楚。

在坚守高地过程中,从七、八、九连部队整合,到组建狙击组,再到如何打坦克,以及什么时间撤到反斜面休息和什么时间回到战壕,李延年都分工细仔把握准确。

如何评价《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部分?

二、思想政治工作

做为志愿军47军140师418团3营7连指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是少不了的。李延年的经典语句,“尊重和信任也是战斗力”、“能打白刃战的,才是真正的英雄连队”,和把七、八、九连最后合并为泰山连,其实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

而真正体现出李延年杰出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是释放逃跑的国民党解放战士小安东;二是带领罗厚财、小安东和于增友等6名国民党解放战士去清除在美军里对志愿军国民党解放战士用扩音器进行蛊惑、煽动和动摇军心的国民党特务王觉仁。

如何评价《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部分?

本来连长刘家龙是主张枪毙小安东的,但是李延年通过小安东和二妞的故事,感动了全连官兵,甚至连长刘家龙都改变了主意。而李延年朝小安东头上树开了一枪,对小安东说:“过去的小安东死了,从现在以后,你就是一名真正的志愿军战士”。小安东深受教育和感动,同时也教育了连队其他战士——要让家人过上幸福生活,就要不怕死,打败美军。

志愿军47军,在剿匪中收编了1万多名包括国民党士兵在内的土匪,七连分配了6名。在国民党特务王觉仁蛊惑和小安东逃跑事件发生后,师里对其进行审查也属正常。但是李延年清楚身边的战士,又不能违抗命令,于是李延年私自带领这6名国民党解放战士,到美军防区去清除王觉仁,一是消除隐患;二是为这6名战士洗白;三是教育这6名战士成为真正的志愿军战士。事实证明,李延年都做到了。

如何评价《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部分?

三、惨烈悲壮

拍抗美援朝战争场面,必须是惨烈的。因为敌强我弱,与敌人正面交锋,也就是阵地战,志愿军必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但是《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部分,没有过分渲染志愿军战士伤亡血腥场面,大都是美军被刺杀或击毙。而是把惨烈悲壮场面隐藏在李延年把七、八、九连部队整合和李延年与干部谈话上,以及最后剩余战士的数字上。

七连攻上346.6高地,李延年问八连、九连战士连长和指导员都在哪了,战士指着用白布盖的尸体,说“都在那”。可想而知,当时的战斗是多么惨烈。所谓李延年把八、九连整合为一个连队,就说明八连和九连已不成建制,由此衬托346.6高地上的战况,可以想象的出,接下来李延年率领这些部队将面临什么样的战斗。

如何评价《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部分?

在打退敌人一次次进攻以后,李延年对身边的干部讲:“这么打下去真的是不行啊,敌人这火力太猛了,每次火力覆盖,我们都要伤亡一半的人,要是这么下去,看来我们真是守不住这儿了。通常我们的办法是把大部分兵力,放到后斜面去躲避炮击,少部分人留在阵地上坚持,但是现在这后山坡这个反斜面上,大陡了,而且经过敌人几次炮击之后,全都是碎石,敌人一旦上来,我们很难返回阵地,这是个大问题。我估摸着,在天黑之前,敌人还会发动一次进攻,刚才那次是个报复性的袭击,得想想办法。”

从李延年的谈话上可以反映出,在346.6高地上的志愿军战士,承受着多么大的危险和困苦。

而通过打退敌人的坦克之后,李延年身边的战士,从21名到10名,整整3个连队387人。当然,歼灭了敌人600多人。

如何评价《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部分?

《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部分,拍得即不拖泥带水,也不是过于紧凑激烈,而是张驰有度,场面生动。从战争剧角度,尤其是抗美援朝战争剧,该剧填补了一项空白,那就是志愿军一个连队指挥员的素质和才能。导演和编剧往往喜欢拍一些场面大、人员多、涉及人员级别高的战争剧,《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部分,无疑是一个创举,也可以说是横空出世。虽然仅有6集,但也会定格在抗美援朝系列剧前沿,让人看后久久不能忘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能文能武   功勋   安东   斜面   连队   志愿军   高地   惨烈   国民党   思想政治工作   美军   细腻   战士   敌人   战争   评价   李延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