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有40000多人被这剧“折磨”到又哭又笑?

一边被气到握紧拳头,一边被感动得想哭,一边为兄妹相处笑出声,一边心疼孩子们太懂事……

大家放心,我没有疯,我只是在看《乔家的儿女》(下称《乔家》)罢了。

听说有40000多人被这剧“折磨”到又哭又笑?

这部正午阳光的新剧上线得蛮低调,但口碑很高调。豆瓣4万多人打出8.6高分,是目前为止今年国产剧的前三名。豆瓣评论里很多人跟我的反应差不多,追剧时心情不断起伏,在想哭和想笑之间反复横跳。

听说有40000多人被这剧“折磨”到又哭又笑?

《乔家》并没有太多大狗血,但就是能用普通人的生活点滴牵动观众的心。它之所以能做到这样360度全方位观剧代入感,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它把真实的、可以触摸到的生活气和烟火气融在了故事里。在当下的国产剧中,这非常难得了。


听说有40000多人被这剧“折磨”到又哭又笑?

生活气究竟是什么?

是普通人身上衬衫的皱痕、是旧木门上的划痕、是被旧家具挤得逼仄的小房间……是各种物件上被使用的痕迹。

听说有40000多人被这剧“折磨”到又哭又笑?

《乔家》的故事发生在南京,主线就是这一家五个孩子的成长史。乔妈在生老幺时难产去世,乔爹是个不靠谱的渣爹,兄弟姐妹们在艰难的生活中彼此支持,努力向前。

听说有40000多人被这剧“折磨”到又哭又笑?

为了打造一个真实可靠的“老南京”,《乔家》剧组生生在横店搭出一片街景,能瞬间把人带回到故事开始的七十年代。

但如果只是道具和场景中有使用感,这还算不上真正的生活气。真正揉进剧情里的生活气是把生活各个方面交织在一起的细节拍出来。

环境要随着角色成长,人物性格是在交往之间展现的,故事情节都是相互关联的,这才能构建一张完整的生活图景。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怎么表现一个追星女孩的“变心移情”?

追星女孩是家里的四妹(宋祖儿饰),这段剧情里她其实一句台词都没说。先有变化的是她房间的墙,原本的费翔海报变成了小虎队海报,然后哥哥和姐姐们在饭桌上打趣她。

听说有40000多人被这剧“折磨”到又哭又笑?

听说有40000多人被这剧“折磨”到又哭又笑?

和四妹玩得到一起去的二哥(张晚意饰)先开口:“怎么没听你提起你家费哥哥了?”

听说有40000多人被这剧“折磨”到又哭又笑?

三姐(毛晓彤饰)立马回答:“她已经移情别恋了,她现在喜欢的是小虎队。”

听说有40000多人被这剧“折磨”到又哭又笑?

二哥还要追着四妹开玩笑,大哥(白宇饰)就坐在饭桌上看着弟弟妹妹们玩闹,点点头也不说话。

听说有40000多人被这剧“折磨”到又哭又笑?

短短几个镜头几句台词,一下子就能看出这四个人的性格和关系。四妹没说话但总在挤眉弄眼,是个鬼灵精怪的。三姐虽然看起来不像二哥那么跟四妹玩在一起,但她是那个最了解妹妹喜好的姐姐。二哥喜欢逗妹妹,但作为男生不如三姐细腻,而大哥不动如山,是兄妹中最稳的人。

听说有40000多人被这剧“折磨”到又哭又笑?

比起用环境表现人物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把剧情紧密地勾连在一起。

乔爸的出场就在麻将桌旁,乔妈在卫生所马上就要生了,他还悠哉悠哉地打麻将。

听说有40000多人被这剧“折磨”到又哭又笑?

有了乔爸嗜麻将如命这个前提,再加上他因此耽误了照顾老婆生产,后面大哥为此举报他“聚众赌博”才显得顺理成章,观众也不会觉得大哥偏激。在大哥举报了父亲后,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变化,乔爸对这个在母亲去世后真正管家的儿子,有了一些微妙的惧意。

乔妈拼死拼活生下了老五,但由于营养不足,孩子出生后被留在医院观察。办完乔妈后事的乔爸带上家里其他4个孩子大闹医院,还放话“可以把老五扣在医院抵债”,只为赖掉医药费。

听说有40000多人被这剧“折磨”到又哭又笑?

可以随意开口“用孩子抵债”的男人会珍惜这个孩子吗?不会。所以当他把孩子送到小姨子家养时,观众不会觉得突兀。老五养在小姨这事儿,又成了当初已经懂事儿了的大哥心里的一块疤。

听说有40000多人被这剧“折磨”到又哭又笑?

在讨论悬疑、犯罪这种剧情特别强的影视剧时,“剧情一环扣一环”常被当做一种很高的赞扬。但真实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事情的因果之间总是有联系的。

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就是《北辙南辕》,所有的剧情之间感觉都有断层。刚入职的小姑娘在酒局上说了句吃瓜群众都懂的道理,就立马唬住中国第一经纪人……

听说有40000多人被这剧“折磨”到又哭又笑?

故事进展之跳跃,你就感觉这剧的上一秒和下一秒都不挨着。当然,这也是不少国产剧的老毛病了。

《乔家》还有一个让我印象很深的例子是三妹被猥琐男猥亵的剧情。比起孩子更在意麻将牌桌的父亲,会因为女儿被牌友猥亵而把牌友送进警局吗?答案依然是不会。

听说有40000多人被这剧“折磨”到又哭又笑?

在三妹被猥亵后,乔爸一开始非常愤怒,最后还是选择草草收钱私了。

但真正负责带娃的大哥呢?他到底还是个孩子,哪怕他一开始就非常不满父亲的处理,也没有选择反抗。直到有一次他为了小事找邻家阿姨理论,在事情已经解决的情况下,向来乖顺的三妹突然暴起,拿起石头扔向了邻居家的鸽子笼。

听说有40000多人被这剧“折磨”到又哭又笑?

三妹的变化让他意识到,如果这件事没有一个真正的结束,她可能会一生都陷在阴影中。大哥终于鼓起勇气,把猥琐男送进了监狱。

听说有40000多人被这剧“折磨”到又哭又笑?

真要说起来,渣爹、把孩子送给别人养、妹妹被猥亵,都是容易显得“狗血”的剧情,但有了让人信服的细节,就会消解掉狗血感。剧情的发展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一直在交缠着变化,故事的起伏都能落在实处,我觉得这是能让人代入剧情的关键之一。

听说有40000多人被这剧“折磨”到又哭又笑?

过往的很多国产家庭剧总喜欢设计一个人负责无私奉献来兜住整个家,但《乔家》不太一样,几乎所有主角都是复杂多面的。

但恰恰就是这种不完美但立体的人性,为整个故事带来了真实的烟火气,让观众相信这些人物是可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的。

最典型的就是大哥。他是一个过早长大的孩子,母亲去世后,他12岁就开启了“当爹又当妈”模式。他在家要做饭,要操心弟弟妹妹的功课,负责跟渣爹“谈判”要生活费……

听说有40000多人被这剧“折磨”到又哭又笑?

他太懂事,以至于所有人都觉得无私奉献地带娃就是他自己喜欢做的事儿。

可大哥也是人,自然也会有任性自私的时候。这部剧可贵的地方就是不遮掩人物的复杂性。

乔爸托小姨找到一对教师夫妇来选一个孩子领养,教师夫妇选中了年纪最小的女孩四妹。在教师夫妇正式带走四妹前,大哥追来旅馆见了教师夫妇一面。

你以为他是要来拜托夫妇不要带走四妹吗?不是,他是来争取这次领养机会的。他拿出自己的奖状,细数自己的优点,认真地推销着自己,“你们要不要领养我?”

听说有40000多人被这剧“折磨”到又哭又笑?

夫妇拒绝了大哥,临了,夫妇俩还给了大哥一块奶油蛋糕,叮嘱他带回家给弟弟妹妹吃。

在回家的路上,大哥从包里拿出蛋糕,囫囵塞进嘴里,几口消灭了蛋糕。这哪是吃蛋糕,这分明是种发泄。比做出让自己都看不起的事情更令人懊恼的,是做完之后还得要面对这件事的失败。

听说有40000多人被这剧“折磨”到又哭又笑?

他允许自己在回家之前任性一下,回到家再做回那个为弟弟妹妹着想、把别人放在自己之前的好大哥。

《乔家》的人物之所以可信而真实,不单单是因为他们有缺点,更是因为他们的“光明面”和“阴暗面”在某种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加拼成一个完整的人物。

大哥一直在照顾弟弟妹妹,他的叛逆是想要逃离照顾人的命运。谁看了会忍心责备?

听说有40000多人被这剧“折磨”到又哭又笑?

二哥不够聪明但很有恒心,小时候想要一件漂亮的香港衫,就硬生生省下饭钱和车费。他能为了一件衣服下决心,这也铺垫了后面他爱上被家暴的有夫之妇后不愿轻易放弃的固执。

听说有40000多人被这剧“折磨”到又哭又笑?

三姐看起来又甜又乖,实际上却因为被猥亵的童年阴影无法正常地投入恋爱。碰上主动追求的人,她就会陷入不好的回忆。

听说有40000多人被这剧“折磨”到又哭又笑?

正因为如此,三姐喜欢上了一个不善言辞的工科男。工科男很内向,不太会主动追求人,做得多说得少,挺有分寸感。

听说有40000多人被这剧“折磨”到又哭又笑?

在每个人的故事线里,观众能清晰地看到他们的过往经历如何成就了他们的性格,他们的性格又怎样带着他们走向未来。

生活中细微的起承转合拍好了,能让平凡人的喜怒哀乐都显得波澜壮阔。时代浪潮滚滚而来,大部分人拼尽全力才能勉力站稳,谁又不是关关难过关关过呢。

像《乔家》这样,把生活气和烟火气的“真”融进故事的剧为什么动人?

因为它不仅拉着观众一起在角色的人生里打滚,更有把每个普通人当成“大人物”来珍重对待的温柔。这种尊重和温柔,在现在的国产剧里是越来越宝贵了。

听说有40000多人被这剧“折磨”到又哭又笑?

(图片来自网络,《乔家的儿女》截图来自腾讯视频)

本文作者:海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小虎队   麻将   夫妇   蛋糕   大哥   弟弟   观众   剧情   妹妹   真实   人物   教师   孩子   喜欢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