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妮·霍尔》看懂天才型导演伍迪·艾伦创作背后的哲思与情感

《安妮·霍尔》是伍迪·艾伦职业生涯上第一部荣获大奖的电影,该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四项金像奖。影片中新奇的拍摄手法层出不穷,关于两性关系的讨论、带有哲学意味的电影语言,都让该影片成为影迷心中的经典。

作为天才型导演,1935年出生的伍迪·艾伦,在1969年就开始了他的电影创作之路。在他的绝大多数电影中,精心设计的剧情,看似随意的笑点以及出乎意料的结局,都直击了人性的美好与阴暗面。因此,伍迪·艾伦被称为卓别林之后最杰出的喜剧天才。

《安妮·霍尔》由伍迪·艾伦自导自演,也可以看作是伍迪·艾伦半自传式电影。在这部经典电影中,更能展现伍迪·艾伦对人性复杂与撕裂、爱情真实与缥缈的探讨。

所以,我今天会结合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并结合伍迪·艾伦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进一步来解读他在电影创作背后的哲思与情感。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会结合自身对电影的理解,分享三个看懂导演隐藏在电影中情感的方法。

从《安妮·霍尔》看懂天才型导演伍迪·艾伦创作背后的哲思与情感

01、从男主人公人物性格的塑造,读懂“伍迪·艾伦”式人物哲思,悲观的人性是对现实生活的挣扎

《安妮·霍尔》是一部典型的美式轻喜剧。伍迪·艾伦饰演的艾维是一个有点神经质的电视演员,他敏感而又怯懦。他在感情里求而不得,但又摆脱不了对爱情的向往。伍迪·艾伦用艾维的爱情观,来体现“伍迪·艾伦”式人物哲思。将自己对爱情和人性的理解,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那么电影中是如何体现“伍迪·艾伦”式人物哲思?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艾维成长经历对他人物性格的影响

伍迪·艾伦对艾维的人物性格设定具有一定的悲观主义色彩,通过对艾维成长经历的描述,让观影者进一步了解艾维对周围事物抱有悲观态度的原因。

在《安妮·霍尔》的开头,伍迪·艾伦没有直接进入正题,讲述艾维与安妮的爱情故事,而是把镜头转向了小时候的艾维。镜头里幼小的艾维低着头,难过地坐在沙发上,仿佛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伍迪·艾伦用艾维与母亲和医生关于宇宙爆炸问题的讨论,展现艾维对世界、宇宙的看法。在这里伍迪·艾伦就已经奠定了电影的主氛围,主人公对世界和人生充满悲观的态度,并在之后的情节发展中,逐步加强对此人物性格塑造的刻画。

随着电影画外音的响起,画面转换到了艾维小时候比较吵闹的生长环境,在这环境里艾维越发的不安,对身边的一切开始没有安全感。而在这种不安的环境下,促使艾维在小时候,就对爱情有了懵懂的期待。

伍迪·艾伦通过对艾维小时候的讲述,将一个具体的艾维展现在观影者面前,艾维是一个悲观、缺乏安全感、向往爱情的人。而这些人物性格,会在后面的故事情节中不断被加强,成为他与安妮分道扬镳的催化剂。

在我看来,伍迪·艾伦从人物性格入手,运用显微镜似的电影笔触刻画了艾维的人物形象,使他在人物哲思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伍迪·艾伦在电影的开篇添加艾维的童年经历,是为了说明童年时期的心理问题对成年后艾维的行为模式产生了影响。由于艾维在童年时期的悲观态度,才导致成年后的他失去了得到幸福的能力,使得他的爱情注定以悲剧收尾。

从《安妮·霍尔》看懂天才型导演伍迪·艾伦创作背后的哲思与情感

②艾维的人物性格对他与爱人相处的影响

在电影的后半段,艾维与安妮的情感渐渐出现了裂痕,这是因为艾维在成年后,他的负面性格没有得以缓解,反而因为母亲时常的数落及两段失败的婚姻加以强化。

虽然最初艾维和安妮很相爱,但通过艾维不断对安妮的“改造”,安妮已经不是曾经没有思想的小女孩了,她有了自己的思想方式。比如,艾维和安妮在排队的过程中,艾维因忍受不了别人“大秀知识量”而大发牢骚,引起了安妮的不满。安妮和艾维看电影迟到的时候,手里还拿着一本厚厚的书。

在这段恋爱过程中,艾维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而安妮已经在这个恋爱过程中进行了自我成长。安妮明白了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感情与未来,而艾维负面的人物性格,使得两人越走越远。电影的结尾,安妮渐行渐远的背影更是给艾维的情感世界画上了一个悲剧的句号。

在我看来,伍迪·艾伦对人性细致入微的把握,完全融入到了本片中。人性中的种种弱点,在艾维身上逐一体现,但是又无法让观众讨厌艾维,反而心疼他的人生经历和情感挫折。

这正是伍迪·艾伦的高明之处,和观众讨论人性的同时,又把自己的价值观传递给观众,拉近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从《安妮·霍尔》看懂天才型导演伍迪·艾伦创作背后的哲思与情感

02、通过对男主人公情感经历的描述,伍迪·艾伦将电影中的爱情关系冲突,上升到对人性的剖析

《安妮·霍尔》中艾维对活泼迷人的安妮一见钟情,不可自拔的爱上了她,电影的剧情也是围绕着两个人的恋爱发展而展开。从最初的相识、相恋,到最后的分手,伍迪·艾伦将艾维的情感世界刻画的淋漓尽致。虽然这是一部以分手为结局的爱情电影,可在伍迪·艾伦略带幽默的电影语言下,艾维人性的弱点被娓娓道来。

电影的开头通过一段艾维自说自话的场景,说明了他与女人之间的关系。随着剧情发展,会发现这是艾维对他曾经两段失败的婚姻以及与最爱的安妮失之交臂的总结。这样的设计,从表面上来看是为了剧情发展的需要;但实际上,是艾维对自己的嘲讽与戏虐,他渴望爱情,却又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爱情。

艾维是一个矛盾的中年男人,他对自己另一半的要求简单又复杂。其实这是源于艾维人性中的虚荣与怯懦,他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要有知识,有文化,但又不能超过他。这一点从艾维与第二任妻子的相处中,就可以看出。

艾维的第二任妻子是一位社会阶层很高的女知识分子,她认识的人几乎都是当时纽约学术界赫赫有名的人士。但艾维却无法忍受妻子与他们相交,原因是觉得他们在“卖弄”知识。可作为知识分子,在交谈过程中谈论学术知识,其实最是正常不过。

因此,从这一情感经历中,就可以看出艾维不希望自己的妻子比自己更有文化,这也是艾维性格中自卑因素的集中体现。但艾维真的如自己所言厌恶拿知识出来谈论吗?我觉得未必,比如说艾维在与安妮的交往中,就多次希望安妮可以更有文化,推荐安妮去上成人夜校,推荐她阅读书籍。

所以说,伍迪·艾伦的电影并不是简单地为观众带来一个爱情喜剧,而是通过电影对人性进行了剖析。在对艾维一次次失败爱情细致入微的刻画下,流露出伍迪·艾伦对爱与悲观人性之间的挣扎。

伍迪·艾伦运用了大量细节化的情景再现了主人公内心真实的想法,片中没有导演刻意设置的转折,没有刻意设计的笑点,唯有普通人物在真实状态下真实的情感流露。我想这就是伍迪·艾伦电影里面想要表达出轻喜剧爱情特有的真实。

从《安妮·霍尔》看懂天才型导演伍迪·艾伦创作背后的哲思与情感

再来说《安妮·霍尔》这部电影中伍迪·艾伦通过艾维的情感经历,来塑造艾维的人物形象,最突出的画面就是他和前妻艾莉森相处。

艾维与艾莉森的相识,是艾维为了展现自己的魅力,凭着自己的三言两语套出艾莉森的论文题目。在艾维尽情展示自己的男性魅力之后,镜头转换到了艾维与艾莉森在床上的画面,艾维拒绝了艾莉森的求爱。

这个场景无疑是伍迪·艾伦精心的设计,因为在接下来的情节中,安妮拒绝了艾维的求爱。将艾维拒绝艾莉森与安妮拒绝艾维的场景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艾维都是通过絮叨的说教来表现自己的悲观性格。

因此,安妮与艾维的悲剧结尾,我们可以看做是艾维看待世界悲观方式的具体呈现。在艾维的情感里,悲观、逃避才是他人生的主旋律。即使电影中带有些许的幽默效果,但是这样的幽默也是略带忧伤。悲观人性的呈现,从来都不会是轻松和愉快。

从《安妮·霍尔》看懂天才型导演伍迪·艾伦创作背后的哲思与情感

03、作为一名电影爱好者,我会结合自身对电影的理解,分享三个看懂导演隐藏在电影中情感的方法

细品伍迪·艾伦的电影,他的创作范畴总是围绕着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并且展现了当代知识分子人性的挣扎,观看伍迪·艾伦的电影,在某一方面就是在了解伍迪·艾伦的内心世界。

但在短短的两个小时的电影剧情里,没有接受过专业指导的我们,其实很难掌握导演隐藏在电影情节中的情感,这样不仅会削弱我们对电影真正有价值内容的理解,同时无法领悟导演创作这部电影真正想要传递给我们的哲思。

因此,我下面就会结合自身对电影的理解,并结合《安妮·霍尔》中的情节,谈谈如何看懂导演隐藏在电影中的情感:

①了解导演的人生经历与事业生涯

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讲述故事,有的电影口碑平平,有的电影却囊获多项国际性的大奖?

原因其实很简单,在于导演是否把个人鲜明的特色融入到了电影之中。导演作为整部电影的灵魂人物,所有的场景、所有的镜头都是导演个人想法的呈现。伍迪·艾伦就是将自己的悲观人物性格,融合到了轻喜剧的元素中,让他的风格独树一帜。

所以,想要看懂一名导演隐藏在电影中的情感,就要先去了解这名导演的人生经历与事业生涯,当我们知道了在他身上曾经历过的一切,就会更加理解他在电影中个人特色的体现。

从《安妮·霍尔》看懂天才型导演伍迪·艾伦创作背后的哲思与情感

②细心留意电影中的旁白、画外音

观看电影时,很多人都会因为电影中主人公情绪的碰撞,而沉浸其中。这样的情感下,我们会降低对导演隐藏在电影中情感的敏锐度。因此,我们需要仔细留意电影中出现的旁白、画外音,帮助我们“冷却”一些情绪。

电影中的旁白相对而言比较容易识别,一些情况下都会有镜头的转换。而电影的画外音,就需要我们从人物性格、事态发展的前后对比,剧情的承接与转折处,去用心体会。

比如说,如果沉浸在《安妮·霍尔》艾维与安妮的情感挣扎中,我们就会被导演所营造的悲观情绪所感染,那么我们就很难看到在艾维悲剧的爱情,是因为他人生脚步的滞留。但如果我们能从电影的画外音看出导演的用心良苦,就会明白该情节导演隐藏在电影里的情绪,是对艾维止步不前人生的遗憾。

从《安妮·霍尔》看懂天才型导演伍迪·艾伦创作背后的哲思与情感

③用故事思维看懂导演想要隐藏的情感

试想一下,在生活中,我们如果想要在短时间内讲明一个故事,并且让周围的人被这个故事所感染,我们会怎么做?

是不是按照讲故事的基本模式,在讲述某个人或某些事的经历与变化时,用一些反转的情节来触碰人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比如说,在《安妮·霍尔》中的艾维,很多人都生气于他对爱人要求“苛刻”,但是当他为了爱人的离去,做出挽留时,我们又会为这样的他而心疼。

这样的剧情安排其实就是运用了故事的思维, 用看待故事的角度,沿着导演的感情脉络,我们就会发现导演隐藏在电影里情感的蛛丝马迹。而这些导演隐藏在电影里的情感,其实就是导演自身隐藏在内心深处情感的呈现。

结语:

想要真正看懂《安妮·霍尔》,不能仅仅从电影的故事内容进行分析。如果单从内容分析我们只会看到导演想让我们看到的画面,那么隐藏在电影中真正有价值的哲思与情感,往往就会被我们所忽略。

因此,今天这篇文章就介绍了一下我对《安妮·霍尔》故事之外的一些思考,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也结合电影,分享了三个看懂导演隐藏在电影中情感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霍尔   安妮   哲思   导演   情感   画外音   悲观   人物性格   天才   情节   人性   剧情   人生   故事   爱情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