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探长今天要说的这部电影,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


年度必看!


有网友这么评价影片:


“什么样的剧本都写不出这样的故事,什么样的演员都演不出这样的人物。”


徐峥说:“应该拿到美国给他们看看。”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导演韩延(《动物世界》《送你一朵小红花》)说:


“很真实,也很震撼。”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主持人尼格买提看完后在凌晨3点发了个视频说:


“我没有想到,我舍不得停下来。”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探长要说的,是一部关于疫情的纪录片,《武汉日夜》。


它出人意料。


探长看之前本以为这样的纪录片会很悲痛,让人哭得要死要活。


没想到片子非常克制,非常真实。


它没有煽情,有的是默默的记录和某种莫名的温暖与感动。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白岩松力推


影片上映12天,票房刚刚爬过2200万,这成绩在纪录片中已经算不错。


但这远远不够。


探长说的不是票房,而是所有经历过这场疫情的人,都应该看看。


抛去对纪录片,尤其对疫情纪录片的刻板印象,好好看一看。


它跟你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武汉日夜》

Days and Nights in Wuhan

2021.1.22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珍贵


这些影像你从未见过。


影片的素材来自于30位互不相识的摄影师,拍摄于疫情最严重的时刻,和当时世界上最危险的地点——


2020年1月23日关闭离汉通道后的武汉医院ICU病房。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探长有幸采访到纪录片的导演,曹金玲。


对于这些1000多分钟的原始素材,曹金玲导演却“很生气”。


因为很多素材,一到关键时候镜头就失焦了,甚至摇摇晃晃。


更别说考虑什么运镜和构图。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后来曹导也想通了,电影画面的焦点并不在于镜头,而应该在于内心,在于镜头中所蕴含的情感。


而且,当时的拍摄环境太艰难,这些镜头已经来之不易。


它距离那些医院和病人足够近,也足够真实,但也足够危险。


这些镜头背后,是一台台被包裹着的摄影机,和一个个穿着防护服的摄影师。


在关键时刻,有些摄影师出于职业反应直奔现场,他们甚至没有做好周全的防护,就跑进了污染区跟拍。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摄影师之一,陈卓


曹导演告诉探长。


30位摄影师中,有一位的母亲年纪已经很大了,当所有人都在寻找远离病毒的安全之地时,他选择奔赴前线。


临走时他去看望老母亲,说自己要去医院拍摄。


母亲并没有拦他,于是他就走了。


在他转身的时候,他听到母亲小声嘀咕了一句“可能这一走就见不着了”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真实


正是因为有了这30名摄影师,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宝贵镜头。


要知道,那时候连家属都无法进入医院看望自己最爱的人。


有些家属,是在这些镜头中,才得以看到亲人最后的样子。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幕后花絮


为了最大限度保留这份真实,导演并没有给影片加煽情的音乐,也没有画外音。


更没有夸张的戏剧化的主观引导,只有默默的客观呈现。


剧组还花了许多钱去做特效,这些特效并不是上天入地的CG,而是让画面清晰,让运镜稳定,或者擦去一些穿帮。影片的声音也进行了大量的还原和重建。


影片开头有位阿姨在打电话,我们都听不清她在说什么,也没有字幕。


但她脸上的焦急与无助,任何演员都无法呈现。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1000多分钟的素材,最后只留下90多分钟,有太多素材也被舍掉。


其中曹导演最不舍的,是一个打不出去的电话:


有个老奶奶已经六七十岁了,她康复后特别想给家里人打个电话。


她告诉护士,她想打给她的妈妈。


然后她就给护士比划数字,7、8、0……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但她比划了整整2个小时,也没能想起那个号码。


老奶奶开始抹眼泪。


旁边的护士在这2个小时里就一直帮她想号码,还说“不着急,没事的,我们想起来再打”。


但护士和摄影师都知道,这是一通永远都打不出去的电话。


>>>>拍不下去的摄影师


探长问曹导演,制作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曹导演说,他们看素材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每天都哭。


面对这些素材,他们都尽量保持冷静,有些副导演本身就是纪录片导演,阅历丰富,也很有经验。


他们看的时候,顶多抹一下眼角,或者去外面抽上一根烟,然后回来接着看。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纪录片中探望妻子的左双贵


但在六七月的时候,大家都绷不住了,状态都不太对。


出品方就让大家放假,休息一段时间。


这大概就是剧组最难的时刻。


而对于现场崩溃的摄影师来说,他们没有任何崩溃的机会。


片中记录了一位叫李超的患者,他和父亲双双感染入院。


他心态非常好,在医院还帮小区采购物资。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他的身体越来越好,每天盼着出院和妻儿父母团聚。


在医院里他和老父亲视频,鼓励父亲坚持下去。


李超乐高高兴兴抱着物品出院的那天,跟拍的摄影师得知了李超父亲去世的消息。


摄影师和医生没有立刻告诉他。


看着乐呵呵的李超,他们都备受煎熬。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住进隔离酒店之后,摄影师告诉了李超这个消息。


但李超没有哭泣,而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床上,沉默良久。


这时的镜头开始出现晃动,甚至断断续续。


导演告诉探长:那是因为摄影师在哭。


摄影师崩溃了,拍不下去了。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陪伴与治愈


探长很好奇,这些镜头记录下来的东西,对于被拍摄者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他们看纪录片的时候会是什么感受?


曹导演的回答很神奇:“有些是患者记忆的补充,有些把患者‘治愈’了”。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导演曹金玲


导演本来也担心,这些记录下来的痛苦经历,当事人是不是不想再回忆。


所以她和剧组对于影片素材的授权并没有抱太大奢望。


其中有一名重症患者叫王枫娇,康复后刚回家的时候他们一家都尽量不提这个事情,他们选择用遗忘来恢复。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住院期间的王枫娇


当她看到影片《你真好》MV,看到自己和家人的镜头,竟然第一次感到了释然。


王枫娇从没有看到过这段时期的自己,当她看到这些视频之后,她感觉自己被治愈了。


然后她说:“今后如果你们有什么宣传需要,我随时都可以来”。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等到剧组2021年元旦探访他们的时候,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他们在满是烟火气的武汉,吃了一顿大餐。


一家人的愿望也很朴实:“希望我们团聚在一起,健健康康的,过好日子。”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幕后花絮


剧组很快取得了所有人的授权。


导演说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感觉被冒犯,而是感觉到了尊重”。


还有就是他们已经和摄影师形成了信任。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在当时的医院里,尤其在ICU,家属均无法探访。


他们除了需要专业的治疗,更需要人的陪伴。


患者身边除了医生和护士,陪伴他们的就是摄影师。


片中有位老人,努力掰开柚子后,把第一块递给了摄影师。


一切发生得很自然,也很温暖,仿佛摄影师就是他的家人。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片中还有一位特别的老人叫石长江。


他曾丧失自主呼吸70多天,那段时间,他没有意识,也没什么记忆。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而那时候,他的孙子经常给他了录音。


在他的枕头旁,就一直放着一个录音机。


孙子会给他读诗,向他汇报家里的情况。


最让人感动的就是录音机里传出一个稚嫩的声音说:


爷爷你知道吗?我们家养的蓝莓树复活了,还长出了新的芽呢……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孩子的声音充满希望。


第71天,终于发生奇迹,老人竟然恢复了意识。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他出院的那天,坐着轮椅一直盯着太阳看。


护士还说,老盯着太阳看对眼睛不好。


石长江老人却说:这是我4个月来第一次看到他。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后来曹导演很好奇,就问老人记不记得孙子孙女给你读诗?


老人说记得,虽然不知道他们俩在哪,但知道他俩在说话,在读诗。


而看到纪录片之后,老人也终于填补上那段消失的记忆。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人性的实验室


德国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被托尔特·布莱希特曾说过,戏剧的情景越极致,人性就越凸显。


《武汉日夜》恰恰记录了这个人性实验室里的一切。


有人在这里失声痛哭,失去父亲后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有人在这里结识了新的亲人。


片中有一幕,一位不能说话的老奶奶紧紧抓住医生的手,她说不了话,一直不肯松手。


医生安慰她说,我知道你胸闷难受,但不要害怕,这里24小时都有人。


“亲人不在,我们就是你的亲人”。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还有位医生在病床旁直接骂出了脏话:


“你给我tm撑着你知道吗!”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影片最后是一名医生用死者的电话通知家属,他们的亲人去世了,过来领一下遗物。


医生已经拼尽了全力,但还是充满愧疚的不停说对不起。


另一边家属没有任何苛责,而是含着眼泪说谢谢。


在这份愧疚和感谢中,有难以表达的伤痛,也有人性的光辉。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重生


最后,探长想说的是片中一位吃货老人


他叫孟宪明,是一名抗战老兵,也是一名76岁的重症患者。


他骨子里,有一种战士的不屈与顽强。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在纪录片中,他几乎从未停嘴。


而且,即便是吃热水泡馍,他也很有仪式感,一边大口大口地吃饭,一边嘟囔着:


这会儿是满汉全席,那一会儿是西餐。


在这最危重的病房里,他似乎享受着最香的美味佳肴。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当他坐在电影院观看大银幕上的自己的时候,他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好似一个打赢了胜仗的士兵。


边看还边说:重生了,又活过来了!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幕后特辑


接受采访时,他手舞足蹈,信心满满地说:“我从来没有说过我要死。”


这份顽强,这份乐观,或许这就是抗战经历给他留下的精神遗产。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幕后特辑


说到遗产,探长问曹导演,如果把疫情比作一场战役,你如何评价?


如果疫情给我们留下一个伤疤,那这个伤疤又是怎样的?


曹导演说:


我们不该遗忘,应该反思……疫情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一种警示?我们应该反思人类自己在世界,在地球上的位置。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在这场疫情中,我们都共同经历了痛苦,离别,悲伤。


现在疫情控制住了,或者当疫情结束了,我们又恢复了,我们也又入场了。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这场疫情像是人类历史相册里的一张相纸。


2020年1月23日武汉关闭离开通道……


而当我们在十年后,几十年后,甚至几百年后人类再翻开这个相册的时候,能够记得我们在2020年经历了什么。


有哪些人离我们而去,有哪些人挺身而出?


我们又是如何重生?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导演说:只有当我们记得,当我们反思了,修正了,我们才不会有遗憾。


才不枉疫情我们在疫情中所承受的这么大的伤害。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观众特辑


我们要带着这块伤疤继续生活。


它时刻提醒着我们曾经经历的离别与伤痛,提醒着我们骨子里的不屈与顽强,提醒着我们面对下一场危机的时候要更加自信与坚韧。


年度必看,《武汉日夜》里你从未见过的影像


日夜更迭,生命不息。


我们要珍惜现在和身边的人,好好去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武汉   探长   疫情   纪录片   剧组   片中   摄影师   日夜   护士   素材   患者   影像   导演   镜头   老人   影片   医生   年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